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了下午,许薇叫林希过去选衣服,林希才想起,这马赛盛事也是与大家闺秀相关的。

也是,让广大青年才俊都趋之若鹜的盛事怎么能少了人欣赏呢!更何况这侯府里还有三位少爷也参加了这次的马赛,所以这侯府里的女眷们也都要去给他们加油助威的。

只不过往年林建邦一家都算不上这侯府里的人,所以这样集体出行的机会当然也没有四房的份。即使之前在府里生活的时候,因为林建邦的原身文文弱弱,所以原主一家从来都没有参加过马赛。

第二天一早,许薇上着烟灰色如意云纹衫下配菘蓝色留仙长裙,这样的配色穿在别人身上或许显着老气,可放在许薇身上便有一些淡雅脱俗的气韵在。

林希最终还是拗不过许薇,愣是穿上了桃红色蝶戏水仙裙衫,那是一张黄脸都挡不住的娇嫩。

两个人站在正院甬道上,后面跟着容貌娇艳的曼玉、青霞、施华、雅诗,一瞬间就成为了花园处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侯府里的众女眷实在没有办法在忽视这道风景线,就连世子夫人吴氏都带着两个庶女十六岁的林瑶和十五岁的林玫朝着许薇走了过去。

“四弟妹来的这样早呀!”

许薇微微福礼,“见过大嫂,这不是头一次有这样的机会出府,弟妹难免有些激动,大嫂不要笑话就好。”

吴氏端的就是雍容华贵,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风高云淡的说着,“怎会,我不是也难得出去透透气嘛!”

“哎呀!你们都好早呀,我还以为我才是最积极的呐,哈哈!”二房的小刘氏,人未到,笑先扬。

吴氏相比对许薇的风高云淡,此时看向小刘氏的笑容里多了一份真诚,“是是是,这等热闹,你才是最积极的。”

“哈哈,那是!今日我可是要给我儿助威的!呀!四弟妹,这身衣裳穿在你身上可真好看呀!哎呀呀,我就不行,我撑不起这颜色。”

许薇福礼后,浅浅一笑,“是我撑不起二嫂这身湘妃色才是,穿在你身上更透着一股柔美优雅的韵味在呢。”

小刘氏笑的更是爽朗了,“哈哈,四弟妹你可真会说话。”

许薇点点头,“是极,弟妹我就是会说真话!”

小刘氏又朝着许薇走近了两步,“四弟妹和希姐一会坐我的马车吧,左是我也没个闺女,马车上空荡荡的,你们跟我一起坐,还能一起说说话。”

许薇笑着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哈哈,对,恭敬不如从命!”

吴氏笑着打趣,“你的马车还能再添一人不?”

小刘氏摆摆手,“我的亲嫂子啊,您那世子夫人的马车多宽敞啊,您可别过来挤我们这辆小马车!”

等王氏带着自己两个女儿到正院的时候,看见三个妯娌已经有说有笑的了,这心里便不太舒服,看来这四房是真的要起来了。

王氏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女儿林玢,林玢收到眼色立刻凑到林希身边,“哎呀,希姐儿,你这身衣裳是新做吧?你如今是好了,我都好久没有做过新衣裳了呢!

还是祖父疼你!一会儿你来跟我们坐同一辆马车吧,咱们姐妹好久都没一起说说话了。”

林希眨眨眼睛,呦,这不是过年祭祀那会儿,一副高人一等要赏她小物件的四姐姐嘛!我听你这语气怎么这么酸呢?

林希极为怯懦的往许薇身边靠了靠,小声的问小刘氏,“二伯母,希儿想跟母亲坐一起可以吗?”

小刘氏点点头,“当然可以啊,我就是想让你们娘俩陪我说说话的。”

吴氏在旁边看着,便觉着腻味,这三房就是这样上不了台面。以前这个林玢就是总这样扒着自己闺女,总是想从闺女那讨点好物件回去。

要说吴氏相比四房,还真就更看不上三房。至少四房始终都是安安分分的,可这个三房只要一有机会,就只会哭穷,哭他们三房人多,真是笑话,也不是她让老三纳那么多妾的。

至于四房的林晨最近抢了她儿子的风头,对于吴氏来讲还真没有什么所谓。她儿子是世子爷唯一的嫡子,这将来的侯府都是她儿子的,谁也撼动不了。

学识怎么样,有什么关系,四房要是出息了,将来无外乎也是她儿子的一个助力,就像老二一样。

吴氏不耐烦的招呼着,“好啦时辰不早了,咱们启程吧!”

林玢狠狠的瞪着林希的背影,眼皮子浅的,看见人家嫡房给个好脸,就赶紧贴上去。

林希自然感受到了林玢的眼光,想了想,这样的闲气能少受一点还是少受一点的好。于是在林玢上马车的时候,一个小石子飞到了脚脖上,导致她吃痛踩空摔在了车板上。

哎小可怜,磕到了鼻子,鼻血飞溅,三房大乱。吴氏发怒,让三房回去修整,改天再去马赛。

林希舒坦了,靠着车厢笑吟吟的听着许薇和小刘氏聊天。聊到了地方,小刘氏还意犹未尽的要和许薇坐在一起,接着聊。

林希暗笑,她的母上大人吃的就是聊天这口饭的,只不过以前聊天收钱,现在聊天纯是无情赞助。

到了马赛的主会场,万春马场。这也是官府督建,集全国大商贾捐钱捐物所建,是,这个朝代也只有这样的时候才会想起商贾的好处来。

整个马场相当于一个现代露天体育场那么大,四周设有几层观众席。正东面观众席较为豪华,上有屋顶,内有客室。对面正对的就是清凉山三分之一的官道,能看见竞速部分的起点和终点。

最前一排的座位上有靠背软垫,上面放着小几,供喝茶小点用,一般都是长辈坐在最前面,女眷坐在第二排,小辈们就只能坐在后面看长辈的背影了。

一共三层,最上面一层是皇上及后宫嫔妃还有两位国公和丞相所用。

第二层是太尉、御史大夫及有爵位的侯、伯、子、男等高门望族。

第三层就是三品大员以上的文官和武官。

对面的观众席就没有屋顶了,只有简单的棚子,背靠清凉山官道。同样是按照官阶来排的座位,有席位的都是三品一下,五品以上的官员。

这样的盛事怎能没有百姓?百姓都在马场的南北两边站着,能入场的百姓也不是一般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参赛平民选手的家属。或是之前筹建马场的商贾之家,毕竟马场的维护还要靠这些商贾。

就像下面用来进行第二部分击鞠的场地,看起来并非是灰土暴尘的。为了不让尘土飞扬影响观赏,也为了击鞠的马球能滚动起来。

整个场地都在泥土里加了大量的动物油脂,夯实滚压,反复拍打而成。球场四周设战鼓、铜锣,两边高架置空球门。观众席的后面还有两个大的马场,用来存放参赛者的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