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医锦添香 > 第190章 觐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令仪走后,周缮将其他人也给屏退了。

明筝便料到他有重要的事和自己说。

“裴旭他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呢?”

“唔?为什么这样说?”

周珊娜有些诧异。

“您这样郑重其事,不就摆明了么?”

周缮立马笑道:“你别紧张,裴旭他没事,他现在是圣眷正浓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威风来着。你没看见这两日连续的召唤吗?”

“叫我们上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这我哪答得上来,只是上面差了我去接你们而已,上面的意思我也不知道。不过你们将来肯定要长留在京城了,这样不是很好么?京城到底比桐兴、雒城那样的小地方好得多。”

周缮这样说,可明筝心里还是没底啊。

“依着你的性格,将来还是会在京城开家医馆吧?”

“是有这个打算,但是还不知道后面如何。”

“倒也是,仲祺他前后立了不少的功劳,上面还没对他好好的奖赏,这次要是给了他爵位的话,你也算你是有身份地位的命妇了,再出来行医的话,身份受限,不见得方便,再有仲祺可能也舍不得你那么辛苦。你安心在家相夫教子,替他打点好家事就够了。仲祺这二十几年也不容易。”

周缮说着自己的看法,明筝没有吱声,周缮又道:“他本来是天之骄子,生来富贵的,偏偏又遭受了那么多的坎坷。也是他福大,要是福分薄的,只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明筝不知周缮单独留下她到底要做什么,她心里没有底,害怕裴旭被牵连上什么麻烦。

周缮久在皇城司当差,最会察言观色那一套,明筝此刻的想法他也能猜个七七八八,他笑着安慰明筝:“宋大夫怕什么,我单独留下你说话,是想问问我母亲的身体怎样。”

“老县主今天的精神不错,似乎自己也想开了,愿意配合我的治疗。不过她的病由来已久,加上年纪大了,衰老不可避免,所以我也做不到断根,只能替她延缓一下病情,让她的身体看起来没那么难受。”

“你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那些太医都要可靠。看样子我去请你来京城是个正确的决定,我母亲的身体就拜托您了。”周缮起身来朝明筝作揖。

明筝含笑说:“她老人家现在最要紧的是心情愉悦,别惹她生气。只要心情放松了什么都好说。”

“家里的这些事没有让她费过半点心,也不知她整天哪里有那么多的想不开。”

“你尽快成个家,估计她就不会再有烦恼的事了。”

“连你也来催婚。我周缮是个什么人,难道那么容易屈就?我周缮什么都不缺,难道就不配娶一个才貌双绝的女子?”

明筝总算知道他为什么一直没有成亲了,原来是眼光太高才被耽搁了。

“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的才貌双绝,差不多就行了。人活着就是不断的妥协。”

“然而我偏不妥协!宋大夫,当初雒城大乱的时候,我来接你离开的那次,要是你愿意跟我走的话,现在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吧?”

明筝一时错愕,她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两人正是尴尬的时候,突然见仆妇来传话。

“小爷,大老爷要见您。”

周缮答应道:“就来。”

他告辞之前再次向明筝道谢:“母亲的身体就劳宋大夫多多费心了。”

“周大人客气了。”

这一日过得倒也快,很快就到了入宫的日子。这天上午裴旭并没有像前两日那样一早出去,少有的在周家陪了明筝一上午,然后向她简单地说了一下宫里的情况。

“太后年事已高,现在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也不怎么管事。六宫主事的是皇后。你作为一个外命妇,主要打交道的就是这二位了,其余的也不用有什么特别的往来。”

“我知道,昨日来教规矩的嬷嬷也简单地说了一下宫里的情况。”

裴旭外祖母是一般的庶妃又去世得早,和当今的太后并无利益相争。庆贞公主算是当今皇帝的妹妹,当初对裴家做出抄家灭族的是裴旭的外祖父,当今这位皇帝算是裴旭的舅舅。

“宫里的关系并不复杂,你别紧张害怕,该行礼就行礼,把礼数尽到了就行。”

