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梁家有女初展颜 > 第293章 魏家分家(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太爷和老夫人也赶来吵,吵着吵着老太爷和老夫人便打起来了,一堆的人劝架,好不容易停歇了,老爷的几个叔叔也跑过来闹着分家。”

“老爷烦了,便应了。他让我来找你,对,在那儿,都来齐了,就差大少爷你了。”

“老爷的两个姑姑也来了。几个表弟也来了。”

待魏大少爷赶到时,那屋里头的上首坐着他爹,他爹的下首分别坐着他的祖父祖母。

祖父祖母身后各站着他的几个叔叔。

再是,几个叔爷爷,姑婆坐在椅子上。

个个不吭声,端着茶喝水。

魏大少爷见他一进屋,屋里头便闹起来,像是煮了许久的茶终于沸腾起来。

魏大少爷也没坐下来,他站在他爹的身后。

魏老爷手一挥,屋里头便安静下来,便是魏老太爷也不敢当着魏老爷这个儿子闹腾起来。

魏老爷开口了,“今个儿咱们魏家分家。”

“叶管家,你来念念,咱们府里头多少家产?”

叶管家拿出一张纸,念:“商业街六个大酒楼,城北四个大酒楼,城南三个大酒楼,城东一个大酒楼。”

“南城府的商铺子七十个,大宅子二十一个,小宅子三十二个。城外的农庄十二个。”

“再加上银票四十万两,珠宝若干件。”

“老爷——”叶管家说,“大抵是这么些。”

魏老爷的四叔公反对,“我说大侄子,咱们魏府这么多年就这点东西?还有那珠宝若干又是哪些若干?”

魏老太爷站起来骂:“老子儿子赚的银子老子都没喊冤,你来喊什么冤?”

魏老太爷的大妹妹劝,“大哥,四弟,别吵了,听金哥儿安排。”

魏老爷笑:“四叔,你不满意,不如我这位子你来坐?”

魏老爷的四叔不吭声了。

魏老爷继续说:“我是打算这么安排的。商业街的六个酒楼,我爹娘分一个,我分二个,二叔三叔四叔分一个,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分一个,沁儿和他的同辈兄弟分一个。”

“六个酒楼,吉祥路的大酒楼和圆厚路的大酒楼都归我。”

魏老爷的二叔不依,“金哥儿,这两个可是咱魏家最值钱的酒楼。都给你拿了,我们拿什么?”

魏老爷笑,“魏家大半个家财都是我赚的,我不能拿,呵,哪个能拿?”

魏老爷的二叔脸一压,坐下来。

魏老爷继续说,“剩下的四个酒楼,我爹娘先拿,再由二叔你们几个拿,然后再由老二你们几个拿,最后那个就归沁儿他们。”

“咱家的小子也该长长经验了,个个二十好几的人了,也该出了这富贵窝。再趴在富贵窝里头,别说养狼,便是连条狗都养不出。”

魏老爷又说,“其余的八个酒楼,我们六兄弟各一个,最后两个酒楼,一个归沁儿,一个归二叔三叔四叔大姑小姑你们五人分。”

魏老爷的二叔站起来喊:“我不同意,哪有出嫁女来娘家要家产的?”

魏老爷的小姑也站起来喊:“我说二哥,当年咱爹的遗嘱可是有我和大姐的份儿。”

魏老爷偏帮他小姑:“二叔,当初祖父那遗嘱确实是有大姑、小姑的份儿,今个儿分家产也该有大姑、小姑的份。”

这话一出口,魏老爷的二叔坐下来又不吭声。

“这八个酒楼,咱们抓阄。先由二叔你们几个先抓,再由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依次抓,剩下的那两个归我和沁儿。”

“四个商铺子,一个大宅子,两个小宅子组成一组。咱家有七十个商铺子,二十一个大宅子,三十二个小宅子,以十七组算,多了两个商铺子,四个大宅子,还有一组少两个小宅子,把一个大宅子放进少小宅子的一组,再把两个商铺子和三个大宅子放一组,便是十八组。”

