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年会之后,牧俊彦收养了个女儿的消息果然没有传出去,艺人们都默契地闭上了嘴。

位于顶端的艺人明星是不会放出有益于牧俊彦的消息的,而位于底端的艺人则是不敢放出消息,所以,无形间,消息被锁住了。

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消息透出,毕竟,参加年会的人那么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网上还是有一两个营销号提过一嘴,只是营销号说的模棱两可,只说牧俊彦有个女儿,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罢了。

纪寒山拐了几道弯给大粉放消息,让她们知道牧俊彦收养了堂哥的女儿。

大粉连忙联系工作室询问,询问的大粉并没有问得很详细,只问,“网上有消息说哥哥收养了一个女儿?”

工作室给了确定的答案,但回答有些模棱两可,没有回答是收养还是亲生的,“亲,牧牧确实是有个女儿。感谢你对牧牧的关心,请不要将消息传播扩散哦,孩子还小,不想生活在大众的视线中。谢谢。”

得到肯定答案,粉丝也没有多想,自动将事件填补圆满,即“工作室说牧牧确实收养了堂哥的女儿”,并在粉丝中小范围传播。大家知道了这件事,感动的稀里哗啦,‘牧牧太好了,还收养堂哥的女儿。’

没和粉丝说实话,牧俊彦其实是有些内疚的,但是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件事。他想过要是真实情况曝光会怎样,好一点的话粉丝伤心之后过一段时间原谅自己,自己继续演艺事业,坏一点的话全网黑以及不能再进行演员这个行业。他也做好了退圈的准备,准备为自己曾经的冲动负责。

但是公布与不公布已经不再简单的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念念十多岁了,必须考虑她的意愿。孩子明确表达了不愿意,他就得考虑。

说实话,虽然他做好准备,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孩子不愿意公布还是让他松了一口气,他爱演员这个行业,还想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光发热。

另一方面,孩子的决定让他有些感动,因为他知道,孩子之所以选择不公布,一半原因可能是不愿意暴露在公众视线中,另一半牧俊彦觉得是为了他。

总之这件事情,圆满解决,没有造成广泛性的不良影响。

纪寒山对牧俊彦说,“我说吧,给你的人气添砖加瓦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

牧俊彦勾唇一笑,“这样也好。”

春节将近,京城开启“畅通模式”,城里的人越来越少,车流也越来越稀疏。人们提着大包小包奔向回家的路,机场和车站等交通枢纽人头攒动,一年一度的人类大迁徙开始了。

虽然城里人少了,但是城市工作者们仍然想让这个城市多一些年味,他们努力装扮着城市,比如街头巷尾挂起灯笼张灯结彩,比如广场上商场里亮起了大型彩灯,这些五颜六色的景致为空荡的城市注入了一丝节日的气氛。

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洪姨就放假回家了。

牧俊彦父女俩撸起袖子,准备按照传统春节的习俗大干一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春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具体追朔到什么时候,牧念念不知道,她专门查了下资料,据说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现在大家都知道除夕之后的第一个月为正月或称元月,但有趣的是,在汉朝之前对于‘元月是哪个月’是非常混乱的。比如,商朝以腊月为元月,秦统一六国之后以十月为元月,在汉朝初期的时候沿用秦制。汉武帝时期,公孙卿和司马迁奉上令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年之首,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而后一直沿用至今。

牧念念前世小时候真的非常喜欢春节,到了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有新衣穿,有美食吃,还不用学习,一堆小孩儿早晨一睁眼就上窜下窜到处打闹,非常愉快。

长大之后,在大城市工作,丢失了传统的习俗,虽然也会吃吃喝喝灯红酒绿,但总觉得没有那股子味道,失去味道的春节变得乏味,对春节也就不再期待。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炸豆腐、糖瓜粘什么的就算了,也不会吃,可以蒸点全麦馒头当早餐,还有打扫卫生也是要做的。