“是。”再怎么说明筝也是见过世面的。

崇庆县主见明筝身边也没什么可用的丫鬟,半夏还是个孩子,蒋娘子年纪又太大,而且只是一个粗鄙的农妇,她让自己身边的大丫鬟过来亲自伺候明筝梳妆。

这样的郑重其事仿佛还是嫁人那天,她被换上了厚重的命妇服,戴上了有几斤重的发冠。发冠上面有乌纱做的假髻,髻子上点翠的翠云,金灿灿的花树。正面有一只气派的凤凰,凤凰的口中衔出的珠串一直垂落到了她的额间,凤凰的眼睛和口中的宝珠皆是莹润光彩照人的红宝石。

大红色的霞帔上用金线绣有祥云、瑞草也有凤纹,坠着一块沉甸甸的金坠子。

戴好了凤冠,换好了吉服。

跟前帮忙梳妆的丫鬟称赞道:“裴太太这身的装束真是气派。”

“也真是累赘。不敢想象这样的发冠戴一整天是什么感受,感觉颈椎都会被压出毛病来。”

丫鬟捂嘴笑道:“这是甜蜜的负担,别的女人也想如此风光,只是大多没有您这样的好命。”

比成亲那天所戴的发冠还要重不少的样子,压着脖子一点都不舒服。

周家帮忙准备了入宫的车轿。

裴旭陪着明筝一道上了马车,周缮亲自护送着他们朝皇宫而去。

这一路上的心情既紧张又不安,更多的是忐忑。

外面刚开始还喧闹,后来慢慢地安静下来。也不知行了多久,车子终于缓缓停下来了。明筝心道这就到了吗?她忍不住拉开了一道帘缝朝外张望,果然到了一城门外,有看守的士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周缮正在帮忙交涉。

不过并没有要他们下车,短暂的停留后继续上路,穿过了那扇厚厚的钉门继续朝北而去。

车子明显变得缓慢了不少,到最后终于停了下来。

紧接着帘子被人挽了起来,跟前尖细的内侍的声音在说道:“请裴大人、裴太太下车。”

裴旭先下去了,然后又回过身来搀扶明筝。

外面明晃晃的太阳照在琉璃瓦上刺得眼睛有些疼,明筝当时眯缝着眼,好一会儿才渐渐适应了这刺眼的光线。

周缮和他们说:“里面我就不相陪了,你们二位慢去。”

裴旭向他说:“有劳了。”

周缮点点头。

裴旭拉了明筝的手在内侍的引领下一步步地往宫门里去。

朱红色的宫墙,和记忆中的皇宫并无多少区别。只是这里行走来往的宫人们个个一脸的肃色,总感觉一丝沉闷,那种压抑感扑面而来。

也记不得到底穿过了多少扇宫门,后来他们被领进了一处安静的院落。

院子里有大棵的芭蕉,白鹤卧在蕉叶下休息。

“你们二位先在茶房里略坐坐。奴婢回禀了太后,等待太后的宣旨。”

裴旭忙道:“有劳了。”随即又见他不动声色地递了一个荷包过去。

明筝瞧得分明,心道不管到了哪里都要打点啊。

那个内侍很自然地接过了荷包,连推辞的动作都没有,看样子早就习以为常了。

这处小小的茶房里有几处茶炉,某处炉子上正煨着药,药味飘散使得明筝为之一振,心道太后的身体欠安吗?

不过不知为何没人在跟前照顾,那药味闻着似乎过火了一些,她忙起身上前察看,将壶盖揭开一瞧,却见里面的汤汁已经不剩下什么了,再熬下去就要糊底。

这时候一个宫女匆匆地跑了进来,突然见明筝正拿着筷子正拨铫子里的药,她有些吃惊,明筝忙说:“我闻着气味不大对,里面已经没水了,再熬煮下去只怕要糊了。”

宫女听说一脸的惊惶,她赶紧上前来瞧,果然如明筝所说里面的汤汁已经见了底,她仓促道:“一会儿桃姑姑知道了又要训人。”

“这是何人的药?”

