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梁家有女初展颜 > 第306章 说书费(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夫子劝喻夫子,“喻夫子,余夫子也考虑得对嘛。这都几个月了,再换班,哪个敢保证换了班不出问题啊?”

“那就把梁四笑换到甲班去。”喻夫子不肯放弃,“我看见梁四笑和甲班的一个姑娘整日在一起。”

这时,金院长进来了,她与喻夫子说:“喻夫子,我不同意把梁四笑换过去。”

“我那个班啊,一堆的大小姐,柴戏衣压不住,梁五瑶岁数太小了,压得辛苦。”

“把梁四笑放进去正好,和梁五瑶一同把那群大小姐给压住。”

“若没了梁四笑这个秤砣啊,你看吧,丙班的大小姐准能把咱们书院闹翻天。”

“哈哈。”夫子笑起来,喻夫子也笑了。

金院长继续说:“喻夫子,你别巴望着余夫子田里头的那几根苗。等明年咱们再招生,我让你先挑,到时候,累得你跟我急眼儿。”

“哈哈。”夫子们又笑起来。

有夫子问:“院长,咱们明年也招生啊?”

金院长点头,“高等部撤了,正好有空教室,明年可以招生。”

“对了,喻夫子,我话儿与你说。”

金院长说完,便带着喻夫子进入自己办事的小屋子里头。

金院长给喻夫子倒了杯茶后,开口了:“我打算明年招生让你当年级班导。”

喻夫子问:“院长,那明年咱们招生多少?”

金院长想了想,“我还不确定。我想着是再招五个班,每个班三十人,一共一百五十人。”

“院长,那后年呢?后年咱们还招生不?”喻夫子问。

金院长摇头,“咱南城府愿意给家里头的姑娘出一个月五两银子的就这么点人。要是想再招,就得往外地招生,那势必要留宿,留宿就得建房子,还请管事夫子,那又是一笔银子。”

“再说,住到书院花销也比不留宿的书院贵很多,五两一个月乐意的人家都不多,更别提这留宿的银子。”

喻夫子却说:“可我觉得咱们书院要是想长长久久做下去,势必要往外招生。”

“学生留宿是难免的。再一个,能留宿对下面州县那些地儿的有钱人家也是有吸引的。”

金院长点头,“我再与管事会商量商量,看能否通过。”

与此同时,梁氏也在和众掌柜们商议事儿。

大抵是魏大少爷出来了,各掌柜心里有底气,这脸上也是有笑容的。

这会儿丁掌柜正在画大饼:“大少说了,咱们卤香干铺子的生意要是做得红火,单是每个月的工钱便有五十两银子。”

“哈哈。”屋里头的掌柜们笑起来。

杨掌柜嘴最快,“再搭上年底的分红,咱们不得白白占了大便宜啊。”

“哈哈。”众掌柜又笑起来。

笑完,丁掌柜说话:“咱们这卤香干铺子得新添酱料,这个是由梁夫人负责的。”

“我给了两个建议,一个是你们几人派人跟梁夫人学着做酱料,学好后便到各铺子自个儿弄。”

“另一个便是咱们开个酱料坊,梁夫人当掌柜。你们派人去酱料坊买酱料。”

“大伙说说,选哪个?”

又是杨掌柜嘴最快,“我肯定选第二种。”

“买回来再随便弄弄,多舒服啊,还能保证口味。”

其他几个掌柜也这般附和,丁掌柜点头,“那就这样吧。”

“梁夫人,这酱料坊便由你来管了。你说说,还有哪些地儿需要我们帮忙的?”

梁氏答,“我那儿缺人手。厨艺一般就成,年岁也不限,身子得好,一定不能有病。”

“各位掌柜,你们多往我那儿送点人手,让我好好挑挑。人多不要紧,我就怕人不多。人多起来,总能挑到几个满意的。”

“等我那酱料坊地儿选好了,我也会在门口贴个招工红纸。对了,丁掌柜,我还缺个女账房,你给我推个。”

丁掌柜点头,“成,我帮你找个。”

丁掌柜又问,“各位还有什么事儿不?”

施掌柜说话了,“丁掌柜,我倒是有其他的事儿要说。”

“说吧。”丁掌柜说。

施掌柜继续说,“咱们五个铺子,若是做起来,一天也能卖个一千斤,五个铺子便是五千斤。”

“一斤黄豆能出三斤香干,也就是咱们一天便得用掉一千七百斤左右的黄豆,一个月下来便是五万斤黄豆。”

“一年下来便是六十万斤黄豆。咱们附近这地儿一年黄豆的产量也不过百万来斤,供咱们几个铺子也只是够用。”

“若是生意红火起来,一天卖个一万斤,这产量是一定跟不上的。若是被旁的铺子抢先把黄豆给囤起来,咱们这香干铺,得,有劲儿也没地儿使。”

“还有梁夫人的酱料坊,等做起来这辣椒也好,旁的调料也好都得跟上。也是产量的问题,跟不上,咱们这生意啊也不好做。”

丁掌柜点头,“我会把这事儿与大少说。”

曹掌柜接话,“要我说啊,若是能买到北方的黄豆就不担心这产量了。北方的豆子一个地儿便有几百万斤,豆子是饱满又润泽,七八文就能买一斗。”

“可惜——”曹掌柜叹息,“南北水路不通,海路又太危险,这豆子咱们只能望北生叹了。”

杨掌柜接话:“我听人说前几个月有人走海路了,拉了一堆的东西往船上放。”

刘掌柜点头,“我也听过。想来顺利的话,年前应该会能赶回来。”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后,便闲聊起来。

杨掌柜打趣孔掌柜,“老孔,你家那事儿怎么样了?”

孔掌柜苦笑,“唉!花了点银子算是过了。”

刘掌柜问:“这究竟是哪人保的媒,怎么这么坑人啊?”

孔掌柜冷笑,“是我家婆娘她亲妹子。出事后,上窜下跳的,发着誓儿说不晓得这回事。呵!怎么个不晓得,那个可是她夫家的亲戚。”

“我婆娘和她家断亲了,日后,两家人生死不相干。”

“对,就该这么做。”杨掌柜叫起来。

丁掌柜说:“老孔啊,这事儿能过了就好。你家啊在情理上是占理儿,可在律法上你家占不住这理儿。合八字,请媒人,下聘礼,同拜堂,哪桩子你家都占不住这律法的理儿。”

孔掌柜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宁愿掏银子把这事儿给了了。”

“那家人,我估计着是想着糊弄过去,哪晓得,哈——”

孔掌柜苦笑,“也不知是该说运道好还是运道差。总之啊,你们日后子女成亲也得注意些。”

“这人啊一定得知根知底,那姑娘我家还与她见过几次面,说话什么的都挺正常的,哪个又晓得她是这么个人啊。”

“现在想来也是有蹊跷的地儿,比如那姑娘送嫁的时候全是自家亲戚,连个要好的手帕交都没有。”

“唉!”孔掌柜摇头,“不提这事儿了,我家婆娘到现在一想起来还哭着呢。”

几人又说了会儿话后,便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