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宫墙之下 > 第七十四章 驾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乂见到单皇后,心奇异的平静了下来,原本焦灼不已的他,一瞬之间好似有了主心骨一般。

“母后。”刘乂轻轻唤道。

闻言,单皇后缓缓抬起头,唇边扬起一抹艳丽的笑容来。

“乂儿。”

刘乂一想到父皇病重,脸色又忍不住暗淡了下来,略有些颓废的走了进来,声音里有难以掩盖的担忧之意。

“母后,如今父皇病情加重,倘若太子即位,我们必然落不得好下场,我们该怎么办啊,该怎么办!”

刘乂终究是年轻气盛,遇事难免不够冷静,单皇后放下了手中的剪刀,接过侍女递来的手帕擦了擦手,语重心长的道:“只要还没到那一日,万事皆有可能,就算如今我们着急亦是无用。”

闻言,刘乂心微微一动,缓缓抬头,却在不经意间望见母亲眼中闪过一丝幽光,他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的急躁之色忽然褪了下去。

“儿臣知道了。”

刘乂走出皇后的宫殿之后,径直朝自己的宫殿走去,脸色已经恢复之前的冷静沉着。

翌日

刘和正带着太子妃呼延漫进宫探望刘渊,满宫的人一见到太子来了纷纷行礼,眼中尽是恭敬之色。

刘和与呼延漫到了刘渊的寝宫内,宫内站着一众的太医和妃子。

见太医把完脉之后,脸色显得异常凝重,众人脸色各异,单皇后此时正坐在刘渊身旁侍奉着,雍容华贵的面容上尽是担忧之色,刘乂亦是心急如焚,而刘洋却低着头一言不发,脸色隐隐有些阴翳。

刘聪缓缓看向太医,沉吟了便刻,有些担忧的问道:“太医,父皇的病情如何了?”

那太医微微叹了叹息,面色沉了下来。

“陛下患有严重的心绞痛,这种病是由长期劳累而引起的胸痛,再加上陛下早年征战在外,腿脚落下的痹症尚未根除,而近来陛下又感染了风寒,恕老臣无能,陛下的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要想根治,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闻言,刘聪的眸子暗了下来,那冰冷的眼波令人不寒而栗,低沉的声音中尽是凌厉。

“许太医,本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救治好陛下。”

刘和深沉的眸子里掠过一丝冷意,他看向许太医,以往温润的声音此刻满是厉色。

“许太医,倘若救不好父皇――你知道你的下场会是怎么样的。”

许太医身体一僵,额际汗珠源源不断的流了下来,他重重的叩首,声音里满是畏惧。

“太子殿下恕罪,臣医术不精,陛下的病症臣束手无策。”

闻言,刘和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呼延漫却及时走了过来,她冷静的看向刘和出言道:“殿下,父皇此刻病重,宫中不宜再见血腥与杀戮。”

闻言,刘和脸色不知想到什么,脸色微微缓和了下来,却见刘乂抬起头来望向他,声音里有几分异样的敌意。

“太子殿下,就算你杀了所有太医,对父皇的病也没有任何用处,太子此举是否太过心急了。”

刘乂的话一语双关,透着古怪之意,在场的人听了之后脸色微微一变,刘乂的话语刚落下,只见刘洋轻轻冷哼了一声,面容带着讽刺之色的看向刘和。

“太子,如今父皇病重,满宫皆忧,就算太子再心急――也要忍耐吧!”

闻二人敌对之言,刘和心中冷冷一笑,从容不迫的看向刘乂与刘洋二人,纤细乌黑的睫毛下,那灰墨色的眼珠漆黑不见底,犹如毒液般冰冷的目光在刘洋与刘乂的身上流转,让二人微微一惊。

“八皇弟,二皇弟所言差矣,父皇如今病重,危在旦夕,身为父皇的长子,玄载比任何人都要担心着急,两位皇弟心急则乱,身为长兄,玄载自然不会与你们计较。”

闻言,刘乂听着刘和话语间的明嘲暗讽之意,脸色不由沉了下来。

“太子殿下,你八皇弟不懂事,得罪之处,还请见谅。”单皇后缓缓走了过来,声音沉着而冷静,也让在场的其他人微微松了一口气。

刘乂得到母亲的眼色,瞬间就沉默了下来,而刘洋则哑口无言的站在一侧,脸色阴得煞人。

刘和轻轻点了点头,温润的声音中听不出半点怒意。

“那是自然的。”

刘聪则静静的站在原地,蔚蓝色的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夜晚,此时刘聪在宫内正一反常态的拿着一只箭羽,他的手轻轻抚摸过箭羽,他仿佛又感受到了当年这锋利的尖端刺过他的胸口的疼痛感,在寒冷与黑暗的雪夜里,他苟延残喘的四处逃离,因为就在刚才,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所言,竟是当年他被司马炽设计之事,原来当年将他的身份告密给司马炽的人,竟是刘和!