二十三一早,父女俩郑重其事地分坐餐桌两侧、以召开会议的严肃形式讨论了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再根据罗列好的必做事项,又分列了过年需要采买的物资。整个会议过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最后,牧念念将会议讨论结果认真记录,并加以整理,最后再将物资事项详细列表,以便随时查看。

讨论完毕后,两人全副武装,带着打印出的物资清单去超市采购。城里人不多,但超市里人山人海,超市里外挂着灯笼和红色的气球,放着恭贺新春的音乐。

“人真多啊。”牧念念感慨。

“是啊,人多才有过年的气氛。”

牧念念拉着爸爸的衣角慢慢逛着,买了很多东西,从装饰品年画窗花,到食品牛肉白菜,再到零食糖果饮料,只要能想到的,都买了一点。

买完东西回到家,将东西归置好之后,两人稍作休息,又接着准备下午的小年夜饭。

腊月二十三小年是除夕之前的重要节日,所以小年饭不能太随便,不说是八道大菜五道小菜这种,最少也得有菜有肉才行。两个人的饭其实很简单,商量了一下,炖了个番茄牛腩,做了个素拌黄瓜,再来一个清水萝卜汤,齐活!简单又好吃。

坐在饭桌上,牧俊彦叹了口气,“原来过年这么忙。”

“明天开始打扫卫生还要更忙一点吧,今天这个不算忙。往年我看爷爷奶奶做的好像很快乐,除了这些还要蒸包子、炸果子,反正每天都有事做,我看奶奶笑呵呵的,我还以为不累呢。奶奶说这样才有过年气氛。诶,爸爸,你之前十几年的过年是怎么过的?”牧念念有些好奇。

想到爸妈,牧俊彦眼神暗了暗,他将内心的一丝悲伤掩埋心底,开始回想自己这些年是怎么过年的,“那些年,在年前年后活动很多,一般都是连轴转,你爸我也就是这几年才清闲一点。过年那一天,我想想,哦,一般随便点个外卖或者泡个泡面就过了。”

“那你为什么不回家?”牧念念发出灵魂拷问。

“呃~~~~”牧俊彦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她。

“哼。”放你一马,牧念念心想,没再追问。

吃完饭洗了碗,今日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那就是送灶上天。

在传统习俗中,腊月二十三是拜灶王爷的日子。传说从腊月二十四,一直到除夕,这几天都是灶神回宫述职的日子。

在夏国,灶神的记载是比较早的,在商朝的时候就有记载当时民间已经盛行供奉灶神了,并且它还和门神、井神、厕神、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并且,灶神不仅掌管着人间的饮食,他还有一个职责,负责考察一家善恶。(百度百科:中溜神在民间也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指我们的家宅神;二是指玉皇大帝身边的回御之一后土神;三是指窗户神。)

灶神画像中灶神左右两边各有两位随侍,一个手里捧着一个“善罐”,一个手里责捧着“恶罐”,就是把一家人的所有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等到年尾了,也就是腊月二十四日这天就上天向玉皇大帝做报告。

祭拜灶神不能太随便,虽然父女俩也不太懂祭拜规则,但都觉得态度比规则重要。吃完饭之后,两人回房沐浴更衣,再下楼拿着专门请回来的神像和祭果来到厨房。

“贴在这里怎么样?”牧俊彦四处看了看,选了个好贴的位置。

“嗯。可以。”

牧念念拿出帕子在墙上擦了擦,又用纸巾将水分擦干。

之后,牧念念拿了几个盘子,将糖、水果、酒水等祭果摆放在盘子里。牧俊彦则在神像后边贴上双面胶,再把它端端正正地贴在墙上。

“念念,你看看这样端正没有?”

牧念念左右看了看,“我觉得端正了。”

“一定要端正哟,这个可不能倾斜,斜了就显得不用心,是对灶王爷的不尊重!要是惹得灶王爷生气了,那到时候他到玉帝那里肯定不会说咱家的好话了。”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爸爸,牧念念:“呃~~~~好吧。”

贴好之后牧俊彦点上香和香烛,牧念念将摆盘好的祭果放置前方,两人再三叩首,祭灶神工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