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我悟性逆天,开局上交可控核聚变 > 第465章 陆峰的一心三用与决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5章 陆峰的一心三用与决策

视线暂时离开各位总统争论的地方。

来到所有事件的中心点,龙国!

龙国的内阁巨大会议室中,长老们依旧十分紧张的看着面前的屏幕。

两个巨大的屏幕,一边是战场上的俯瞰视角,还有从前线卫大山所在的航母上面传回来的现场图像。

而另外一个屏幕则是陆峰的脸,他此时仍旧在神行基地之中,还在不停地忙着手中的事情。

现在得量子引擎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所有的技术难点都已经被陆峰给写了出来。

量子引擎最大的难题就是当前蓝星现有的材料,不足以满足量子引擎所需要的条件。

所以为了满足量子引擎能够做出来的条件,陆峰正在日以继夜的研究新型的材料。

没想到这一次逆天悟性系统给出来的第三个东西,竟然无法直接做出来。

不过陆峰觉得这会不会是系统故意而为之,难道系统真的有自己的意识吗?

他知道现在在陆峰的手里,有一个材料完全不属于蓝星,也不属于当前的人类。

那就是三角金属体,这个当前被陆峰拿来用做电磁风暴能量供应的物体。

现在已经被取了出来,用陆峰专门制作出来的保护盒子给装好,现在正在实验台上,等着陆峰和纪老一起参与,临时抽调人手组建的物理攻关小组。

正在对金属块外面的材料进行研究,试图找出突破口。

这也是为什么陆峰的投影会从龙国的海域上空突然消失,不是他太过自傲,实在是因为他现在太忙了。

可能那些三国的总统做梦也不会想到,跟他们作战的时候,陆峰一边在指挥着龙国的军队,一边还在搞着自己的研究。

同时还在不停地和长老们交流,商量着接下来的对策。

如果那些总统们知道这样的情况下,陆峰还能直接把他们的军队打的屁滚尿流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惊掉下巴。

而那个在漂亮国参加了新闻直播的上尉,会不会再一次的为他突然崇拜的偶像陆峰,再一次的疯狂,或者是在直播间直接跳一次踢踏舞!

就是在这样不可思议的情况下,陆峰的脑子可以说是完全的火力全开,达到了一个忘我的境界。

这已经和之前刚刚获得了顿悟系统的陆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不知道这里面究竟是系统对他每一次大脑的知识灌注,导致出来的后果,还是由于他自己制作出来的基因改造药剂最终的结果。

反正现在陆峰的大脑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范畴,所以如果是单纯的用大脑这一块来区分的话,那么陆峰现在可以称之为超人。

此时量子引擎团队的领队人汪有斌教授正在和陆峰说着材料的棘手方面。

他的表情十分的纠结,但是在纠结之中,还带着一丝丝的兴奋,因为关于量子引擎的方面,所有的理论知识全部都被陆峰给构建完成。

如今已经到了最后的材料阶段,这其中不少的难点和难以想象的关键点,都是这些年来国内外无法突破的重点。

量子引擎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说法,如果要严格来说的话,量子引擎可以说是一种在物理学中,假设性的超光速推进系统。

经常研究物理和光速的同学们都知道,现在的光速已经是宇宙最大速度,其速度已经被爱因斯的理论给限制住了。

光速是宇宙的基本速度极限,根据爱因斯的相对论,任何物质都不可能超过光速。

这个理论并不会成为所有限制科学家继续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在量子引擎的领域中,还区分了很多的理论框架和构造。

例如现在陆峰所推出的量子引擎,其实并没有达到可以超越光速的能力。

但是已经在物理学所有前沿科技中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如果完全按照陆峰的理论知识架构体系来算的话。

那么最终实现,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光速,这里面的理论数值可以达到光速的0.1%。

这里面的0.1%看起来似乎是平平无奇,但是所有的平平无奇都是因为没有任何的对比。

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还是漂亮国发射的一颗探测器,正在朝着蓝星之外的星系飞行。

其已经飞行了大概3年,而且还在不断地加速中,就在最近创造了最新的速度记录,达到了光速的0.0056%。

这是在宇宙中飞行的探测器不断的加速下的结果,其所创造出来的飞行速度,是在没有了任何空气阻隔和限制的情况下。

但是现在陆峰所制造出来的量子引擎却已经达到了人类目前最快速度的17.86倍。

这里面所包含的能力和技术,已经突破了所有人的想象,如果能做出来的话。

那么无论如何,诺贝尔物理学奖肯定是属于陆峰的,但是现在陆峰似乎并不会在乎这么一个奖项。

毕竟他的能力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奖项来证明了。

汪有斌教授此时纠结的原因在于,他们现在被人类能够控制和制造出来的纳米材料给难住了。

汪有斌教授的手下有不少的材料学以及分子学方面的教授,在这个领域也是深耕了多年,如今在1-100纳米的材料之间。

如果一味地追求纳米的小数量的话,那么在量子引擎制作的时候,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可能会在使用或者实验的时候,发生难以预知的风险。

但是如果纳米的级数太大的话,又会不符合陆峰构架的引擎标准,这让他简直左右为难,难以抉择。

陆峰听了汪有斌教授的说法,问道:“现在我们从头开始制造量子材料,直接抛弃之前的纳米材料,怎么样?”

汪有斌一听这话,立即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如果是这样的话,时间太长了,而且根本达不到您需要的要求。”

“现在我们人类制造出来的已知材料里面,超导量子比特材料,拓扑绝缘体、磁性拓扑材料,这些都不能符合您所需要的要求。”

“而且这些材料的出现,都是无数个年月打磨而成,并且还是不符合情况。”

“更何况,您是需要全部推倒重新来做了。”

陆峰笑道:“如果我告诉你,除了这种材料之外,我们已经发现了更加适合的新材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