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送床的时候,他去过一次。
再住进三个人确实需要买家具。
不是住不开,而是没睡觉的地方。
人来了再买东西,得要现成的,订做时间上来不及。
“区里最近放了些家具在我这里寄卖,你看看有没有中意的。”黄木匠直接领着她去看成品。
“好啊,黄师傅。”谢昭昭回应着,目光在店内四处打量。
她走到一张桌子面前,轻轻地摸了摸桌面。
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见,手感光滑而温润。
“这张桌子多少钱?”她实在忍不住动心。
“谢同学眼光真不错,这张桌子有一套配套家具。”
黄木匠没想到谢昭昭会看上这张桌子。
虽然他现在不是私人身份,而是给公家干活,但人总有亲朋故旧,而且他们这种工作,多少要借着便利赚点外快。
前两天黄木匠的亲戚半夜找上门来,想请他帮忙寄卖一套家具。
他知道什么意思,现在急着出手的人,身份多多少少有点敏感。
跟着去看了两眼,确实是好东西,主家用了多年,怕真有事保不住被活活劈烂,想着先处理掉回老家。
他也知道现在的形势,可做木匠的人,见不得这些。
没多想黄木匠就同意了,但为安全起见,他只搬来一张桌子,打算一件一件往外出手。
现在谢昭昭想要,她的底细黄木匠还算了解,知道卖给她不会出现问题。
而且,卖给谢同学真是再方便不过。
谢昭昭家离主家近的不能再近。
谢昭昭听了果然心动,桌子款式简洁大方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同款家具应该也如此。
“都在店里吗?我们过去看看。”
黄木匠摇摇头,把地址告诉她,邀请她过去看看。
听着地址好像和她家在一个地方。
如果这套家具品相都和桌子一样好,她打算都拿下来,直接摆在正房里面。
等到地方,谢昭昭不敢置信的左右看看,又向前走了几步。
她指着一户人家,不可置信地问黄木匠,“这么近吗?”
她家隔壁啊!
黄木匠点点头,对,就是这么近,谢昭昭看上的时候他都惊讶坏了,真是缘分。
敲开门后,黄木匠也是这样和对方说得,真是缘分。
门开后,里面站着一个很爽利文雅的老太太。
对就是爽利文雅。
老太太六十往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盘在脑后,上身是一件灰色的袄子,下身穿着绑腿的厚棉裤。
穿的整整齐齐,看着也就是干净普通,但配上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吧,就是透着一股子爽利文雅。
黄木匠称呼她为刘老太。
谢昭昭笑着问,“大娘,您是不是要卖家具?”
听说是来看家具的,刘老太笑着点头,转身让开路,两人进去后,才关上门。
谢昭昭这才发现刘老太的脚有点小,应该曾经裹过脚,后来才放开。
走起路来,虽然不像那些裹脚的老太太一样慢,但跟谢老太那些大脚相比还是显得慢。
院子里的东西不多,零散的几个石凳,摆放的位置都很讲究。
还没见到屋子里的家具,谢昭昭已经很有信心。
进了屋,刘老太先先打听了谢昭昭的情况,她的家具可不能卖给不清楚的人。
谢昭昭说自己在上学,又介绍了下家庭情况,表示一定会爱惜。
然后询问刘老太的情况。
她不放心谢昭昭,谢昭昭同样要打听她的情况,如果问题很严重,家具再好,她也是不能买。
到时候被追回,或者惹上什么麻烦就坏了。
刘老太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庶女。
爹和姨娘死后,嫡母带着兄长出国,家里的东西捐的捐卖的卖,眼见啥也没有了,嫡母才想起她来。
已经决定不带她一起走,才把最后一套院子给她,言明是院子和里面的家具是给她的嫁。
刘老太因为姨娘的关系,这辈子没有嫁人,感觉一个人过也挺好。
现在这种形势,她心里也担心,说起来她也有海外关系,禁不住有心人往深里面查,干脆提前卖了,去姨娘老家那边落户,那边还有些亲戚,这些年一直联系。,处的也不错,回去分块地盖个小房子,安心养老。
她年纪大了,已经禁不起折腾。
听了刘老太的话,谢昭昭才松口气。
虽说有海外关系,但几十年不联系,有人深究,刘老太的问题也不大。
她这个买东西的人,更没问题。
“大娘,您不只卖家具,还要卖房子吗?”谢昭昭道。
大娘点点头,“小姑娘你看看这些家具。”
谢昭昭:.......
家具和房子比起来,她对房子更感兴趣。
来了京市这些年,她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呢。
现在的那个,也是挂在她名下,其实是江淮的。
好想要啊!
“大娘我先看看房子。”
“行。”
刘老太也愿意房子和家具一起卖掉不分开,这才松口让谢昭昭好好看看。
和江淮那边的格局一样,也是两进院子,南北一样,东西宽度应该小上一些。
房子和家具一样,用料不名贵,但看着很结实,是个干净房子。
确认好之后是谈价格。
刘大娘一口价,不二家,讲了自己房子的诸多优点,又重点点出位置便利。
房子再好,不能多给的钱也不能多给,再说房子的价格确实高了。
黄木匠觉得谢昭昭看着再有钱,家里再好过,拿出这笔钱也吃力,“刘老太给个实诚价,房子碰见个买家不容易。”
刘老太心虚,就是因为不好卖她才分开处置,不光在黄木匠那,别的地方她也留了话口,这些天别说看房子的了,就是看家具的都没有。
谢昭昭是第一个来看家具的人,更是第一个对房子表现兴趣,有意购买的人。
她的东西早就收拾好,大部分已经发回姨娘老家,房子总是卖不掉,她也着急。
“我各种证件齐全,房子一点问题都没有,当天买我当天就能搬走。”
想了想,确实钱比较多,刘老太又道,“便宜点也行,但是我要粮食,一半钱一半粮,不论粗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