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点电视就没了信号,外面已经有灿烂烟花绽放。
大哥放下牌笑道:“走,咱们兄弟们今年一起放烟花。大家一起出去看烟花。”
郭向北扶着爷爷和父亲下炕,李卫红扶着聋老头,房子里一群人都朝着院子外面走去。
今年老郭家买了不少烟花鞭炮,很快抱出来一堆放在院子中。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禁放烟花之类的说法,老百姓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
窜天猴,礼花炮,流明星,一道道璀璨的烟花升入高空,绽放绚丽光彩,将墨色夜空,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院子。
郭向北站在院子里,看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这些年,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但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好了不早了,卫倩友芳也累了,你们过去吧。”
奶奶朝着郭向北和李卫红等人说道。
郭向北看了一下手表十一点半,他原本想要等到十二点以后再过去,可看到李卫倩、凌友芳疲惫的眼神,便没有再坚持。
李卫红挽着两个姐妹,郭向北扶着聋老头,身后跟着“马牛羊”小组,踩着鞭炮碎屑,披着五彩斑斓的光彩,朝着家里走去。
回到家还不到十二点,聋老头问郭向北家里准备烟花爆竹没有,郭向北自然是准备了,而且还不少。
“去放点,大过年的热闹热闹。”
或许是回到自己家心情不同,李卫倩和凌友芳变得精神焕发,督促郭向北去搬来烟花爆竹,摆在中院准备等十二点新年伊始开始放。
郭向北叫来院子中其他人,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随着 “砰” 的一声巨响,烟花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炸开,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
“新年快乐!”
郭向北带着全家人欢呼,希望新的一年国泰民安,喜乐开怀。
大年初一贴对联。
一大早锻炼完毕,郭向北就和李卫红亲自把家里所有的门上都贴了对联。
昨晚李卫倩和凌友芳比较累,放完烟花就睡了。郭向北和李卫红一直守到一点钟才去睡觉。
“董大爷,新年好,我们给您拜年了。”
“郭先生,新年好!”
早上刚吃过饭,孟百步就带着一家六口过来拜年。
孟百步现在的工作就是烧锅炉,每个月一百多块钱,加上杂七杂八的补助,足够养家糊口。他的妻子在家照顾四个女儿上学,生活的非常不错。
“好好好,新年好。来来来,过来拿压岁钱。”
聋老头笑呵呵已经开始掏压岁钱,孟百步成亲后或许是第一次拿压岁钱,神色扭捏,表情尴尬,却不得不接过。
纳塔、 马西巴雅尔、吉日格勒、 宝音德勒格日四朵金花,经过几个月适应,已经完全融入了四九城。
都在后海小学上学,年龄最大的纳塔现在才上二年级,其他三个妹妹都是一年级.....
就这,要不是因为郭向北五姐两口子自愿调班,愿意接收这种超龄一年级小学生,还真不好弄。
这年代,十三四岁上一二年级,放在远一点的地方或者农村没问题,但这是四九城,总要面子上过得去。
纳塔这几个小丫头对这个大宅子很好奇,最后还是被董三丫拽着走了。
华夏很多地方大年初一都待在家里,从初二开始叔伯兄弟开始拜年,初三女儿女婿回门。从初四开始,热热闹闹的拜年活动就开始了。
郭向北记得在赵家村过年时,无论过的有多穷,每年都是村干部带头,提着地瓜烧酒壶,一路从村头开始挨着拜年磕头。身后跟着一大片小字辈,呼啦啦就等着几个红枣或者洋糖。
当然一般都是同宗,先给辈分最大的长辈磕头拜年,依次到同辈就光敬酒,不用磕头。
至于压岁钱,几乎不用想,除了亲爹娘老子图个喜庆发个一毛五分外,几乎收不到。
反正郭向北在赵家村过了十个新年,从来没收过一分钱的压岁钱。
“向北,你今天不去南老家拜年吗?”
