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被念叨的刘杨,在小外甥女和小外甥出生后,已经破天荒给自己放过好几天假期了,虽然就住在一起,但是因为他每天早出晚归,平日里基本看不到他们,每周日上午他都会让程胜楠给他买好礼物,下午郑重其事地拎着大包小包回家看望孩子们,虽然孩子们也不需要这些,但是这舅舅当得也相当称职了。

不过每次他抱着小外甥亲香时,老妈总是在旁边唠叨几句,“你两个姐姐都完成任务了,就剩你一个大犟种,不管中国的外国的,娶回来就是了,不知道有什么可耗的,挣钱哪有个头,结个婚还能影响你挣钱?”

然后站旁边默默看娃的宋钰珩也会无辜躺枪,“这个孩子也是,连个恋爱都不谈,白长这么好看。”

刘薇笑着帮他解围:“人家小宋不一样,明星英年早婚确实耽误挣钱,得到三十岁以后再考虑吧。”

宋钰珩赞同点头。

刘妈妈啧啧一声,又转头催自己儿子:“人家是明星,你又不是,你不是挺喜欢格斯的吗?一个女孩子,让她自己在国外干什么,赶紧结婚生娃,趁着妈年轻,还能帮你们带带。\"

刘杨拧着眉头道:\"妈,叫格拉蒂丝,嗨,随你怎么叫吧。这三个外孙还不够您带的?我这公司正需要人盯着呢,现在哪有功夫结婚?您别添乱了,等公司上市,管理模式稳定了,我就有自由时间了,那时候自然会结婚的。\"

刘妈妈只好作罢。

虽然这么说,但是刘杨为了安慰父母的心情,和格拉蒂丝商量,让她休息的时候就来京城团聚,为此,刘杨的私人飞机专门定制了波尔多到京城的航线,十个小时就能飞过来了。

因为在公司上市的繁忙时期,刘杨确实走不开,只能让格拉蒂丝辛苦一段时间,格拉蒂丝每月都会飞来一次,在京城待两天就回。

以前不时常见面,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倒也不觉得什么,但是一旦见面频繁起来,每次分离就让人十分难熬。

两人商议好,等公司上市后,就好好将酒庄整顿一下,另选一个可靠的人去打理,格拉蒂丝来京城常住,一是准备结婚,二是刘杨想要在西部地区开拓国内的红酒事业,需要格拉蒂丝做顾问。

文利盛华体量庞大,其实早就可以上市的,起初刘杨并不想让外部资本干扰公司的运行,但是随着体量越来越大,国内外注意它的人越来越多。

开始还是客客气气地邀请他吃饭,委婉地打听文利盛华准备什么时候上市,想要参与投资。刘杨婉言表示近期不打算引入外部资金后,很多人开始隐晦地威胁,如果不能从中分一杯羹,就不可能让他消停赚钱。

特别是一些海外项目,各个势力的资本都在虎视眈眈。

权衡利弊后,刘杨还是决定把公司交给市场,但是必须给自己找个过硬的靠山。

征求了齐志平和齐爸爸的意见和建议,刘杨做了决定,经过罗舅舅引荐,跟国控投资部门合作上市。

与其让国外资本或其他势力分走利益,不如把这部分利益交给国家。

最后,文利盛华集团注册两千亿上市,国控投资公司注资一千亿,按资金比例和权重,占有公司30%的股份,成为文利盛华集团的最大股东。

刘杨全权掌控公司,并出资两百亿,自己保有26%的股份,刘薇20%,刘英5%,姐弟三人加起来,还是能够掌控公司话语权的。

京城投资公司出资一百亿占3%,公司总工会占6%,其余的10%放给投资者。

事情琐碎,关系复杂,刘杨走得小心翼翼,每一步路,每一句话,都要思考良久,照顾到方方面面。

公司上市后,他们家族就拔地而起,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新晋豪门,俗话说树大招风、怀璧其罪,如果不能认清自己的处境,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与各方的关系,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文利盛华集团顺利上市了,这是国内第一家民营巨无霸企业,业务囊括了人们一生所需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头线脑,也有尖端科技,它还是一家遍布世界各地的大跨国公司,甚至能把中式汉堡卖到战火下的老百姓手里。

上市第一个月,就制造了股市万人空巷的场面,股市永远偏好“未来可期”的公司,尤其是这个实力和未来兼备的公司还扯来了国家的大旗,那真是绩优股中的战斗机了。

于是,在大股东雄厚的资本控制下,文利盛华的股票还是从开盘的一百多块,迅速涨到了一千多块,短短一个月,所有股东资产翻了十倍。

涨到这个程度,也达成了一个门槛,不是普通人能炒动的价格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很多人依然咬着牙炒,一直涨到三千多才稳定下来。

很多人懊悔:“早知道它能涨到三千多,我一千多的时候就买几手了。”

有人认为:“现在买也来得及,说不定能涨到六千呢。”

但是一手三十多万的价格让很多人有心无力,只能望洋兴叹。

刘家三姐弟的资产,看起来有点吓人,但是为了将公司掌控在自家手里,他们的股票都是不能卖的,所以也就是纸面富贵罢了。

真正能拿到手的财富,是文利盛华集团每年的盈利分红。

为了让公司站稳脚跟,尽量不受资本的影响,在上市后的一年里,刘杨都还是忙得脚不着地人不着家。

第一年的业绩披露,公司净利润达到九百多亿。第二年,两千多亿,第三年,五千亿。

国控投资两年收回成本,第三年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因为有国家撑腰,外面的资本虽然只能跟着喝点汤,但是谁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刘杨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一腔孤勇,呕心沥血数年,终于拿着真金白银正式排进世界富豪榜前十名。

这一年,他还不到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