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高原演义 > 第137章 英雄爱美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富山品了一口西湖龙井,望了望慈山寺上的观音菩萨,与夫人杨维恩一起,转过头来对云中天说:

“云总,我觉得我们特别有缘分,你知道你是蒙古族,你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的后代,你知道吗?也是窝阔台的后人。”

“张总,不会吧,还有这么巧的事?”云中天觉得不可思议。

“你们现在住的阿拉善左旗和额济纳旗,也是我们蒙古族土尔扈特回归后的居住地。后来,我外婆的祖先,也是杨姐奶奶的祖先,后来迁徙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利州一带。”张富山对家族历史脉络非常清晰。

“张总,看来我们不仅有廖公衡先生交代的共同任务,拍摄好环境生态记录片《高原橄榄树》,而且还因为这共同的血脉,那我们更有义务写好、拍摄好电影《一品夫人传奇》。”云中天笑道,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云总,是的,我们既有廖公的期待,更有时代的重任。”

“张总,请您和杨姐跟我们创作团队继续讲述先祖一品将军与一品夫人的故事。”

“云总,好的。”张富山与杨维恩沉思了一会,继续他们的讲述。

天山,横亘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为亚州最大的山系之一,山间盆地和纵向构造谷地,把整个山系分割成许多山脉、山块和草原。

就在天山东南麓,有一块富饶的高原和草场,早在西汉初期,西域36国就有若羌、且末、小宛、山国、乌垒、仑头、渠犁、焉耆、危须等11个“城国”和“行国”分立。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自治州轮台县境内)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东汉王朝时置西域长乐史于楼兰以统之。

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置焉耆都护府。

元明时期博尔塔拉为蒙古族游牧地。

元代实行中书省制度,博尔塔拉隶属阿里麻里行中书省。

成吉思汗曾把博尔塔拉在内的额敏河流域封为其三子窝阔台的领地。

但艰苦的环境,让生活在此的蒙古游牧民不断往水草丰满的天山东南麓迁徙。

到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朝设置喀喇沙尔办事大臣,所属焉耆及库尔勒、布古尔实行伯克制,“丝绸之路”南道的卡墙(即今州且末县)、卡克里克(今州若羌县)隶属于阗办事大臣管辖之时,这儿已经成为蒙古族人生活的乐土。

光绪八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设喀喇沙尔直隶厅,光绪二十五年升为焉耆府,先后管辖新平(今尉犁)、若羌、轮台三县,也即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前身。

时光转到1884年春日,天山南麓气候温和,蓝天下白云飘荡,永不停息的孔雀河滋养着嫩绿青草、洁白的梨花和粉红的杏花,构成色彩斑斓的图案、在微风吹拂下漫山飘香。

在一个大型蒙古包旁的草场上,元朝皇帝窝阔台的后人,扎里布可汗的女儿,美丽的蒙古少女乌云格格和她的女助手云中歌置身其中,就如二只开屏的孔雀,美丽动人。

正在闻着花香,了望雪山的乌云格格,远远地看见十几匹高头大马飞奔而来,心中一喜:“这一定是贵人光临”。

聪明的云中歌马上领悟了格格的心思,莞尔一笑,舒缓地拉起了蒙古人自己的马头琴,琴声悠扬。

格格也亭亭玉立起来,引吭高歌,甜美嘹亮,飘逸激荡。

高头大马上为首的男子显然是被这美妙的歌声所打动,他放慢了马步,其余的马也只能紧随其后。

随着越来越近的骏马,乌云格格看到了一匹骏马上坐着的年轻将领。

只见他身着戎装,英姿勃勃,气势非凡。

当互相接近的瞬间,仙女般清纯美丽的少女张与气宇昂然的将军忽然四目对望时,心都“砰砰”直跳。

什么叫一见钟情,就是这瞬间的一瞥,双方就有了“非你莫娶”与“非你莫嫁”的心里誓言。

这位年轻将领就是一品将军杨祥麟。

杨祥麟:“拿弓箭来!”

护军王强从马上抛过弓箭:“将军,请接!”。

杨祥麟接过弓箭,双臂开弓,斜对长空,“嗖嗖”连发数响,稍远处传来雁落的声音。军士喝彩。

乌云格格:“这人是谁?”

云中歌打趣道:“怎么,小格格动心了?”

格格娇嗔:“去你的!”然后,将长发一甩,高歌起来,婉转悦耳的歌声,飘荡在草原的上空。

听到悠扬的歌声,杨祥麟一挥马鞭,“啪”的一声,骏马如风一样向前奔去,大队人马扬起的滚滚风尘,与格格的歌声交汇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