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医锦添香 > 第266章 遣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淑妃此时还只是个花信妇人,当初端王夺了位,沈家完全失了势。四皇子出逃,沈贵妃被迫自杀。沈家为了讨好端王,急匆匆的将六姑娘送进了宫中。

新帝对六姑娘还算喜欢,宠幸了一阵子,半年不到就升了淑妃。不过后来邵氏入宫,夺去了后宫中大半的宠爱,其余的妃嫔都成为了摆设。

淑妃含泪向明筝道出了这些年的心酸,明筝安静地听着。等到她说完,明筝迫不及待地问了句:“所以你安排好我们相见,是想做什么?”

淑妃再对明筝下拜说道:“我知道以前家里人对齐王多有得罪,也不敢奢求你们原谅,但只求放我出宫,得一个善终。”

“你要出宫,准备上哪里去?我听闻你家里人都没了。”当初端王得势后对田家、沈家大肆杀戮,即便沈家献出了女儿还是没能逃脱厄运。两家的男女老幼要么被杀要么下狱,要么被贬,要么被卖。她这次回京后还是从家里的丫鬟听来了这些话。

沈家和田家斗了几十年没有分出胜负,反而都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只求王爷、王妃开恩赏一处能避风雨的屋子就够了。”淑妃连忙给明筝磕头不迭。

这事明筝做不了主,她想了想说:“你起来吧,回头我问问齐王他们的意思。”

“多谢王妃成全。”淑妃再拜。

废帝的那些妃嫔还没处置?明筝心中也感到疑惑。裴旭他们入京也有段时日了,怎么这件事都还没处理好?

后来重楼和她一道回的家,裴旭并没有现身。

重楼和明筝说以后的安排。

“从明日起我每天辰初入宫,上午就陪伴陛下读书,下午习武。酉正回家。期间父亲还要抽查咱们的功课。读书有四个先生教,习武的也有四个先生教。阿娘,您说有必要这样严厉吗?元初哥哥是皇帝,他要学这么多,我又不当皇帝,也要跟着学这些?”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人要学知识,要上进。你才多大来着,不许学得那些纨绔子弟的习气,要不然我可不认你这个儿子了。”

见母亲生气了,重楼又忙说好听的来讨好母亲。

面对这个孩子明筝是真的有些无奈。重楼很聪明,学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可是这个孩子没个定性,对待那些新鲜事物永远只有三分钟热度。这样下去明筝觉得不是个办法,没有吃苦钻研的精神,将来什么都学不成。

孩子不是她一个人的,男孩子的管教她也没经验,觉得只是她当母亲的参与还不够,因此趁着裴旭在家的时候,她和裴旭说了心中的忧虑。

“这几年你总不在身边,他又是个男孩子,比较顽劣,我生怕将他养坏了,管得严了又怕他逆反。正好你现在在身边,好好地管管他吧,我不想将他养成一个废物。不求他有你这般能干,但也别太拉胯。”

“重楼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别太在意,他只是缺个好点的引导而已。现在让他入宫伴读我有自己的深意。这也是在为他铺路。”

明筝忙道;“你想将他培养成皇帝的辅臣吗?”

“他要真能成为辅臣,倒是他的造化了。我自幼到大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知多少委屈,但不愿意儿子再跟着我一道吃苦。他是个聪明人,会理解我为他做的一切。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这个孩子就是懒散了些,他本质不坏,只需要好好雕琢,肯定能成为一块美玉的。你要对咱们的儿子有点信心。”

她不是没有信心,只是觉得管教太难。这时候她就拼命想要是跟前有个知冷着热的女儿就好了。偏生她只养了两个儿子。

说过了儿子,明筝便将今日遇见沈六姑娘的事和裴旭说了。

裴旭道:“他们竟然将主意打到你的头上呢?”

“我现在手上无权无势,也无法决定他们的人生。沈家当初差点要了你的命,沈家对咱们来说有仇。可是沈六姑娘的家早就倒了,剩下她一个。深宫里的女人都是些可怜虫,没有几个是甘愿被送进去的,所以你准备如何处置他们?”