“我爹娘占三组,我占两组,我五个弟弟占三组,二叔三叔四叔你们占三组,沁儿占一组,沁儿同辈兄弟占一组,还剩下五组,大姑和小姑占一组。府里头小子占两组,府里头出嫁的未出嫁的姑娘占两组。”

“也是抓阄。抓到哪组是哪组。我爹娘先抓,二叔你们后抓,再是由老二你们选人抓,然后是我抓,再给沁儿抓,最后大姑小姑抓,剩下的随便哪个抓。”

“这样安排,可有意见?”

魏老爷见无人反对,继续说道:“再是城外的十二个农庄。”

“大姑小姑各拿二个。我们六兄弟一房,二叔三叔四叔你们三人一房,两房人各拿四个。”

“农庄就不抓阄了。大姑小姑先挑,二叔你们后挑,挑剩的留给我们六兄弟。”

“可有意见?”魏老爷再问,见无人有意见,他继续说:“再说说这四十万两银票,十万两给咱府里头姑娘当嫁妆,十万两给咱府里头小子当聘礼,剩下的二十万两,我爹娘五万两,我五万两,我五个兄弟五万两,二叔三叔四叔五万两。”

魏老爷见没人有意见,又继续说道:“至于这珠宝——”

魏老爷顿了下,“咱家这家底我家夫人也是真金白银投进来的,真要细算还得把我家夫人给加进来,所以这珠宝就不算了,当做给我家夫人的赔礼。”

魏老爷这话一落地,屋里头想出声的不敢出声,魏老爷见了,又说道:“日后你们家的小子娶亲、姑娘出嫁,这娶亲礼添妆礼,我家夫人是不会让你们拿不出手的。”

这话一出来,魏老爷的三叔便乐了,他说道:“大侄子,正好你侄子家的儿子要娶亲呢,就等着我侄媳妇给的娶亲礼呢。”

“哈哈。”屋里头的人顺势笑起来。

魏老爷没笑,他又说起来,“这家一分,魏家这个招牌你们就不许用了,连带着‘魏’这个字也只能给我这一房用,便是爹娘,你们也不许用。这一点我会在分家契约上写清楚,哪个犯了就给我把酒楼铺子给吐出来,还得给我赔银子。”

这话一落,魏老太爷骂起来:“老子是你老子,老子凭什么不能用魏?”

魏老爷说,“爹,你上了岁数,有些事儿我怕你被人哄骗着挖了咱魏家的根。老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魏四老爷不敢答。

魏老爷的三叔却敢答,“大侄子,这魏家本是老爷子留给你的,魏家这招牌自然是你用。我们啊,哈哈,换个名字也不错,对吧,大哥?”

魏老太爷哼了声,不答,但他晓得这事儿便这么说定了。

魏老爷又说,“至于这座大宅子,我补给各位五万两银子,就请早各位早日把家当搬出去,把宅子空出来。”

“大侄子,我听你的。”魏老爷的三叔又叫起来。

很快,魏老爷的二叔四叔也附和起来。

这压力便传到魏老爷的五个弟弟身上。

魏六老爷没压力,先表态。然后是魏四老爷和魏五老爷表态,再是魏二老爷和魏三老爷不情愿表态。

如此,魏府的分家之事便定下来了。

忘了说,魏老太爷和魏老夫人还是由魏老爷养老。只是,魏老爷的几个弟弟怕是想要连哄带骗地把魏老太爷和魏老夫人骗到自家养老。

然后便是签字,抓阄,再是往衙门存档。

南城府的分家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一家子在家里头自己分好,各自签好字按好掌印,各自留一份,再留一份到官府去存档,日后有了纷争,也以在官府存档的分家契约做评判标准;

一种是自家人找几个见证人,见证分家。这一种是不如前一种,一旦见证人过世,会被一些人推翻分家契约。当然,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出现,不仅要按掌印,还得留一份在见证人手里头。

魏家自然是选择前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