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村子傻子和嫂子 > 第161章 再次租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汤意涵轻声说道:“接下来,你去找乡亲们,租用山地的时候,他们会收取更高的地租。”

林宇辰点了点头。

这在他的意料之内。

现在这20亩山林。

林宇辰是以极低租金拿下的。

比起租田地来说,那是便宜得很多了。

下一次租其他的人的地,可就没有这么好办了。

农民看到林宇辰赚钱了,

肯定会加收一些地租。

“地租到期之前,我是不会提高地租的。

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我要仔细商量这些。”

林宇辰没有做做明确的回答。

现在他做的每件事都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

“你也对这件事情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可以跟我说说吗?”

汤意涵一边走一边问。

今天看起来她的心情不错。

“如果给后租的村民更高的租金。

前面几户村民,心里肯定不舒坦。

他们几个人把地租给我,

我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他们是最先跟我合作的,

是我的最忠实的合作伙伴。

我不想让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我的心也没这么大。”

听到这话,汤意涵轻轻点头。

林宇辰继续构思着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有地的村民很多,

我可以各个击破,

总有人愿意把地给租给我。”

林宇辰很冷静的说道。

这件事情总不能因为对方要求涨价,

自己就无底线的答应。

他不是那种烂好人。

现在林宇辰也明白做生意不要讲太多的人情世故,

否则很难放开拳脚。

“你是想各个击破,

你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吗?”

汤意涵美眸中精光流转。

她有过这样的经验,问问题都是一针见血。

“不涨租金是只针对这一期。

我现在还这地才租了两个月。

跟上一批租户的期限还有22个月。

如果我要扩大生产再出地。下一期租用山地的合同,便以22个月为期。价钱绝不能更高。”

听到林宇辰这么一说,汤意涵轻轻点了点头。

这么做比较公道。

既能保证最初合作者的公平,后期的地主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今后租期也会统一。”

看起来林宇辰已经做到计划。

“如果他们错过了这一期。

下一期,咱就不租了。”

林宇辰想过实在不行。

自己就把自留地里的那些蔬菜给拔了,

给它全部改成种药材。

“林宇辰,你把租地只看成一门生意就对了。

记住在谈判的时候,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原则,不能随意让步。

这些都是我血的经验。”

汤意涵不急不急的说道。

为了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

她可是花了大几十万的代价。

“你是不是以前被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林宇辰一边走一边说道。

现在已经差不多快到家了。

汤意涵看着远方好像回忆起了往事。

“那是在三年前了,

那时我才刚刚起步。

村里面知道我在外面挣钱了,

就过来找我帮忙。

希望我把一些赚钱的生意,交给村里。

这样可以为乡亲们增加一些收入。

我们制药厂都是生产高端的药材的。

很多产品要求在无菌的环境下生产。

所以根本就没办法搬到大三元村。

我当时就想拒绝。

但是七大姑八大姨都跑来说情,

父母亲也经常给我打电话,

最后抹不开情面。

我才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在村里办一个纸盒厂,

生产一些制药厂需要的包装盒。

我花了不少钱办厂,

但是招进来的村民,却让我非常的失望。

这些村民根本就不具备产业工人的职业素养。

也因为是我的熟人,

他们办事拖拖拉拉。

经常上班迟到,

而且不服从管理者的管理。

我的领班组长去说他们。

他们就是直接回顶,说自己是我的什么亲戚!

弄得我的管理人员都非常尴尬。

后来,我颁布了很多厂里的法规。

谁知这些村民,说什么乡里乡亲的订那么多条条框框干嘛?

他们还有的说我赚了很多钱,

但是给他们工资却非常低。

反正他们就认为,我就应该给村里人送钱。

甚至有一些村民还说我数典忘祖。

当时我感到非常失望。

我也做了很多的奖励政策。

但是没有是例如三个月没有迟到旷工,就可以得全勤奖。

全年不迟到,追加优秀表现奖等等。

这些都被工人说成是在画大饼。

总之,

所有的政策根本就没办法只贯彻到基层。

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根本就不能使用。

这样的工作态度根本生产不错高质量的产品。

我没有想到自己为了村民好,但这些村民却根本就不为我设想。

我还开过会,专门说过这些,但是村民们非常过分。”

汤意涵一下子说了很多话,林宇辰很少和她交流这么深入。

大概是因为都是创业者的因素吧!

林宇辰觉得这些经验对自己很有帮助。

“他们做了什么?”

林宇辰问道。

汤意涵黯然神伤。

“他们在我面前说什么。

刘x东回村给乡亲们多少钱什么之类的。”

现在提起这事,汤意涵都还有些生气。

刘x东读大学的钱,那是村民们凑的。

但汤意涵读大学的钱那是自己父母亲一分一分挣来的。

汤意涵回来开厂,纯粹是为了回馈乡亲们。

通过这么一聊天,林宇辰也算是知道了很多创业路上的艰辛。

确实这些农民有着他们的劣根性。

之前也有一些去农村创业的企业家,他们种植的菜全部被农民直接给挖走的情况。

他们的这种短视行为,导致了很多人都不敢再去农村创业。

这也让汤意涵做事越来越不讲人情。

从此以后,她赚钱效率反而更高。

她继续说:“我在认识你之前。

我都没有在村里面做过任何生意。

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做,

小恩是恩,大恩是仇。

林宇辰,22岁的你,比24岁的我做得更好。”

汤意涵不由赞道。

通过这次对话,她也看到了林宇辰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看问题的深度。

她发现越是去了解林宇辰,越觉得这个男人不简单。

在内心深处,她甚至有些欣赏面前这小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