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赢在过去 > 第174章 张季远接管皂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安排春耕田庄里的事,方盈都不用操心了,公爹这两年干得有模有样。

从最开始的手把手教,怎么招人,怎么安排人做事,到现在他自己能独立做得得心应手,俨然一副地主老爷样。

张明海虽然不能像地主老爷那样,穿得绫罗绸缎,但气质确实像。

并不是有钱就能穿绫罗绸缎,这是一个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从家里的房子和衣着就能看出你所处的阶层。

家里没有读书人,布衣就是布衣,有钱也不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好书,考上秀才举人进士,才有机会改换门庭。

读书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这是很多农人家庭供不起的。

堕入商人籍不能科考,这是方盈不打算大量买铺面做生意的原因。

办作坊只能算工,仕农工商,商是容易挣大钱,但是排在社会最底层。

农田庄子现在不用操心了,还剩下工坊让方盈不放心。

奠基仪式后,慈幼院正式开工建设,方盈看了几天,交代完骆工匠才回桃园村。

当然晚饭过后又开了家庭会议,方盈提出三月底工坊重新开工,就让张季远接手工坊管理的事。

别看张季远平时挺大胆,但是想到自己要独立管理工坊,有点害怕搞砸了,连忙摆手推辞:“大嫂,我不行,一个人我做不来。”

方盈盯着张季远说道:“没有人天生就会,都是慢慢学着做,熟能生巧,见得多就会处理事情了。”

“大嫂,反正你常在家里,管工坊的事也不耽误你多长时间,不会影响你去做其他事情。”

张季远还想尽力说服方盈,不要把事情交给他。

“这两年我还在家里,遇到什么事解决不了你来问我,有两年时间慢慢学。不就管理个工坊嘛,三弟,我看好你,这事难不倒你的。”

方盈可不想给张季远推脱的机会,本来应该是二弟管工坊才对,但是二弟是个噘嘴葫芦,平时不爱说话,口才不行,没有三弟圆滑。

所以二弟跟土地方面打交道合适,庄稼人没有那么多心眼。

张明海作为一家之长,只在旁边沉默,家里的产业都是长媳一手一脚打造出来的,怎么安排他完全没有意见。

何况长媳还是按两个儿子的性格,安排做相应合适的事。

自己还能做事,但是这年代能活到六十已是长寿,自己不过还剩十几年时间,这一切都要交到儿子手上。

两个儿子若在自己有生之年,什么事都能独挡一面,就算自己百年也放心了。

二弟妹李玉荣一想到大嫂一家要离开这个桃园村的家,心里空落落的。

“大嫂,就不能不离开桃园村吗?你一走后,家都不成家了。”

方盈看着眼里不舍的弟妹说道:“孟母三迁,虽然村学的教学不差,但是跟县城还是有差距。”

顿了一下,方盈才继续说下去:“弟妹,你现在也是有孩子的人了,以后你会明白我的心情,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包括教学。”

方盈看看家里的几个亲人,最后眼睛定在王秀莲身上:“按理说,父母在不远游,但为了仲元能上个好学堂,只能远离父母了,没有一个大人在孩子身边,我放心不下。”

张明海抬眼看了大儿媳一眼,转头对张季远说道:“三儿,你大嫂说你可以,肯定不会错,听她的就是。”

张明海说出来的话一锤定音,张季远再不情愿最后肯定拗不过爹。

张季远心里明白,不听爹的话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虽然爹现在不会再拿鞋底拍他了,但是他还是有点怵。

张季远不情不愿应下:“行吧,大嫂,我来管理工坊。”

方盈转头看张季远:“既然你答应了,就要认真做好。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招什么样的人进工坊做事,刚好要招两个人代替你和二弟原来的岗位,还有半个月工坊开工,你慢慢考虑,村里谁合适。”

张季远哀嚎:“大嫂,这也太难了。”

“一点不难,你分析看看现在工坊里做事的人,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人品,什么的人际关系,事情才不会多,三弟,你肯定能做好,我看好你。”

张季远彻底没招了:“行吧,大嫂,反正我到时候拿名单给你看看,再做定夺。”

方盈见事情甩出去了,放心应下:“行,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张季远耷拉着脑袋:“我愉快不起来。”

方盈脸色遽然严肃:“咱们家除了皂坊,糖坊今年会陆续开榨,家业会越来越大。三年前,咱们去卖香皂,被王天霸派人被追赶,大家可还记得。”

张明海父子三人皆点头,那次他们幸好跑得快,要不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

方盈继续说:“现在的县令是个好的,据陆家透露的消息,明年还会继任三年。咱们家必须尽快有个人考出功名,要不家业越大,越遭人垂涎,会保不住。”

“陆家不会帮咱们,咱们的货可是让他们挣了不少钱。”张季远想得理所当然。

方盈可不会如此乐观:“现官不如现管,陆家在能力范围内当然会帮,但是谁会知道下一任县令的背后站着谁,陆家会不会得罪得起。”

一家人都沉默了,如果得罪不起,肯定会先保住自己,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方盈打破沉默:“大家也别担心,靠人不如靠已,还有四年时间,仲元十一岁,考过童生试,排名靠前一点就行。”

方盈转头望向张明海:“公爹,还有二房的仲谋,据邓夫子说,读书一点不比仲元差,我想带上一起去读书,到时候你去帮忙问问二房肯不肯放人,不管谁考过童生试,都是我们张家的底气。”

听到方盈说完自己打算,张季远这回接管皂坊是心甘情愿了。

大嫂是为张家的长远计,不得不带侄子去县城读书,自己帮不上大忙,也绝不能拖后腿。

张明海也点头:“行,我会向二哥提仲谋读书的事,我想他不会反对的。”

二房现在都是唯大儿媳的话马首是瞻,一说这是大儿媳说的,谁会反对。

哪个农家不想自家出个秀才举人老爷,那是光宗耀祖的事。

张季远接管皂坊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