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南风紧 > 第138章 再回府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相比和普通队员的谈话,和班长、连长、营长的谈话就要深入的得多。这些物流行的老伙计每一个都和苏圣平熟识,不用再像普通队员那样重新认识。任命之初,对照着信息部的档案,苏圣平对这些人的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

和班长谈的是以训练为主,和连长谈的都是日后以班为单位、脱胎于鸳鸯阵的阵型演练,和营长谈论的都是指挥、调派等。苏圣平没有指挥过打仗,有限的知识也是那个时代粗浅了解的。要不是自己在军营里混过一段时间,想要搭起民团的框架,唯恐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谈话的过程中,他和营长、连长其实也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听取意见。

比如说二营长陆冰所说的小范围战场之内的指挥问题,苏圣平立马大骂自己笨蛋,忘了军号这一有效用具。之后立即画出样式命人去制作,拿到后再和几个营长一起合计了几种号音。比如说平常训练中的起床、集合、休息所吹的号音,战场上的进攻、后退、冲锋号音。并且在日常训练中不断教给队员,基本上十来天后,所有人都能听懂了号音。苏圣平甚至已经着手编辑了号音的信息传递编码,好在以后指挥一地大范围作战时使用。

总体上,苏圣平觉得目前民团的各项事务进展顺利,到了六月底,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后,民团队员的精神面貌跟一开始相比判若两人,个个斗志昂扬。再者,有了任兴志和他的下属,队员的思想动态也没有什么问题,至今都没有一个队员掉队,每个队员还对民团和苏圣平感激不尽。下个月,王世云调教的人将会入场,以连队为单位教授刀技和枪术,到了七月中旬算是完成了基本训练,到时就可以开始演练以每个班为基础的战阵了。

不过总体上,苏圣平还是觉得自己这些人对训练、军事对抗等事只有粗浅的认识。虽然名义上是民团,但是苏圣平是按照军队来打造这支队伍的。军队打仗可不仅仅是集合一帮人,训练一下就行。硬件方面,比如还没引进的弓箭,队员的盔甲,这些要解决起来不难,无非就是花钱和训练。但是软件方面,自己仗着以前读过的一些兵书和在这个时代学习的知识,勉强能够带好这支队伍。但是民团中那些营长、连长以前最多带过二三十人和流氓地痞干仗,能不能胜任、能否直面和海盗的厮杀、能否适应战场复杂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他心里还真没底,民团中还是少了一些智囊和带兵打仗的人才。要么只能凭运气看以后能不能碰到,要么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手下这些人成长起来了。

六月底的时候,苏圣平终于离开民团基地,不是县衙那有什么事情,反倒是他的“无为而治”让县里的一切事情运行的相当顺利,侯望楼负责的组织预备队员搞生产和组织参与建设酱料厂也都相当顺利。形势相当好,测算了一下,搞的生产有收成后,差不多能抵消整个民团日常花销的一半不止。酱料厂如果大获成功,支持民团也不成问题,明年一年就能还清搞民团欠下的债。

他之所以回县衙,原因在于海盗劫掠崇武的事情朝廷终于有处理结果出来了。原来的知府和刘锦文完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之所以这么慢,原因在于继任人选出了问题。

泉州作为东南党的大本营,多年来知府一直是东南党人出任。原本这一次吏部、内阁都不愿打破传统,毕竟江浙党、江淮党都不知道哪天自己地盘上的知府会不会出错。所以吏部报上去的人选一开始也是出身东南党的,是赵德龄的一个门生。没想到内阁也批准了,可是皇帝就是不同意。

也不知道皇帝最终使了什么手段,竟然让赵德龄同意了由原工部员外郎、江淮党人陆勇出任泉州知府。一时朝野哗然,东南党内其他人更是忧心忡忡。

接下来防御使人选又是放弃了以往的惯例,没有调派定边军的将领,而是调了西路军的童益民出任。西路军一向比较支持江淮党,朝野大多猜测皇帝这是为了支持陆勇才做的决定。

但是苏圣平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信息部传回来的消息和周舟写来的信一对照。苏圣平才知道皇帝的真实意图,也比大多数官员知道的更清楚。皇帝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地域划分党派的格局,泉州是第一个,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接下来一有机会皇帝必然会大刀阔斧的做这件事。也不知道这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那唐海刚的招数。

