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初拖着疲惫的身子还没进家门,就被迎面而来的瓷碗给砸到了额角,幸亏她灵活,躲闪了一下,不然砸到正面,她难免不了会破相。
“念初啊,你没事吧。”王贵英赶紧出来,扶着张念初一脸的心疼。
张念初摸着有些肿胀的额角,头有点晕乎乎的,不过还好,没出血。
碗是张福贵砸的,他此时也赶过来查看张念初的伤势,手足无措低声询问着:“怎么样了,要不要去医院啊,我真的没看见你。”
张念初摸着额头,摆摆手,“就是头有点晕乎,我进屋躺会儿。”
王贵英连忙扶着张念初回屋躺下。
“妈,家里又怎么了?”
不问还好,一问这事,王贵英眼圈泛红,忍不住对女儿说:“你大哥和二哥正在闹分家,前阵子说房屋不够住,今天刚分了粮食,你大嫂说你二嫂今年没挣几个工分,现在一家五口一锅里吃饭,他们家不愿意了。你二哥又说你大哥两个小子饭量大.......你说这村里儿子不都和父母过吗,他们这是想逼死我和你爸啊!”
张念初自从来到这个家庭,就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说来说去就是两兄弟互争,谁也不让。
本来张千树一家平日里不怎么争,但自从今年也添了个儿子,也开始事事计较了。
再一个的问题,就是房屋居住问题,张家除了厨房和堂屋,只剩下五间屋子。
这五间屋子,三间大的,两间小的。张福贵夫妇俩一间,张万青夫妇和张千树夫妇俩各一间。
张千树两个女儿没有独立房间,一个跟王贵英睡,一个跟她爸妈睡,再加上一个小儿子,确实很挤。
还有两个小房间,一间是老大家两儿子的,另一间是张念初的。
目前看上去还够,等孩子们渐渐大了,就不太行了。
“分家吧,妈。分开了,对于大家都好。”
“你也认为要分家。”王贵英没想到女儿也这么说,一时难以接受。
“妈,不管分不分家,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但感情再好的家人也经不住这么吵架。如其后面闹翻了,还不如现在分家。”
这道理,王贵英懂,就是看着一个好好家,被分的四分五裂难受。
张念初没再继续说什么,她刚才被砸的地方疼的突突直跳,索性闭上了眼。
看着张念初睡了,王贵英深深地叹了口气,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张念初的头发,柔声的开口,“你睡一会儿,等晚饭好了,我再来叫你。”
直到房间门关上,张念初睁开了双眼。她哪里睡的着,想想还是回到了她的空间超市。
看着满货架的粮食,张念初有种深深地无力感,这边的家人正在为着粮食闹得不可开交,自己却整天守着一堆五谷杂粮睡觉。
这个超市与其说是超市,还不如说是粮油店,很可惜的没有厨房用具。除了方便面,再没有其他的可以不煮熟直接入口的食物。
如果分家,她是不是也可以单独出来了?
只要能够单独开火,这些食材不就可以拿出来吃了。想到这里,张念初暗暗窃喜。
张念初又在超市逗留了一会儿,就回去了,生怕王贵英突然进来,撞上她消失又出现的过程,恐怕会吓晕过去。
......
晚饭吃的很是随意,大碴子粥配萝卜咸菜。
经过刚才一闹,全家人都有点精疲力尽,没人再开口说话。
“爸,妈,我想搬出去住。”
“啥,你要出去住,你一个小姑娘能去哪里住?”张福贵惊呼。
“是不是刚才妈和你讲的事,你多心了。你放心,只要爸妈还有你哥哥们在,谁也不敢支配你,要是有人敢打你的主意,我就和谁拼命!”
“都看着我干嘛啊,我有说不让念初在家住了吗,怎么着我就是十足的大恶人,行啊,既然都觉得我坏,那就分家啊!”孙玉梅也有些委屈,说到后面声音都有些哽咽。
“爸,妈,既然两位哥哥嫂嫂们都想分家,就分了吧,天天这么吵,不仅伤了感情,也伤了身子。我那间房间让出来。我去村委会宿舍住去。”
村委会有宿舍的,因为驻村干事有的不是本地的,就要安排住宿。
那个张念初一直没见到面的小邓干事,因为突然的调令直接走了。他的宿舍现在就是空的。
到时候张念初和向进步写个申请,临时居住应该没有问题,后面如果有新的驻村干事过来,她再搬出来。这个问题,张念初刚才躺在房间里面就已经想好了。
张念初的话,说动了张福贵夫妇,村里也有家里儿子多分家的先例。
“可是,你一个人在宿舍,我们不放心啊。”刘秀娥紧锁着眉头,“要不,你还是别搬走了。等以后你出嫁了再让房间也不迟。”
家里一共五间房间,真要分家,肯定是老夫妇一间,两个儿子各分一个大的加上一个小的。
刘秀娥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她愿意把自己那间小的让给张念初住。
“不用了,二嫂,村委会的宿舍有什么不放心的,和知青宿舍一样,都属于公家房子。最放心不过了。”张念初笑着解释。
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张福贵也知道自己两个儿子铁定了心想分家。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开口道:“罢了,留来留去留成仇。既然你们想分家,那家分吧。我和你妈一碗水端平,除了我们老两口的那一间房间,其他四间你们平均分。至于厨房什么的,你们自己做。今年的粮食,平均分成三份,念初那一份给她,不参与其中。”
张福贵说完这话,反佛老了几岁,砸吧着嘴巴,看着张念初,浑浊的双眼满满是歉疚,深思了片刻接着说:“念初啊,是爸妈对不起你。让你还没嫁人就要搬出去住。你要是不嫌弃也可以在爸妈房间隔一个小间出来,起码是在家里住着。”
王贵英在旁边不停的用衣袖擦拭着眼泪,让女儿搬出去,这无疑在割她的心头肉。
张家两兄弟也愧疚的低下了头。
“爸,妈,你们干嘛了。孩子长大了就像鸟巢里面的鸟,总有一天要飞出去,自己筑巢的。再说,村委会到家才几步路,我还要时常回来蹭饭了。”
.......
这个年代分家,不是家里说说就算了。
还要请队长和族亲过来鉴证。会有一个文书,父母和子女签字,这样以后工分户主就不再是张福贵,一家变成三家了。
当然自古以来,子女都要赡养父母。
这时候也会有文件说明,张家兄弟每年要给张福贵夫妇一定的粮食。然后兄弟俩签字确认。如果以后不给或者少给,张福贵夫妇可以拿着这个文件去队里,让队里人出面。正常情况,这种事在这个时代还是少见。
张念初不需要,她是女孩子,在嫁人之前永远靠着父母,嫁人之后就靠着夫家。
经过这一道道流程,张家兄弟终于分家了。
张念初和向主任说明了情况,他也了解张家的情况,爽快的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