裴旭仔细想了想说:“都送回原籍吧,要是没了家人,不愿意回籍的,想要出家修行我也不拦着,想要出来自立门户的我也管不着。”

听了他这番话,明筝也没有接着再问了,这些女子将来怎样原和她没多少关系的。不过同为女人,明筝还是希望他们都能有一个归处。

当初裴旭他们入了皇宫,这些废帝留下来的嫔妃有几个在他们赶来之前就自杀了。大部分活了下来。他之所以一直没有处置,是担心这些人放出去后与废帝联系上,做出些对他们不利的事,因此想着放任一段时间想个妥善的法子来安置他们。

不过就在昨日,有个太监偷偷告诉他有小宫女爬了皇帝的龙床。他当时听说这事后气得不轻,皇帝不过还是个孩子就被人惦记上了,要是被引诱坏了那还了得,立马叫人将那小宫女给处置了。这事也给他提了个醒,前朝遗留下来的那些女人必须得处置了,要不然始终是个祸害。

宫里的这些女人数目不少,一应的开销用度也不曾裁减。今天要盒胭脂,明天那个要裁身新衣裳,后日别的又要打个金戒指。现在国库空虚,处处都要用钱。要是能把这一笔给节省了,也能做成别的事。

如今有人求到了明筝跟前,也是到了必须处理的地步了。

隔日上了早朝,不出意外又收到了一大批的奏折。不过这些奏折也不是他一个人审批,要先在内阁里过一遍,一些重要事情才来请他的示下。

胡元卿在裴旭的安排下也谋到了一个要职,如今倒还安分守己。

裴旭抽空去找了之前昭阳殿的总管德胜。

“你去把林氏叫来,我有话吩咐她。”

裴旭所说的林氏是之前废帝的皇后,之前一直被软禁在昭阳殿他也没功夫过问。

德胜知道后便立马去宣了林氏觐见。

不多时林氏乘了一顶软轿就过来了。裴旭在乾元殿的偏殿里接见了她。

那林氏将近四旬的年纪,不过眼下瞧着身体不怎么好,走路都需要旁人的搀扶。整个人瘦弱得风刮大一点都能吹倒。

林氏瞧见了裴旭,她也没行礼,不过在旁人挪来的一张椅子上落了座,斜倚着身子,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也不正眼看裴旭,依旧端出了当初还是皇后的架子,对裴旭之流压根不放在眼中。

“齐王宣本宫所为何事?”林氏的声音有些文弱。

裴旭记不起当初在黔地见到端王妃是副怎样的情景。他淡淡地看了一眼跟前这个有些清冷傲慢的妇人,他并没有嗔怪对方的无礼,只是淡漠地将那些决定说给林氏听。

“我们一致研究决定,准备遣散废帝的后妃们。也请您择日出宫吧。”

“要赶本宫走?!”林氏显得有些怒不可遏,她气得脸色雪白,牙齿也跟着打颤。

“国库空虚,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供养你们。”

“我是皇后,你不过一介乱臣贼子,有何资格来要求本宫!”林氏气愤不已。

裴旭并未懊恼,他依旧平和地说:“要回原籍,要回家,还是要出家修行,都悉听尊便!”

林氏见裴旭压根不理会她的话,不被她的情绪影响丝毫,她有些懊恼了,又指着裴旭的脸破口大骂:“乱臣贼子,乱臣贼子!你是什么东西也敢来对本宫下命令。本宫是一国之母,是皇后,本宫生在昭阳殿,死在昭阳殿,哪里也不会去!”

