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摄政王妃重生后 > 第八十四章 下跪求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祖父,我今日前来是想求娶小玖儿。”颜憬琛一下子跪到江太傅面前。

他既然要求娶小玖儿,最先过的便是江太傅这一关。

或许,江太傅也不放心将小玖儿交付于他。

“先起来再说。”江太傅伸手想要扶起颜憬琛,他总得问问他为何想要求娶小玖吧。

“江祖父,我是真心求娶小玖儿的,您先听我说完,再让我起来。”

见他不愿起来,江太傅只好作罢。

“江祖父,颜禄星是我派人杀的,接下来我可能会对付颜朗,甚至是对付太子。”

颜憬琛在江太傅面前,没有隐瞒,他只是想告知他小玖儿嫁与他日后不会那么太平。

“你对付颜朗,是为了你母亲报仇……对付太子是为了小玖和温家吧?”江太傅沉思了一会,审视着颜憬琛说道。

“是,但对付颜朗不仅是为了替母亲报仇。作为工部尚书,他贪墨纵容儿子赌博强抢良家妇女……这些都足与让他入狱,现如今只不过想多留他一段时间罢了。”

颜憬琛最开始只杀了颜禄星单纯的就是为了膈应颜朗,他不是最疼这个儿子了吗?那就让他试试孤家寡人有多舒服……至于颜朗,他要他看着昔日抛弃的儿子一步一步登高位,让他悔之晚矣。

而颜朗这些年在京都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他可是帮他一一收集着,等他想扳倒他那一日……

“嗯,先起来吧,你江祖母最属意之人本就是你,只不过我们还没找你,你就先提出此事。”

在这段时间里,江太傅想了很多,他最着急的便是在温府被削权之前替外孙女找个能护住她的人家。

但京都中能与太子抗衡的寥寥无几,他也想过秦子骞,秦家的确能同太子抗一二,可那秦子骞不会武,也不想将他一手教出来的徒弟带上这无妄之路。

当朝皇帝萧慎渊,秦子骞的父亲秦陌,已逝的三王爷萧慎陵皆是江太傅的徒弟,从启蒙开始,便由他教导入朝堂。

现在的太子萧晔也是他的徒弟,本来皇帝是想将其他几个皇子公主一同交于他启蒙的,他本以年纪大了拒绝了皇帝,可皇帝以朝中无人能担此任,再三劝说下,成了太子的老师,也成了两代储君之师,称他一声帝师也不为过。

江太傅沉思了一会,扶起了颜憬琛。

他的确是能与太子抗衡的最佳人选,单凭他能灭了黑风寨,朝中就无几人能与之比较。

他既然敢坦白回京都的缘由,那就说明他有至少九成的把握保护好小玖。

小玖嫁给他也不会受委屈,如今看起来小玖对他也不排斥了……

江府书房的灯亮了一夜……待天明之前,颜憬琛也离开了江府,回到康王府换了朝服,进宫上朝。

众臣都知晓,今日上朝必定有大事发生。

听闻昨日上任不到一月的大理寺卿在邺城不仅剿了匪,还抓了贪墨乱收赋税的巡抚,听说从那府中抬出的金银都可抵半个国库。

朝中上朝大臣的马车一律停在玄清门口。

颜憬琛在江太傅先一步到达。

“颜大人恭喜恭喜……颜大人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颜大人可否同路……”玄清门口,向他道喜的官员络绎不绝。

而他在门口等着太傅一同入宫,又一一回应着那些官员。

颜朗也下了马车,颜禄星的事在颜憬琛回京之前便已盖棺定论,说他是得罪了武林中人,这才被灭的口。

官府和武林中人素来井水不犯河水,此次事情可大可小。大理寺少丞上奏后,皇帝也不想得罪武林中那些所谓的正派邪教,便让内务府给颜家一定的补偿。

收到内务府送来的那些金银珠宝,颜朗就知晓他儿子的死要就此揭过了,而他也不能再查下去。

当即,他又纳了几门小妾,日日耕耘,看有无机会再怀一个儿子。

可下了马车看到站在那的颜憬琛时,他还是想起了萧沁瑜,那个明媚皓齿的女子。

颜憬琛也看到了颜朗,他笑着对其作揖,“颜尚书,别来无恙。”

