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伐桂 > 第36章 末流道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琨山主峰,就位于光明圣境第二重的边界 。这里已是当年大德天尊赐给长蛇公主的封地最远端。

琨溟玉顶观澜阁,在月桂宫的六百里之外, 是不琨山玉顶之上一座宏伟的木阁。

木阁分两层,观澜阁为天赋门之地。但这个观澜阁却为月桂宫出资捐建。

“天赋门丹木山阳观守阁观澜末流道长金龟子”郭易,懒懒的倚在破旧的床榻之上,夜晚的窗外凉气如丝,这凉气中带着刺骨的寒意。

在这荒山之巅,只有他一个人。这是他一个人的世界。

夜晚里,这里总会异常清冷。

虽然他现在已继承了父尊的半仙囊身,但这肉身对他来说,如与他的本原真身做比较的话,郭易还有些不适感 。

他像是一个活在套子里的人。

而现在的这只精致的套子,样子虽然好看,但远没有他少年时原来的那只硬壳更好。

他之所以要这么说的话 ,也不会有人反对。

他甚至可以说:老子就想做一只龟,要比做一个仙好很多。

“做一只龟比做仙还要快活!”

所以,他给自己起了一个长长的道号,再加上金龟子。

金道长的话一定没有人会反驳他,没有别的理由,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人 。

当然,确切的说,这里还是有人的。因为,除了他之外,每日正午,还是有一个扫地的老仆上山来这里送饭扫地。这是他唯一可以专享的待遇。

现在,榻边的那只矮桌上,放着一只石碗,石碗之内,水早已结了一层薄冰。他撬开一块冰,慢慢放入嘴中,冰在口中慢慢溶化。

当然,他可以不吃不喝的就这么待上一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只冰块放在嘴中,只是为了缓解一些夜晚的寂寞。

身居这座山巅之阁,对他来说,夜晚里还有另一种不适应感,那种刺骨的寒意中虽让他倍感煎熬。

虽然,他可以溶化掉冰,却溶化不掉他内心的孤独。

观澜阁的寒冷是短暂的,毕竟这里是光明圣境第二界的边缘。

金龟子本出生在极寒苦地,那种暗无天日无穷无尽的冷,会让他更加有一种沦入底层无法升仙的绝望。

他父亲做为光明殿天界方志史的誊抄吏,只做了120年,便早早的告老还乡,只为他能子承父业的选择来到了这里。

这必竟是他们族人唯一出路。他也是全村的希望。他之所以还愿意来这里,最初是听他爹说过,这里不但管饭,还可以每月领到月桂宫支出的2000月光币俸禄。

这显然令人向往。

白玉城,他爹还是有一处破败的容身之所。那是白玉司衙配发的一间公房茅屋,勉强算作祖业。不过位置却远在城外的河驿棚户区,那里一直挤满了天星码头做事的杂工。

他每日里都要小跑,等着排队进城。白玉城里巍峨堂皇,让他这个全族男人都羡慕的“金龟男\"瞬间觉得自己微小的像一粒尘。

每次进出城里,他实在受不了验明正身时别人对他的另眼相看。他更像是一个流民,因为他始终不是天族的身份,又来自最偏远的星河以北的暗黑地界。

他甚至连白玉城的圣囊都没有,他有的只是一块玉城府衙发的临时暂住的腰牌。

所以,月桂宫捐建的观澜阁并无人愿意来看管,府衙干脆把这差事摊派到他身上,让他来到了这个月桂宫和天赋门人都不愿意来的地方做事。

阁虽为藏书阁,书却只有一部。

《天海经录》。

郭易在这天赋门的地方,却是月桂宫的人。这矛盾的身份也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虽然,仿佛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慢慢的,大家甚至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这山顶上,还有他这么一个编外道人。

