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小内官是韩内官带来的人。

闻言,韩内官紧忙将他招呼过来。

接过他手中的东西,韩内官只看了两眼,眉头就皱起来。

德妃坐直身体,适时出声询问:“韩内官,怎么了?可是发现了什么?”

“娘娘,您看这个。”

韩内官思索片刻,将手中脏兮兮的纸摊开捧给德妃看。

不出意料,正是封斩夜送进来那份,陈七购买砒霜的凭据。

“这个日子......惠妃过世是什么时候?”德妃作出一副思索的样子,从容地引导,眼看着韩内官回忆了半晌,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想必,这位豫帝的心腹心底已然有了答案。

“是......十二月初五,就在这份凭据日期后的第三天。”

“如此说来,惠妃不一定是被她的宫女兰仪害死的,她的死或许另有隐情?”德妃继续引导。

韩内官却摇摇头:“依咱家来看,还是未必。”

“为何?”德妃问。

“这宫中宫女与侍卫走得近些也是常见之事,说不准兰仪与这侍卫之间是否有所关联,德妃娘娘可千万别被蒙蔽了。”

韩内官在宫中的年头颇长,看惯了许多腌臜事情,做惯了人精,自然对任何事物都抱有一丝警惕。

“而且,德妃娘娘不觉得有些奇怪吗?昨夜那场大火,冷宫的屋子都快要烧塌了,这凭据就正好埋在角落里,安然无恙,未免也太巧了些。”

德妃心头一紧,她不是没料到来监督的内官心思细,可她的确没想到,他能猜到这个份儿上。

正当她犹豫该怎么说时,不远处走来一个熟悉的人影。

舒妃姿容婉约,身着绛紫衣裙,发间珠翠熠熠生辉,脸上丝毫不见岁月痕迹。

她抬眼看到德妃便加快脚步走过来,盈盈行了礼,冲两人一笑。

“德妃姐姐妆安,见过韩内官。”

说起来,德妃与舒妃也算是旧相识,她回礼道:“妹妹也算是我的老熟人了,不必如此客气,你这是要去哪里?”

“奴见过舒妃娘娘。”韩内官也在一旁打了声招呼。

舒妃轻轻点头,目光在韩内官手中的凭据上一扫而过,她神色自若地问道:“今日阳光好,听宫人说春日里内苑的花开的也好,我正想去看看,不过,二位怎么会在冷宫门口?”

德妃看了看冷宫内忙碌的宫人答:“前段时间圣上梦魇,为着圣上龙体,韩内官与我正在清扫冷宫的污秽之物。”

“这样啊......”舒妃了然地笑笑,“那可找出什么来了?”

“确实有一物,不过还有些存疑。”韩内官犹豫着说。

“存疑?为什么?”舒妃好奇地问。

韩内官没急着回答,反倒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冲舒妃拱拱手:“咱家记得,惠妃过世当日,舒妃娘娘正在当场?”

德妃有些讶异,转头看了看舒妃。

舒妃微微颔首:“是,怎么了?”

“那咱家想斗胆问舒妃娘娘一句,依您所见,当日犯事的宫女兰仪与侍卫陈七可有认识的迹象?”

舒妃思索了片刻,笃定地回答:“我的确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一丝相熟的可能,当天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若不是掩藏得极好,能看不出一丝痕迹来也是不易。”

听到此话,韩内官再次沉默下来,此物若是呈给圣上,定又要生出许多是非来,这其中有没有其他猫腻,还尚不好说,万一惹了不该惹的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到底是想办法瞒下,还是上报,他还需细细斟酌一番。

舒妃似乎看出他的犹豫,笑起来:“虽不知道你们找到了什么,但能叫韩内官如此为难,想必是重要的东西,不知德妃姐姐作何考虑?”

