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南风紧 > 第107章 新的平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德龄听了皇帝的话,心中一笑,这是皇帝让他开条件了,脸上却毫无表情,道:“陛下,那老臣就斗胆说两句。”

赵世卿赶紧说:“首辅姑妄说之,朕姑妄听之。”

赵德龄这才说:“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不论黄学士是否漏题,他和张永都必须付出代价,以牺牲两人获得朝野平静这是值得的。何况,他们两人也说不清。”

赵世卿心中一盘算,这没什么大不了,道:“言之有理,首辅请接着说。”

赵德龄道:“老臣听闻,此次闹事的学子对内阁阁员沈伯群牵涉其中非常不满。老臣斗胆请陛下罢免他的阁员位置,以解在京学子的怨气。如果陛下觉得沈阁老堪比国之栋梁,等此事平息后,学子们自然都会返乡,到时再起复沈阁老不迟。”

赵世卿听了,心中顿时怒火万丈,连着喘了好几口粗气才平息了心中的怒火,沈伯群被罢免,没有一年半载怎么可能起复,起复后还要一年半载才能恢复声望,到时黄花菜都凉了,这就是赵德龄所说的尽忠。赵德龄心中痛快,当初怎么训斥自己的,这会可都还回来了。两人一怒一喜,过了小片刻后,赵世卿才开口说:“首辅言之有理。不过事涉阁员,朕不得不仔细思量,届时再向阁老问计。”

赵德龄知道这次对话终以自己的胜利告终了,刚要告退,没想到赵世卿又开口说:“首辅,朕还有一事要请教一下。”

赵德龄赶紧躬身说道:“不敢,陛下有何事尽管说。”

赵世卿道:“如今国用不足,对议税之事首辅到底有何办法?”

赵德龄心中一紧,如今国库的情况他最清楚,此前就已经说过,他不是反对议税,而是反对单纯的对东南等富庶之地加税,而且也不能忽视土地兼并的问题,为此才会被皇帝训斥,自己不得托病在家休养。如今皇帝又提出这事,显然是听了刚才他的提议,要他重新表态,如果他赞成议税,就赞同他的提议。如果他不赞成,则宁肯壮士断腕也要罢免他,让肯执行他的国策的人上位。自己要不要妥协呢?妥协的话,岂不是此前的坚持是错的。坚持的话,和皇帝对着干,自己真只能告老还乡了。

赵世卿没有打扰赵德龄的思考,他的目的也被赵德龄猜个正着。既然沈伯群接替赵德龄的位置,首要的就是重新议税,如今你为了自己的位置,要把沈伯群搞走,那议税之事也得挑起来,这是朕的底线。

赵德龄纠结片刻后,道:“国用不足,老臣心中也着急。老臣从不反对重新议税,东南、江浙等地重定税额也势在必行,老臣病好之后,定和周尚书仔细商议,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这番话表明了自己赞同议税的大前提,然后肯定了东南、江浙等地加税的事实,但也留了尾巴,还要仔细商议。赵世卿知道赵德龄能这样表态相比此前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心中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赵世卿一早就把唐海刚召进宫,跟他说了昨晚自己和赵德龄的谈话。唐海刚脑中权衡了一番利弊,道:“陛下,其他的无所谓,但是内阁一事不能这么办。”

赵世卿道:“那先生以为如何?”

唐海刚道:“还是那两个字,制衡。”

赵世卿道:“此话怎讲?”

唐海刚道:“既然东南党一时无法打压,那就让他们狗咬狗。”

赵世卿不解的看着唐海刚,道:“先生计将安出?”

唐海刚道:“杜文心。”

赵世卿道:“杜文心?”

唐海刚道:“目前最不安分的就是他。而且他想接的位置是赵德龄的位置,让他进内阁,而赵德龄不退,迟早两人就会相争。这样,一来赵德龄、杜文心都基本达到自己的目的,定会全力维持朝局稳定,推动议税。二来就能起到分化瓦解东南党的作用。三来陛下就能在其中腾挪,达到相互制衡的局面,届时就谁都离不开陛下。等陛下根基进一步稳固之后,再把它们一起踢开。”

赵世卿站了起来,杜文心毕竟是国丈,如果让他一朝得势,会不会反受其害?又要如何保障赵德龄在内阁的地位,能够压制住杜文心以确保朝政顺利运行,还要防止他坐大?只能对唐海刚道:“先生让我好生思量一下。”