裴旭见这个女人发疯,他也没正眼看她,宣传了决定后便转身离去。

身后的林氏还气得大骂,她肆意发作了一通后因心急犯了病又喘息不止。跟前服侍的宫女等到她冷静下来才好心建言:“娘娘,收手吧。陛下都不要咱们了,咱们也成为了阶下囚,他们不杀咱们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今肯放咱们出宫已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何必再去惹恼他们。要是他们动了杀心,咱们都活不下来。”

“我是皇后,是皇后谁敢动我分毫。我林秀是他楚行之亲封的皇后,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林氏反复念叨着这几句话。

后来还是总管德胜上前说了句:“你是什么皇后,现在皇帝换了人做。陛下才是嫡根正枝,你们之前杀了人家父母,害先帝自戕,人家不取你性命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总管的这话让林氏当头棒喝,她如梦初醒,当时哆哆嗦嗦不敢再言。

裴旭做主要遣散废帝嫔妃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掖庭。沈淑妃当窗临泪。她当初被家里人当成货物一般送进了宫中,和她一道进宫的还有家中别的姐妹。刚入宫时皇帝当着姐妹的面临幸她,那时候她受尽羞辱偏生又不敢死。如今总算可以出去了,但家却早就不在了。

跟前侍奉她的宫女还是沈家的旧人,宫女将前面的消息说给她听:“摄政王做主,要遣散后宫嫔妃,说愿意回原籍的回原籍,愿意回家的回家,愿意出家的出家。娘娘,咱们也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奴婢替您收拾收拾也预备着出宫去吧。”

淑妃含泪点点头,她没料到这一生还能归家。只是她能到哪里去,家早就没了。淑妃看着阶下的枯枝,想起那一年她青春妙龄,她在家中花园与姐妹们斗草玩耍。那天春光明媚,家中兄长领着一位年轻公子出现在他们家的花园里。她透过柳荫望去,看见了一位身穿青色衣袍的翩翩公子。公子俊秀不凡,似谪仙降临。只那一眼,她的心中便留下那位公子的烙印。

后来家中一直想撮合两家的亲事,可惜神女有意,襄王无梦。他断然拒绝了两家联姻。后来家中再为她说其他亲事,她也断然不应,只等当初那个神仙俊郎能回心转意。可惜她没有等到这天,却等来了父母将她送入宫中的事。

现在她作为废帝的嫔妃,此生再与那位公子没有可能。想到这里,淑妃心中伤感。

侍女替她收拾好了包袱,将那些东西打点好了,就该离开住了一年多的宫殿了。

进宫的时候她被妆扮一新,像是一件被华丽包装的礼物塞进了轿子里。离开这里时,她一洗铅华,身着在家时的旧衣。

她没有丝毫的留恋,上了停在外面的车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座华丽的牢笼。

那些嫔妃有像沈氏这般毫无留念出宫的,也有几个对凡尘再无眷念当即选择出家的。作为废帝之后的林氏病得严重,她也只得遵从安排带了儿女离开皇宫。

林氏作为废帝的皇后,此时她已经成为了庶人和寻常百姓没什么不同。她还有儿女在旁,裴旭最终对这些孩子也没动什么杀心,只命他们母子回到黔地。不过他们是作为庶人回去的,再没有封镇。

林氏忙活大半生才谋得了当前的地位,这些日子来像是做了一场美梦,终究梦醒了。她为了儿女着想,不敢不遵从。生怕惹恼了裴旭给儿女带来了杀机。

她拖着病重的身子,上了为他们准备的马车。

裴旭又吩咐皇城司的人护送,途中严加看守不许出半点意外。

“禀王爷,林氏的车队已经顺利出京了。”德胜来向裴旭禀报此事。

裴旭从案牍中抬了头,他说:“知道了。”

“王爷放心,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这里话音刚落,立马又有一个小太监前来赶着禀报:“禀摄政王,宁惠宫的容妃从宫墙上一跃而下,已经没命了。”

宫人自戕可不是什么好事,历代认为是对王朝的诅咒。之前他们刚入宫时就有自戕的,现在放这些人出去,没想到还是闹出了人命。

裴旭听后略感不安,随即说:“让人收殓了,有家人的话命家人进来领了尸首,给一笔安葬银子。若没人认领的话给她寻一处安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