德妃有些看不透眼前这张柔美的面孔,略顿顿道:“不管如何,此物涉及惠妃死因,是否重新翻起查过,还是要交给陛下定夺为好。”

韩内官无法反驳,只好叹了口气:“咱家明白了。”

正巧冷宫中的宫人们已经搜索完毕,除去那张凭据,宫人们再无任何其他的发现。

“那德妃娘娘,咱们现下就去圣上处禀告结果吧?”韩内官清点了人数,便拿着那张凭据对德妃道。

德妃点点头,又与舒妃寒暄两句,遂跟着韩内官前往豫帝处。

路上,德妃越想越觉得今日舒妃出现得蹊跷,她忍不住低声询问身旁的容絮。

“容絮,从舒妃住处去往后苑,需要经过冷宫吗?”

容絮想了想,悄悄附在德妃耳旁说:“这条路倒也能去,只是未免绕远了,若从舒妃娘娘的宫殿去后苑,理应还有另一条更近的路。”

闻言,德妃越发觉得奇怪,她以前就觉得舒妃虽看着不声不响,实则颇为聪明。

她与舒妃从前也并不熟络,然而,今日舒妃的言行倒像是在帮她,只是,其中的缘由很难看透。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眼前已是御书阁,守门的内官进去通传了一声,韩内官便带着德妃走进去。

豫帝正坐在桌案前批阅奏折,见德妃走进来便起身迎上去。

德妃正要行礼,就被豫帝拦住:“爱妃不必多礼,你的安神香非常有效果,昨夜朕一整夜都睡得很好,一点儿梦都没做。”

男人没了昨日的颓色,精神抖擞,眼下的乌青也消减些许,就连脸色都好看了些。

“能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妾的荣幸。”德妃笑笑,由着他将自己拉到一旁坐下。

“你们既来了,想必是冷宫的除秽已经完成了?”豫帝说着,看向韩内官。

“启禀陛下,正是。”韩内官恭敬答话。

“可找到什么了?”豫帝十分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他夜夜受梦魇折磨。

德妃率先开口∶“陛下,我们确实找到些东西,但此物事关重大,还需您亲自过目。”

豫帝闻言,奇怪地看了韩内官一眼,韩内官便将手中的凭据呈在豫帝面前。

豫帝看了两眼,似乎并不得要领,皱着眉问∶“这个陈七……是何许人?”

“回陛下,此人是值守宫门的皇宫侍卫,奴着人去查了,是惠妃被害当日放行三皇子的人。”

韩内官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来,听到久未被提起的封斩夜,豫帝的面色明显难看些许。

韩内官见状,没敢再往下说,只是停在那里,由着豫帝的目光将那张凭据又来来回回扫了几遍。

德妃能感觉到豫帝的态度不对,她接过话头,指指凭据上的日期。

“陛下,您看这个日子,如果这张凭据是真的,或许,惠妃或许真的是因含冤才使您梦魇的。”

豫帝也顾不得那张凭据上沾满了灰烬,从韩内官手中拿过来细细地瞧。

“那日来冷宫回话的,也是他?”

“正是。”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豫帝猛地攥紧了手中的凭据,若有所思地坐回案牍前。

“好!很好!”

豫帝的手抖了抖,一把将桌边搁置的砚台砸在地上。

砚台被砸了个粉碎,朱墨星星点点迸溅出来,一如狰狞的血渍,沾染在金黄的龙袍之上。

“以权谋私,欺君罔上,谋害宫妃,朕不相信他一个宫门侍卫有这么大的胆子,查!给朕查!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给他撑腰!”

“陛下息怒!”

屋中的宫人都被豫帝突如其来的发作吓了一跳,忙跪下来劝慰。

德妃随着跪下,适时出声:“陛下不妨先消消气,宫中出了如此骇人听闻之事,自然是要查的,不过眼下您的梦魇更加要紧,如今由头已经齐备,还是先将法事做了为好。”

豫帝点点头:“爱妃说的是,此事就交由你来操办。”

“不过......”

德妃并未急着答应,而是脸上露出些难色。

“不过什么?”豫帝问。

“与祈福的法事不同,为逝者做法事,需得血亲在侧为好,不知可否将惠妃母家静安伯林大人请来?”

豫帝揉揉眉心,不假思索地摆摆手:“林卿早已告老还乡,现下不在京都。”

他方才说完,手便停滞在半空,犹豫了半晌,目光缓缓转向一旁的韩内官。

“端王,现下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