三天后,朝廷关于国试舞弊一案的清查和惩处结果正式出炉: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黄文献和张永,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黄文献漏题,但在其家中却搜到了带有考题内容的书册,有重大的漏题嫌疑。鉴于此,撤销其一切官职,令其还乡。同样的,张永也存在重大嫌疑,撤销其状元资格,各学子按名次各进一位。其次,内阁阁员沈伯群,立身不正,有干涉国试的嫌疑,撤其内阁阁员一职,令其不得还乡,迁居杭州。再次,对于当日堵街的学子,严词训诫,然皇恩浩荡,鉴于事出有因,免于处罚。同时,还褒奖在此次事件中表现优异的探花苏圣平,评价其临机处断果决,勇于任事。

周府,周秉政和苏圣平信步走在后花园中,周秉政道:“怎么样圣平,被圣旨褒奖,如今你可是名满江宁了,是不是很高兴?”

苏圣平笑笑,道:“人怕出名猪怕壮,我宁愿籍籍无名,也不愿这样被人关注。人往往如此,你不被人所知,做了点小事就会被人称颂。被人所知后,做了再大的好事,人家都认为这是应该的。但是,一旦犯错,也会被无限放大,到时就有的受。”

周秉政哈哈一笑,道:“虽然言之有理,但也少了年轻人的朝气。那你当日为何敢出头?”

苏圣平道:“那不一样,不赶紧疏散人群的话,万一发生踩踏,会死很多人的。”

周秉政点点头,道:“可见你还是心地善良的人,不像有些人,看似忠厚、一心为国,实则全是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罔顾人命。”

苏圣平心中也有同感,因为吴向坚死了,进了刑部监狱当天晚上就离奇死亡,没有他杀的痕迹,更没自杀的迹象,此案不了了之是必然的结局,谁让他冲在前面,还把沈伯群扯进来。

周秉政接着说:“你那个同学能帮的就帮一下吧!”

苏圣平虽然不喜欢吴向坚,但也相识多年,对他这种寒门子弟一心想要通过国试,光宗耀祖的心态非常理解。许文斌、陈继平这些人虽然比较看得开,但是这几日苏圣平同样发现他们少了往日那种自傲的神态。心中想着这就是读书人只有一条出路的坏处。虽然自己不需要担心,也还是深深对周秉政一揖后直起身子,道:“学生谢谢老师关照。”

周秉政看了自己无意中收的学生一眼,心想真是聪明啊,都不用点破就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通过国试肯定也有些不光彩的成分。不过这有什么,苏圣平乃真正的有才之人,埋没了才是朝廷的可惜。何况他其实也没做什么,无非是保驾护航。

周秉政没说什么,只是拍了拍苏圣平的肩膀,道:“怎么样,到户部来任职如何?”

苏圣平想了一下,如果算是交换的话,这就是周秉政的条件了。国试过后,议税之事绝不会再像此前一样半死不活的拖着,可想而知接下来周秉政将要面临多大的压力。

周秉政见苏圣平凝重的神情,呵呵一笑,道:“你不用多心,朝局将会有大变。告诉你个消息,前几日,陛下召见了首辅大人。据说如今首辅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苏圣平一惊,这才发现自己到江宁之后,这位赵首辅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如今一番出手将会带来什么呢?很快苏圣平就得知了内阁官员调换的消息。内行人惊叹皇帝陛下的魄力和权力把控能力之强,外行人则是谈论如今东南党尤其是杜文心又更加势大,搞得皇上连祖制都不顾了。最顶层的那些人,则是从中发现了掌握住权力,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局势之后,皇帝也可以不用在乎......

而苏圣平得知这个消息后再次拜访了周秉政。当时周秉政跟苏圣平透露了更多的消息,比如赵德龄是如何跟皇帝交换条件的。最后自己没有丝毫将要入阁的喜悦,反倒是对苏圣平和周舟忧心忡忡的说:“党争日益激烈,为了自己的权位,无所不用其极,直至逼迫君上,导致君权威势大失,虽然已权谋手段暂时获得新的平衡,可无疑助涨了臣子的野心。”周秉政之所以会如此,概因皇帝下了一道震惊朝野的圣旨。

十月十八日,皇帝陛下下旨,原礼部尚书周颐林因国试中的过错,调任福建巡抚,原福建巡抚刘志涛奉调回京任内阁阁员、礼部尚书。同日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杜文心任内阁阁员,任户部尚书周秉政任内阁阁员。

由此,江宁内阁形成了赵德龄任首辅,明面上三党一党两位阁员的平衡格局。但事实是如此吗?据说沈伯群就是在圣旨下了的那天离京,临走前说了:君以此兴,必以此亡。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仇人杜文心,还是背后捅刀子的孙博茹,亦或是把他当做牺牲品的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