刘聪觉得此事太过蹊跷,但是在这里深宫之中,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

看完这封信之后,怀疑的种子已经在刘聪的心底种下了。

刘聪很快就命令亲信去调查当年的真相,于此同时,刘渊的病情日益加重,昏迷了许久都没有醒来的迹象。

单皇后随侍在身边,那艳丽的容颜上隐隐有了些疲惫之色,但是,她必须要等到陛下醒来的那一日。

夜里,春末夏初之际,晚风没有了白日的燥热,微风中带着蔷薇的香味,月如玉盘,散发着淡淡的幽光。

刘聪在刘渊的寝宫外,守卫一见到四皇子便进去请示了一下皇后,随后才让刘聪走了进去。

“见过皇后。”刘聪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位皇后了,因为单皇后的面容与他所牵挂的在洛阳的那个人,实在太过相似了。

单皇后缓缓起身,点了点头。

“楚王无需多礼。”

刘聪慢慢走到刘渊的寝榻边,见刘渊脸色微微发白,唇瓣苍白无色,毫无醒来的迹象,眼中露出担忧之色。

忽然在此时,刘渊眼皮忽然动了一下,他的嘴巴微微蠕动,随之刘渊张开了双眼,那混浊的双眼隐约可见当时的凛厉。

刘聪一见,面色一喜,急忙欣喜的喊道:“父皇。”

单皇后微微一惊,见刘渊已经睁开了眼睛,脸色虽然还是惨白,而那威震八方的霸气之势依然并未消磨,单皇后喜出望外的道:“陛下,您终于醒了……”

刘渊望着刘聪与单皇后二人,嘴巴微微一动,声音因为长时间的昏迷已经变得沙哑阴暗起来。

“朕,还不会死。”

刘聪面色已经恢复了冷静,他望着刘渊,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父皇洪福齐天,福寿万年,必然不怕这小小的病症。”

刘渊一听,眸子微沉,他抬手示意侍从走近。

“宣所有皇子与王公大臣进来吧。”

忽然刘渊顿了顿,眼中闪烁着不为人知的阴暗光芒。

“不必宣刘锐与宗正呼延攸了。”

很快,刘渊便支起了身子在单皇后的搀扶下坐在了大殿上,下首跪满了皇子与王公大臣们。

“参见陛下。”众人一见到刘渊病容惨白,双鬓发白,再也不复从前的硬朗,心思各异,都齐齐行礼,众人心中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恐怕这次陛下召见,是想嘱托后事。

“免礼吧。”刘渊那锐利的眸子扫过下面的众人,眸子深不可测。

“刘欢乐、刘洋、刘延年何在?”

闻言,刘欢乐与刘延年急忙走了出来,随后二人叩首道:“臣在。”

刘渊微微扫过刘欢乐,沉吟了片刻,缓缓道:“朕任命刘欢乐为太宰,刘洋为太傅,刘延年为太保。”

闻言,三人又重重叩首,谢恩道:“臣领旨谢恩。”

随之刘渊又看向刘聪,眼中有种异样的神色闪过。

“任命楚王为大司马、大单于,并且统领尚书事务。”

闻言,刘聪缓缓叩首,蔚蓝色的眼眸里掠过一丝笑意。

“儿臣领旨谢恩。”

刘渊又将目光移到刘裕身上,声音略显低沉。

“朕任命刘裕为大司徒。”

刘裕微微一愣,既而心中一喜,深深扣了叩首:“儿臣领旨谢恩。”

随后刘渊便让众人都退下了,刘渊今日过后,过了几日又忽然病情加重,在宫禁之时召见了太宰刘欢乐与太傅刘洋二人。

“朕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了,今夜召见你们二人,是想嘱托你们二人,一定要好好辅佐太子,太子耳根子软,切勿让他听信他人谗言,这片天下终究是你们兄弟的,千万不要像司马氏那般骨肉相残,守护好这片河山,朕也可安心离去。”

刘渊嘱托完这些话,二人眼眶忽然有些湿润,哽咽着道:“儿臣会谨遵父皇的教诲,一定会好好辅佐太子,绝对不会骨肉自残。”

随后刘渊命人将将遗诏交给了二人。

翌日

宫中传来噩耗,陛下在信阳宫驾崩了。

宫中白幡飘扬,所有皇子与王宫大臣们跪在大殿内,太宰刘欢乐在大殿上将先帝的遗诏宣读了出来。

“应天瞬时,受兹民命,皇太子刘和,人品贵重,性行温良,雍和粹纯,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钦此。”

闻言,刘和深深叩首,灰墨色的眸子掠过一丝得意之色。

“刘和领旨谢恩。”

刘乂跪在一旁,眼中露出惊骇之色,终于还是到了这一日。

发布了国丧之后,举国哀悼,满城哭泣。先帝在时,任贤纳谏,恭俭勤劳,励精图治,是一位难得的好君王啊。

河瑞二年(310年),汉赵开国皇帝刘渊去世,在位六年,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