贾母笑道:“老神仙,你身体怎么样?”
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洪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
“别的也没什么事,只牵挂哥儿,最近身体还好?”
“前天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给遮天大王庆生。”
“人来的少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没在家?”
贾母笑道:“真的不在家。”
回头去叫宝玉,宝玉刚去解手,刚刚回来。
急忙上前问:“张爷爷好”。
张道士急忙抱住他问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现在身体胖了不少,也壮了。”
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
“加上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的把孩子逼出病来了。”
张道士道:“我前几天在好几个地方看到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不得了。”
“怎么老爷还抱怨说哥儿不喜欢读书呢?”
“依小道来看,够努力了。”
又叹道:“我看到哥儿这个模样、言谈举动,怎么和当日的国公爷一模一样!”
说着两眼流下泪来。
贾母听后,也不由的满脸泪痕,说道:“可不是,我养的这些儿子孙子。”
“很少像他爷爷的,只有这个玉儿很像他爷爷。”
张道士又向贾珍道:“当日国公爷的样子,爷们这一辈不用说,自然不知道。”
“就算是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
说完,呵呵笑道:“前天我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
“长的模样好,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
“要上说这个小姐模样,聪明漂亮,根基家当,配得上哥儿。”
“就是不知道老太太怎么想的,小道也不敢作主。”
“还是请老太太的意见,才敢给人去开口。”
贾母道:“上回有个和尚说,这个孩子不该早娶,等再大一点儿再说这事罢。”
“你给我留心打听,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
“找到了告诉我。便是那一家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
“只要模样儿性格好就行。”
说完,凤姐儿笑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你也不换换。”
“前两天亏你好意思,打发人给我要鹅黄缎子!”
“我要是不给你,又怕你老脸过不去。”
张道士呵呵大笑道:“你看,我都眼花了,也没看到奶奶在这。”
“也没给你道声谢。符早就准备好了,前天本来要送去的。”
“谁知道娘娘过来作好事,就给忘了,还在佛前镇着呢。我给你取过来。”
说着跑到大殿上,拿了一个茶盘子,上面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上面放着一张符。
大姐儿的奶妈接过符。
张道士刚要抱起大姐儿,听到凤姐笑道:“你手里拿出来就好了,还用个盘子托着。”
张道士道:“手里不干不净的,怎么拿,用盘子干净些。”
凤姐儿笑道:“你端出盘子来,倒吓我一跳。”
“我不说你端盘是来送符,倒像是给我们化缘来了。”
众人听后,哄然一笑。
连贾珍也撑不住笑了。贾母回头道:“小猴子!打趣老神仙也不怕下割舌头地狱?”
凤姐儿笑道:“我们两个人开玩笑不相干。”
“谁让他常常说我该积些阴德,否则活不长呢!”
张道士也笑道:“我拿出盘子可不是来化缘的,而是想将哥儿身上的玉请下来。”
“托出去请那些远来的道友和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
贾母道:“既这么说,你乱跑折腾做什么,带着他过去就行了。”
“这样省多少事!”
张道士道:“老太太你不知道,别看小道八十多岁的人了。”
“托老太太的福身体倒也健康,所以跑来跑去的累不是小道。”
“还有就是外面人多,气味难闻。”
“又是个热天,哥儿可受不了汗味。”
“因为这个原因让哥儿受了腌臜气,那可不值当。”
贾母听他这么说,让宝玉摘下通灵玉来,放在盘内。
张道士兢兢业业的捧了出去。
贾母和众人在道观游玩了一回,才去楼上。
贾珍回报说:“张爷爷送玉来了。”
刚说着,只见张道士捧了盘子,走到跟前笑道:“大家托小道的福,看到了哥儿的玉。”
“这东西可真是稀罕,大家也没什么敬贺的东西,盘子里都是他们传道的法器。”
“都愿意当成敬贺之礼。哥儿就算不稀罕,留在房里或者顽耍赏人罢。”
贾母听后,向盘内看去,只见也有金璜,也有玉玦。
都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
说道:“你也太胡闹了。”
“他们都是出家人,这些东西又这么贵重,这些东西是不能收的。”
张道士笑道:“这是他们一点心意,小道也不能阻拦。”
“老太太若不留下,岂不叫他们看小道没有脸面,不像是和贾府亲近的人。”
贾母听他这么说,才命人接了过去。
宝玉笑道:“老太太,张爷爷既然这么说,又不能推辞。”
“我要这个也无用,不如叫小厮们带着这些东西,跟我出去散给穷人罢。”
贾母笑道:“这说的是。”
张道士又忙拦阻道:“哥儿虽然要做慈善是好事,但这些东西虽然不稀奇,毕竟也是几件器皿。”
“要是给了乞丐,这东西他们没用,反倒遭塌了。”
“要给穷人,还不如给些钱呢!”
宝玉听他这么说,说道:“收下。等晚上拿钱再出去。
说完这句话,张道士退了出去。
贾母和众人上了楼。
贾母在正面楼上坐了,凤姐去了东楼。
众丫头全都聚在西楼,轮流伺候。
贾珍来回:“神前靠抓阄选了三场戏,头一本《白蛇记》。”
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义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
贾母笑道:“第二本还算好。神佛既然要听这样的戏,只能这样了。”
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
贾母听后,没有言语,觉得预兆不是很好。
贾珍退了下来,到外边预备着表文、焚钱粮、开戏,开始唱了起来。
宝玉在楼上坐在贾母旁边,叫个小丫头子捧着方才那一盘子贺礼。
他将自己的玉带上,用手翻弄着,一件一件的挑给贾母看。
贾母因看到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眼熟,好象我看见过,谁家的孩子也戴着这么一个。”
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但比这个小点。”
贾母道:“原来云儿有这么一个。”
宝玉道:“她在我们家住这么久,我都没看过?”
探春笑道:“宝姐姐记忆好,不管什么都能记住。”
林黛玉冷笑道:“她在别的上,记忆有限,但对有些人戴的东西上越来越留心了。”
宝钗听后,回头装没听见。
宝玉听到史湘云有这件东西,便想将那件麒麟拿起来揣在怀里。
心里又怕有人看见。
他听到史湘云也有这件物品,就想把麒麟留下。
手里揣着,眼睛却往四下瞟人。
看到众人都没注意,只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有赞赏的意思。
宝玉心里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掏了出来,冲着黛玉笑道:“这件东西看着挺好玩,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给你戴上。”
林黛玉将头一扭,说道:“我不稀罕。”
宝玉笑道:“你这算不稀罕,我也给你保存着。”
说着又揣了起来。
刚要说话,看到贾珍、贾蓉的妻子婆媳来了,彼此见过。
贾母说:“你们又来做什么?我不过没事来逛逛。”
一句话没说完,只听人报:“冯将军家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