“自然是太后娘娘的……”宫女有些慌张也顾不上明筝。

宫女忙着重新续了水接着熬煮。

这里又有内侍过来传话。

“太后娘娘宣裴大人、裴夫人觐见!”

裴旭已经起了身他扭头和明筝说:“咱们去吧。”

“是!”

明筝很快就跟上了裴旭。

在内侍的引领下,穿过了长长的画廊,后来在一处房门落定后,跟前的小宫女帮忙打起了大红销金的绣花帘子,请了二位入内。

当时一股悠长的熏香就飘进了明筝的鼻子里,那是混合了苏合、丁香和麝香的气味,初次闻见感觉有些上头。

明筝跟在裴旭身后躬身入内,槛内的青砖上铺着寸许后的波斯地毯,毯子上起着西番莲和宝相花纹,看上去华贵极了。

刚刚站定,就有人拿了两个蒲团摆在了他们面前。

明筝回忆起了昨日教引嬷嬷所教的规矩,她跟着裴旭一道跪拜行礼。

这时候就听见上面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说道:“裴郎快快请起。”

一跪一起,随即又垂首侍立在跟前,明筝两眼也不敢乱看,不然会被人视为没有规矩教养。

“来人赐座!”

随即又有人抬了两张花梨木的圈椅来请两人落了座。

“听闻裴郎家里养了个小公子,怎么不抱进宫来让我瞧瞧?”

裴旭连忙回答:“回禀太后,幼子年弱恐不习惯,不敢带出门。”

“这又什么不敢的,我这个当外曾祖母的还想抱抱曾孙难道也不行?”太后的目光从裴旭的身上扫过,然后又落在了身边的明筝身上。

太后年老,眼睛昏花也瞧不大清楚,便向明筝招手说:“外孙媳妇,坐到我跟前来。”

明筝当初还不知在说自己,还是裴旭小声和她提醒:“太后叫你到跟前去。”

明筝这才起身来陪着小心一步步地走到了跟前,然后在太后的宝座前屈膝蹲下身来。

她这一低头就看见了太后膝盖上卧着一只雪白的小猫,那小猫有一双碧绿的眼睛,绿油油的像是两枚上等的绿宝石。

不过这时候明筝的心里却紧张怕得要命。小的时候被猫抓伤过,从此以后就在心里留了下阴影,她害怕猫。

这时候被迫与那只小猫对视,她感觉到后背冷汗直冒,手也渐渐地拢成了拳。

“抬起头来我瞧瞧。”

听见太后这样说,明筝只得抬了头,然后与那年老的妇人的目光对上了。

离得这样近,总算是瞧明白了。跟前这位老妇人看上去与崇庆县主差不多的年纪,又见她满头的银丝,脸上深深浅浅的沟壑写满了岁月的痕迹。银丝挽成了发髻,髻上戴了一顶赤金的发冠,发冠上的红宝石有鸽子蛋般大小那样的光彩夺目。

太后身穿佛青色的圆领大袖衫,脖子上挂着一串淡金色琥珀数珠。不过太后久居深宫,身份极其尊贵,被她这样盯着明筝又感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裴郎,你这媳妇生得倒是花容月貌,比这宫闱中的女子还要貌美几分。你倒是有福气。”

“她出身低微,没见过什么世面,冒失之处还请太后见谅。”

明筝给太后的第一印象不错,太后后来还伸手去拉了明筝起来。她的语气也变得温和了些。

“出身低微怎么呢?我们田家也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人家啊。小家碧玉也有一番滋味。”太后拉了明筝的手仔细询问道:“好孩子,你多大呢?”

在这个老人家的眼中她只是一个孙辈而已,明筝尽量不去看那只小猫,她心里才没那么紧张,太后问什么她就答什么。

太后微笑道:“好孩子,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入宫了。下次来见我一定要把你儿子带上,让他见见我这个外曾祖母。”

明筝连忙应了是。

太后看上去很是威严不过说话比较随和,她也没怎么为难明筝。

明筝回到了裴旭的身边,她的手心里已经全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