苏圣平还知道赵德龄之所以会答应皇帝,原因在于皇帝暗示了让他再干一两年的首辅,而且以后的首辅也会出自东南党。于公于私都说得过去,放弃一个泉州知府不是不能答应。倒是周舟来信时所说的意思:自古君王最善变。让苏圣平深以为然,也不知道赵德龄这样的老江湖怎么会轻信。

不管怎么样,新的知府和防御使总算是上任了,原先的知府和防御使倒也只是丢官了事,所以权力的交接波澜不惊。新的知府上任时,没有通知下面的县一级的官员上去迎接,但是苏圣平知道无论如何自己要去走一趟。摆姿态也好,为了让新知府支持崇武也罢,都要回府城一趟。

如今,苏圣平马术也是可以的。只是泉州这边的条件并不适合马匹生长,也只有信息部通过王家从北边买了一些马,拨了十来匹放在崇武供他使用。这样回泉州的速度比以往快了不少,但一早出发也在傍晚才进了府城。

第二天,苏圣平一早就去知府衙门拜见陆勇。当初在江宁的时候两人并不认识,初次见面,陆勇表现的很热情,看起来也不像是那种难相处的人,没摆什么上官的架子。苏圣平这么快就来拜见自己,陆勇显然十分满意,双方谈了江宁的风月,聊了泉州的风物,气氛很是融洽。公事上,苏圣平汇报了崇武的民生,简要的说了目前招收了民团的事情,陆勇对此却不是很关心。反正今后两年崇武的税赋没指望了,人事也是刚定,只要苏圣平听自己招呼,其他的都不重要,他也不相信那所谓的民团能搞出什么花样,所以也表态会一如既往的支持苏圣平在崇武的工作,每年支持一万两银子不变。中午两人还在知府衙门吃了顿饭,这次会面的结果相当好。

下午,苏圣平到防御使衙门拜见童益民,好在童益民没有去城外的军营才顺利见到。童益民对苏圣平的诗才和探花名头没什么感觉,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单从外在看来,这厮也不是什么好鸟。苏圣平也绝了从他这边捞到点好处的打算,只当是一次例行的拜见上官,反正礼节到了,又是文武殊途,要不是怕他刁难民团,他才懒得搭理。因此在防御使衙门没有多待,出来后就回家去了。

一进家门,没想到几个老同学听到自己回府城的消息,就都赶来家里等着的。来的大都是没有通过上次国试的,又和自己一同从陆路前往江宁的许文斌、陈继平、高羽、白文华、陆广谦、章承志、言尧明、平宁、胡克刚、张文昌。

江宁一别,大家也没见过面,上次回府城来去匆匆,也没空和这些同学聚聚。苏圣平见到这些同学也是相当开心,赶紧吩咐李春树准备宴席。

晚上大家喝着好酒,吃着苏圣平家中独一份的美食,畅谈上次江宁国试的事情,好几个没有什么酒量的都醉倒了。反正已经回不了泉州书院了,索性都在苏圣平家中休息。

他们这些人回到书院后,也都是“留级生”了。经过上次国试,他们也算是看出来了,要么你真的是才华盖世如苏圣平,要么如周舟那般有个好老子,要么如王家胜般运气逆天,否则要通过国试是千难万难。

几个没喝醉的又来到院中喝着茶聊天,苏圣平、许文斌、陈继平、张文昌、章承志五人和刚好应酬回家来找苏圣平的朱强一起坐在院子里,其中张文昌年纪最大,已经三十一岁。其他人也都二十四五岁了,反倒是年纪最小的苏圣平如今成就最大,就连朱强这个泉州府有名的商人也都比他们有出息。众人多多少少有些唏嘘。

也不知道是如何起的话头,后来话题慢慢的引向了苏圣平在崇武做的事情,苏圣平事后回忆应该是在朱强的引导下,张文昌还开玩笑的说是要到崇武给苏圣平当幕僚。没想到苏圣平很干脆的站起来对他行了一礼,说是如果能够得到张文昌的帮助是崇武民众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