他膈应死他,以后每日早朝都同他打招呼,看他如何应对。

“颜少卿,别来无恙,”颜朗只得硬着头皮打了招呼,然后快步走开。

户部侍郎陈竟在后面看到颜憬琛和颜朗打招呼,这颜憬琛果真是头大灰狼,恐怖如斯,见到昔日害死他母亲还要将他扭送大理寺的生父都能笑着打招呼。

今日早朝无论如何他都得提出梧州救济之事,他那顶头官员何尚书……得罪他也得提。

颜憬琛本想同陈竟打招呼,可他哼了一声,便从他旁边离开了。

看不出来,这户部侍郎竟是个记仇的。

“憬琛,走吧。”江太傅下马车后,便看到颜憬琛在目送着一人离开,看上去好像户部侍郎陈竟。

这户部侍郎陈竟倒是个敢做事的,之前为了梧州水患之事上奏了好几次,可是都被何尚书给截下了,没能到皇帝手里。

江太傅也是听何尚书提了一嘴,他也未细问,户部的事他不想参与,那是户部与皇帝之间的事。

“这陈竟倒是个为民考虑的好官。”走着走着,颜憬琛冒出一句。

江太傅也赞许的点了点头。

“此次邺城之事,憬琛可是成绩斐然阿。”一上朝,皇帝便提及邺城之事。

底下的大臣都心中有谱,陛下叫别的臣子都是某某大人某某尚书,而叫这大理寺卿却如此亲切,果然是陛下面前的红人。

只有乔国舅和在兵部任职的乔争心中极为不安。

“回陛下,邺城之事臣不敢居功,还得靠陛下派给臣的众人和户部侍郎陈大人。”

就皇帝派给他那些酒囊饭袋,基本都死在珂州城外的驿站了,也不知大理寺现如今是些什么人,如今他担任大理寺卿,是应该整顿整顿了。

“哈哈~此次邺城剿匪的人全都有赏,不过吴巡抚之事后续处理的如何了?”皇帝最关心的是,邺城此次带回的金银珠宝有多少,有多少又能用于救灾,有哪些适合收入他的私库。

“回陛下,吴巡抚贪墨一案的所有人员皆都招供画押,只不过吴巡抚认罪后便在狱中咬舌自尽了。”

听到吴巡抚自尽的消息,乔家父子皆一愣,昨夜他们明明没找到机会动手。

“咬舌自尽……莫不是背后还有人……”众臣也议论纷纷。

皇帝沉思了一会,又听到大臣们所说的“背后有人?”

“那认罪书中可有提到其他人?”皇帝开口道,最好背后有人,还是京都中他想除之后快的那些世家,这样也省得他动手。

所说一个巡抚有如此大的本事他是不信的。

“回陛下,认罪书中……并未牵扯到其他人等。”颜憬琛说着停顿了一下,又看了看站在他对面左前方的乔国舅。

听到另有他人,乔国舅乔争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无其他人?是不愿招供还是真皆他一人所为。”皇帝有些生气,一区区巡抚,怎敢如此胆大包天。

“回陛下,吴巡抚在邺城几代人都皆是地痞流氓,他的外家与陈国御史关系匪浅,敢如此大逆不道,皆因背后有人撑腰。”

同陈国御史有关的可不是吴巡抚,现如今吴巡抚都已经死无对证了,皇帝也不会派人证实。

颜憬琛倒要看看吴巡抚所谓的“外家”会有何想法。

那这就说得通了,有陈国御史撑腰,吴巡抚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再三讨论下,与此案有关的人皆处于死刑,吴家旁支流放岭南,永世不得为官。

皇帝虽然遗憾没有牵扯到世家,但到这份上只能从长计议。

他要在有生之年将这些世家拔地而起或是夺权罢免。

处理完邺城一案后,开始有大臣提出梧州水患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