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高原演义 > 第145章 齐聚香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张富山谈起先辈幸福的岁月生活,脸上洋溢着喜悦。

云中天一看时间,快下午4.30分:“张总,一品夫人的主角黄娜快到香港机场了,我们要去接她了。”

“云总,好的,等她来后,一起交流,今后更有感觉,更容易入戏。”张富山早就进行了规划。

张富山开着右舵方向的商务车,从沙田出发,经过城门隧道公路,象鼻山路,德士古道,青荃路,沿海边的青衣北岸公路,跨海过青马大桥,汲水门桥,北大屿山公路,就上了机场路,刚好半个小时,就到了香港国际机场。

他们马上停好车,走向到达大厅。

刚到出站口,一位身材高挑,相貌端庄,英气袭人,一身蒙古装束的姑娘引起了张富山的注意:“要是能请她饰演一品夫人就太好了。”

听到说她的声音,姑娘扫了一眼张富山。

突然,她发现站在他旁边的云中天,高兴得叫了起来:“云总,你这么快就到了机场。”

“啊,是黄娜,这身蒙古装束,真还没有看出来。”云中天有点惊讶。

“云总,你看这是谁?”

黄娜指着身边的一位穿着鲜艳彝族少数民族服装的美女说道。

“啊,是杨菲。真是意想不到,太好了。”云中天特别高兴。

“云总好!想不到又见面了。”杨菲笑起来特别甜蜜。

“这是香港的张总,一品夫人的后裔。”云中天马上介绍道:“这是黄娜、杨菲,准备来参加我们的电影拍摄。”

“黄小姐、杨小姐,欢迎来香港。黄小姐太像一品夫人了。”张富山感到太意外、太惊喜了。

“黄娜,你怎么会穿一袭蒙古服装?是哪里搞来的?”云中天有点好奇。

“云总呀,你还不了解我表姐呀?她接到你的电话好兴奋,马上就开始准备。我们腾冲有蒙古族呀,她专门挑选了一套最符合她身材的蒙古服装,马上就飞过来了。”

“太好了,那我们上车,去张总家里晚餐。”云中天说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张富山的车几乎飞了起来,要不是香港交规限制,按他的车技,时间几乎可以压缩一半。

杨维恩小姐为大家在潮州餐厅准备了丰美的晚餐。

走进这家潮州特色餐厅,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简直就是个大手笔:近3000平方米,9间VIp包房、2间典雅大气“尊宠包房”,处处透出奢气:潮汕昂贵食材展示、潮汕名家字画、岭南瓷器、功夫茶......总之将“潮汕”将潮汕特色全方位呈现出来,最适合高端商务宴请。

坐上餐桌,“精细潮州菜”映入眼帘。

杨维恩小姐介绍道:“这家潮州餐厅烹饪技法多变,精选潮汕沿海一带有名的本地特产资源,重视原汁原味,菜品精益求精,独具地方风味特色。”

“我早就闻到了潮州的香味,看到了首富李嘉诚的挚爱。”黄娜笑道。

“这是独有的系列精细潮菜,你们看:潮汕药膳养生功夫汤、地道潮州菜肴、潮式卤水系列、镇店珍藏特产金锅等精细佳肴。”

“这是最经典——澄海狮头鹅 ,这种鹅是中国唯一大型鹅种,也是世界最大型鹅种之一,因呈狮头状而得名。选上等狮头鹅的头及颈,十多种名贵药材香料文火卤制4个多小时,直至鹅头鲜软入味即可,每一口都堪称华美高贵。”云中天对潮州菜情有独钟。

黄娜和杨菲看到服务员用小餐车推上一盘精致潮菜,感到特别好奇:“这是什么菜,还要现做?”

张富山笑着介绍:“这是堂灼响螺片 ,响螺被誉为燕翅鲍参肚后的顶级食材,经典食法是白灼。用上汤加火腿——为螺片在传菜的过程中受冷或因加盖保温而变老,厨师还会推小餐车为咱们现场烹制,即食的美味,总是口感上乘:那叫一个鲜、嫩、脆、滑。”

“这是上汤斗鲳 ,每人一位。斗鲳鱼是汕头沿海地区最流行的鱼之一,该鱼胜在肉质细腻,配潮汕最经典浓汤,就“口口丝滑了”。”杨维恩笑道。

“这是我最喜欢吃的的潮乡苦瓜煲,既便宜又健康。来自潮汕的有机苦瓜配潮汕乡下土猪肉,文火慢煨得来,为潮汕当地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苦瓜和猪肉相互磨合的很好:滑嫩多汁。”云中天特别跟她们推荐。