李卫红正洗着碗筷,估计是突然想起了这事于是提醒他。
郭向北抱着一对儿女在院子里玩,听到李卫红提醒对一对儿女笑道:“玥玥豆豆,今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挣压岁钱好不好?”
两个宝贝伸手在他脸上乱抓,嘴里咿咿呀呀发出意味不明的声音。
正当李卫红收拾好东西,一家人准备出发时,电话铃“叮铃铃”响个不停。
郭向北当时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接起电话一听,是梅长宁打来的电话。
“向北同志,遇到点麻烦,你能不能来一趟华远公司接待处。”
“现在吗?”
“对,实在抱歉,但是客户指明要见你才下单,我没办法才给你打这个电话。”
“行,我大约半小时到。”
郭向北有些好奇这个客户是谁,梅长宁第一次给他打电话求助,他没法拒绝。
挂了电话,无奈的对李卫红耸了耸肩,“南老那边你带着两个孩子去一趟,我后边有空再去吧。”
李卫红叹了口气,“我知道了,卫倩和友芳不合适去,我给姚靓打个电话,让她帮我带着孩子一起去。”
“辛苦你了。”
华远公司招待处其实就是原来四九城红魔俱乐部,这里也是红魔俱乐部总部,以及华远公司办公地点。
郭向北知道来人一定不是大胡子或者法拉赫这些他熟悉的人,要是这些人的话梅长宁一定会在电话里告诉他。
两辆汽车进入华远公司,院子里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比去年红魔刚刚成立时候的寒酸,地面重新铺了一层地砖,几十株绿化树绕着院墙形成一片小树林。
院子里露天摆放着一排国内外十一辆各种型号坦克,一看车体坑坑洼洼的,就知道都是战损或者缴获的。
傻大粗的坦克放在院子里,保养得当的战斗机却都放在大厅里。
大厅进门就是一个迎宾台,迎宾女郎英姿飒爽,看人的眼神犀利而审视。
“你们是什么人?有预约没有?”
郭向北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吕涛急忙上前,取出自己的证件,并且说明情况:“”我们是京都机械厂的人,梅长宁让我们过来。”
迎宾女郎仔细查看了证件,又拿起电话确认了一番,眼睛在郭向北身上瞟了好几次,这才说道:“请跟我来。”
几人跟着她穿过宽敞的大厅,一路上看到不少员工在忙碌地穿梭。大厅里摆放着的战斗机,墙上挂着各种枪械,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战绩。
“向北同志你来了,实在不好意思今天叫你过来。”
梅长宁从楼梯口出现,把郭向北几人带到自己办公室。
“没关系,客户呢?”
郭向北见他办公室没人,笑着说道。
梅长宁单手从桌上拿起大前门递给他:“马上就到。这个客户是前天自己找到香江红魔俱乐部,然后通过一个白银会员作保。一次性订购了五亿美元装备,然后提出想见你商谈一个大合同。上面对这位豪客也比较感兴趣就同意了。铁部长那边已经调查出一些眉目,说可以接触看看。”
郭向北有些诧异,想了想问道:“铁部长没具体说是哪个国家的?”
梅长宁摇摇头:“没有具体说明,合同要求送将货物到公海,靠近马六甲。”
“都买了哪些装备?”
“二十辆红-1和五十辆坦克,以及一批红魔狙击枪和七九式火箭筒。”
郭向北沉思半响,突然笑道:“我觉得咱们得红-1该涨价了,一辆一千五百万实在便宜了。我当时建议卖三千万,老陆说太贵了会吓走客人,现在看来供不应求啊。”
红魔大狙名声虽然响亮,大批量买的人很少,几乎都留着心眼等仿制枪上市。据了解,欧洲已经有不要脸的国家开始仿制,只是目前的仿制水平还不过关,估计最多今年底就会有大量红魔仿制品开始争夺市场。
不过他们恐怕要失望了,郭向北等着仿制品出来,然后再推出真仿制品开始砸市场。
和华夏比成本,欧美加起来都不够打!