但他还毕竟是一个有编制的人。

在扫地仆看来,这么一个年轻人,他为什么要来这里,简直是个迷。

甚至近30年里,连临时工都没有人愿意来替换他。

而他一来就是30年,再没有下过山 。

连每月的仙饷都是由这个扫地仆人代领了。

老仆牛二,以他低微的身份,在这里也已扫地已扫了30年,也没有人和他争抢,连他的同行对他的坚持都为之不解,甚至每个年度都愿意把“优秀义工”的荣誉拱手送给他。就怕他有一日不想干了这倒霉的差使会落在自己身上。

但扫地仆牛二自已明白,这实际是一份好工作,他自己甚至害怕有一日会失去这份工作。他快要爬不动这山了,但一直在告诉自己还可以坚持。

最初他也不愿意来到这里,因为这里确实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但是他发现了一个好处,这个少年小道长,明明是他的上级管事,但是他却从没有因为他的偷懒,埋怨过他一次。

这里虽然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但这个少年小道长简直就是在为他在打工,帮他代领的仙饷,他从来就没有向他讨要过。

他只需每日安排好他的饭食及饮用。

他开始慢慢苛扣他的伙食,他靠着这个少年丰衣足食,甚至娶了家室,一个老寡妇。

时间久了,他再无愧疚,习以为常,甚至抱怨过这薪水始终未涨过。

他无意间看到过他的那只腰牌,身份也不过是星河北区的黑户。他甚至已经内心嚣张的有些看不起这个少年。

他这算什么狗屁仙职,即便是他牛二,虽然是在道观里的做勤杂之事,但在圣境之内,也是有房有圣囊编号的高贵天族之人。

但郭易并不在意这些,他每天都会按时来到阁内履职。他是生活有规律的人。

窗前,窗前是一张长桌。

桌上是一部《天海经录》,他看的这一分部,共就足足有360册,这三十年里,也只有这部书,才是他最好的朋友。

今天他已又抽出最后的一本略薄的册子,名字叫做《地经太上篇》,随意翻阅起来。

“我风蛇族史,启自上古年。我风蛇族人皆源于长青圣母之身。

始初,大德天帝出巡所辖九域,行至地域北寒山,东冥海,见所过之地,皆四宇蛮荒,地野苍凉,灰暗无趣,天帝遂起怜悯之心,驻足于东冥海七日,动用无上法力,赐地域白昼享九天七彩吉光照耀。造白玉天镜一只,升于六重之境,以祥光呵护地域夜晚,至此天地始成呼应。

天地既成,阴阳交融,万物勃发。

天帝捏黄土为人形,又取自已中指一滴血滴于泥人体内,自此地域始有土人一族。土人只先天得天帝之精血,可聚万物之灵气,口能言语,目辨七色,但身体仍为泥土之胎,身重则不可飞腾,化土方可入地,精血化气,轮回重生不灭。因此,土人只能身存三维之境。

我族先祖长青圣母,初为灰蟒之身。久居于地界之东冥海,先于土人族年生。

圣母见天帝造黄人,并赐之与精血,相貌竟与天帝样貌相仿,心中艳羡。自惭自已身世,无法为族人纳福,虽为吸纳环宇万年之精气而生,又勤于修练,却依然身形污秽,万年脱胎仍不能换骨新生。

此杂念即出,万年修行即毁,瞬时身形暴裂,断成1800节,浮于水面。

天帝见后,心生怜惜之心,便收了圣母之五魂七魄,聚为一粒黑丹。

天帝携黑丹埋于六维天境大环山前,此丹600年后发芽,600年长大,600年散枝,600年开花,600年结果,600年成熟。成熟后结奇异果1800枚,遇风落地而开,可寄生孵化为人形。

故我族先人始为1800人,均为圣母之身涅盘重生。

我族之人虽借圣母之躯得以衍生,但因天帝最初未赠予精血,体色灰暗,肉身冰冷。被天界称为灰族。

灰人身居六维之地,因此下可达三维之境。

但于中途出现变故,我族之人被迫离乡于外域寻求寄身之所,但需借生囊得以维续,生囊之术,为我族之根本。

生囊之法,最重为“注灵”之法。为防流失,圣母将其刻于十二片龟甲之上。以备世代相传。

生囊之地,则需于至阴之极地方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