常年生活在高原,看到一品夫人后代们在香港热情的招待她们,黄娜和杨菲特别感动。

精美的晚餐后,大家来到张富山的别墅大厅,由杨维恩的外甥,来自上海的电影人杨光为大家讲解那个时代杨祥麟将军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

这是一个关于力量、智慧和国家荣耀的故事。

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当时清朝最害怕的还不是俄罗斯参战,而是担心土耳其参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阿古伯就是土耳其雇佣军首领,阿古柏的军队正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训练的。

在19世纪的晚期,新疆的大地上,风云变幻。左宗棠,一位威名显赫的清朝将领,正带领着他的军队西征,目标是收复失去的新疆。

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不仅是清朝和叛乱力量的较量,更有着国际势力的暗流涌动。

在那时,清朝最担忧的并非是俄罗斯的干预,而是土耳其的参战。

阿古柏,一个名声在外的土耳其雇佣军首领,正是他率领着一支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训练的强大军队,对清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阿古柏的侄子,赛义德,曾远赴伊斯坦布尔,面见了土耳其大苏丹。大苏丹对阿古柏授予了东土耳其总督埃米尔的头衔,并赠送了他枪炮、武器以及一把象征征服的宝剑。

阿古柏作为回报,在其占领区悬挂土耳其国旗,并在自己发行的钱币上印上土耳其苏丹的名字。

在1875年6月的一份申报上,对土耳其军队的参战表示了极大的担忧。报纸上这样写道:“土耳其为强国,兵阵军器皆用西方之法,与英法对抗俄罗斯时表现出色。现在,阿古柏求助于土耳其,借其武勇之将士,购其良之军器。俄国亦可能支持他,中国在喀什噶尔的胜利并不确定。”

阿古柏的军队,在训练和装备上已经非常现代化。英国人包罗杰在《阿古柏伯克传》中记载,这支军队与以往中亚的中国军队截然不同,其战力近似于欧洲的强国军队。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左宗棠的筹备工作异常繁重。

他首先加强了军队的训练,确保每一个士兵都能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他组织精英部队,进行严格的实战演练,从而提高士兵的战斗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左宗棠还重视军事装备的现代化。他积极引进先进的武器和军事设备,包括新式火炮和步枪。

这些武器的引进,显着提升了清军的火力和战斗力。

在战略上,左宗棠也做出了精心的部署。

他派遣侦察兵深入敌军领地,收集关于敌军动态和地形的情报,确保在战略上不会被敌军出其不意。

他还精心设计了战术,如何在不同地形和天气条件下,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部队。

在军事决策上,左宗棠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

他不仅考虑到战场上的直接对抗,还考虑到整个战争的长远影响。

在战术上,他强调灵活机动和适时的防守,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左宗棠还非常重视与地方官员和民众的沟通。

他深知,民心的稳定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因此,他经常派使者到各地,传达清廷的意志,稳定民心,同时收集民间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调整战略。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西征中,左宗棠通过精心组织和调配一支现代化的军队,逐渐推动战局向对清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左宗棠的军队组成多元而强大。其中,刘锦堂指挥的湘军是这次西征的重要力量,而杨祥麟则是刘锦堂军中的主将。

刘锦堂的部队近3万人,装备先进,拥有包括后膛来复马枪、哈乞开斯、马蒂尼、毛瑟m1871、雷明顿等多种型号的火器,共计余支。这些洋枪洋炮的引入,极大提升了清军的火力和作战能力。

后勤保障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左宗棠对此高度重视。他确保后勤部队能够有效地为前线提供食物、弹药和医疗支持,保障战斗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总体而言,左宗棠所指挥的军队,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其训练、装备和战术布置也都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通过这样一支强大而现代化的军队,左宗棠有效地对抗了阿古柏的军队,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稳妥地推进了战争的进程。

最终,在左宗棠的指挥下,在刘锦堂和杨祥麟这样的大将奋勇向前中,清军在西征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和战略上的成功。

杨祥麟战功赫赫,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骁勇善战,不怕牺牲,为清朝在这场关键战争中赢得了荣耀,被清朝皇帝玺赐为一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