两人聊了不到十分钟,下面来人通知国外客户到了。
几分钟后,郭向北在会议室见到了点名见他的外国豪客哈立德。
哈立德资料显示四十二岁,但一脸浓密胡子实在让人看不出他真实年龄。
众人坐定,哈立德看着郭向北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说道:“郭先生,久仰大名。我这次来,是有一笔大生意想和贵公司谈,但我只相信能和郭先生直接对接。”
郭向北心中疑惑,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笑道:“哈立德先生过奖了,不知道您想谈哪方面的生意?”
哈立德没有立刻回答,等站在身后的漂亮女人给他剪好雪茄抽了两口,才开口说道:“我来自一个局势不太稳定的地区,我们需要一些大威力装备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稳定。我可以出很高的价格,而且保证不会给贵公司带来任何麻烦。”
郭向北笑了笑:“我虽然不是红魔俱乐部的人,但因为一些意外谈了几笔订单。我听说哈立德先生已经成为红魔初期会员,相比了解红魔会员规则。简单的说,只要订单足够,会员等级达到相应级别,我们能给的绝不会小气。”
中年男人皱了皱眉,似乎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郭先生,我通过一些渠道了解过您一些事情,直接点,我们想要比红-1导弹射程更远,威慑力更大的战略性武器!至于价钱,您开口我们绝不还价!”
嚯!
这豪横的口气直接把梅长宁呛了一口茶水,“咳咳咳,哈立德先生,您说的不会是我们国家的东风系列吧?”
哈立德认真的点点头:“是的,我们想要东风-5洲际战略导弹!我们关注过你们国内消息,根据我们掌握的消息,你们的东风-5已经完成,将会在今年进行最后试射。”
郭向北和梅长宁对视一眼,东风-5将在今年完成试射任务的消息是国内故意放出去威慑其他国家的。
但毕竟还没有成功发射。
理论上再成功,试射时失败了,那就代表这个失败。
可这个哈立德是什么意思?
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你就敢买?
...............
而另一边,李卫红带着两个孩子和姚靓一起前往南老家。南老家中一片热闹景象,不少晚辈都来拜年,屋子里摆满了各种年货和礼品。
李卫红抱着孩子走进门,笑着说道:“南老,新年好啊!我们来给您拜年啦!”
南老看到李卫红和孩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哎呀,卫红来啦,快进来快进来。让我看着这两个龙凤胎,向北真是好福气啊。”
苗老太太笑道:“这才多久没见,卫红你这气色好了许多,身子也壮实了。”
李卫红这是第二次来南老家,不像第一次那样拘谨,开玩笑道:“苗奶奶您这气色才好呢,童颜鹤发说的就是像您这样的。”
南老家众人一怔,在家里敢这样拍马屁说话的还是头一次,却见苗老太太乐的合不拢嘴,朝杜鹃指了指:“快让卫红坐我旁边,这丫头胆子大了啊,不过这话我爱听。”
杜鹃把儿子往地上一放,拉着李卫红和就坐在自己刚才位置。
南家的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围上来,逗着孩子玩。
姚靓把带来的礼品放下,笑道打招呼:“南老,苗奶奶新年好。”
“你是姚靓吧?长得可真俊。”
南老颔首没有说话,苗老太太笑着赞了一句。
李卫红说郭向北临时有事被叫走,南老点点头:“向北年轻,正是干工作的时候,没事,一切以工作为重。”
南老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大红包,递给两个孩子,说道:“来,这是给两个孩子的压岁钱,祝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为像他爸爸一样的国家栋梁。”
李卫红连忙道谢,说道:“南老,借您吉言。”
在南老家坐了一会儿,两个孩子困了,李卫红和姚靓便带着孩子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