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高原演义 > 第135章 少年出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慈山寺观音静静矗立,俯瞰世人。

日月的轮换,时代的变迁,如滚滚洪流,从远古涌向未来。

张富山从家里保险柜里拿出一个小檀木盒子,杨维恩眼含热泪,一脸崇敬地穿越前行。

十九世纪中叶,世界格局处于激烈变化之中,内忧外患之下的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

曾国藩一手打造起来的“湘军”,逐渐成为维护清朝统治与国家统一的中流砥柱。

左宗棠光大了湘军,以随行的棺材表达了收复西北边陲的决心。

可谓时势造英雄,在国家最需要英雄,湘军最需要干将的时候,一位时代骄子应运而生了。

1856年6月6日清晨,在离韶山韶峰南面5公里距离的城前村一位大庄园内,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待生产,接生婆紧张地伺候在身旁,年轻的丈夫和家里人在门外急得团团转。

按当地习俗,妻子生产之时,丈夫只能在门外听候消息。

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刚刚发亮的天空又黑了下来,杨家长辈都倍感到惊讶之时,只见一道闪电袭来,一条巨龙从产妇的房间升入空中。

随之“哇!”的一声初生婴儿清脆的哭啼声划破黎明前的黑暗,云开了,天亮了,日出了,整个庄园沸腾了。

这庄园主杨氏,乃是中国北宋时期大名鼎鼎满门忠烈杨家将之后代。

随着北宋消亡,南宋南迁,杨门女将穆桂英后人的一支来到洞庭湖畔。

当他们看到韶山这龙盘虎居之风水宝地后,便移居于此,将庄园修筑在这龙脉之上的城前,并一直延续至今。

按照家谱,这刚刚诞生的小孩应是穆桂英第20代孙,根据出生时的异象,祖辈们为这小孩取名祥麟,小名龙麟。

小龙麟天资聪颖,胆识过人。

他2岁就开始学文,3岁开始习武,6岁时如文一字一句、如武一招一式都已像模像样。

在家中私塾的精心培养下,他从小就以先祖“杨家将”为自豪,将先人穆桂英作为心中的榜样。

他闻鸡起舞,苦练十八般武艺,在11岁时就已在湘潭少年武林大会上崭露头角,获得少年组冠军。

自古英雄出少年,当左宗棠率湘军西征、收复新疆阿古柏叛乱之时,年仅13岁的杨祥麟,告别家中的童养媳,便投身于西征的滚滚湘军之中。

经过湖南、湖北,进入陕西,他就参加了极其残酷地平定陕甘回变的战争,从陕西杀到甘肃,进入战争中心甘肃回民起事中心河州。

陕甘回民起义首领中,心狠手辣莫过于马化龙和白彦虎。

为了实行他的铁腕屠杀,他先杀死全家自己的亲人,然后,开始杀人如麻的屠戮暴行,仅1862年到1869年,马化龙带人屠杀汉人10多万人。

而白彦虎则为害时间最长,杀戮最多。在西北,人人自危,谈虎色变。

白彦虎的父亲本是陕西官府小吏,兄长白彦龙考中武举人,1849年,他被选为北京一个大区的宗教主管,1861年参加清军。

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他趁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事之际,白彦虎参加了陕西回民起义军,并打败了清军陕西提督雷正绾部,在渭河两岸,被杀汉民成千上万。

次年,清王朝派大批清军进行围剿,被杀回民不计其数。

1867年,乘驻陕清军主力东渡黄河追剿西捻军之机,白彦虎等率回军杀回陕西,双方死伤数十万人。

1869年三月回军首领在董志塬聚会,改十八大营为四大营,白彦虎为元帅之一。

刚刚随湘军达到这里的杨祥麟就参加了左宗棠部下刘松山指挥的攻打董志塬的战争,作为湘军中一名新战士,他艺高胆大,如入无人之境,左冲右突,横扫千军,很快湘军攻下董志塬。

回军退守,聚集在宁夏的金积堡,杨祥麟又作为先锋,一路冲杀,拿下金积堡,马化龙父子投降后被杀。

杨祥麟的武功和胆识很快引起了湘军将领刘松山的注意,并推荐给统帅左宗棠。

看到气宇昂然,一表人材的杨祥麟,左宗棠特别高兴,当他得知这位武艺高强的年青人是杨家将的后代后,一拍杨祥麟的肩膀: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呀,祥麟,至今天起,你就跟随我左右,我要你快速成长,光大祖业,报效国家。”

“承蒙左帅错爱,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待。”杨祥麟起身伏地施礼。

同治十年(1871年),左宗棠又进驻甘肃,当地回军领袖马占鳌投降,被左宗棠编入清军。

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白彦虎为首的回军被迫退出青海。

同治十二年(1873年),白彦虎等遂出嘉峪关退到新疆,但他仍率余部8000余人,以游击战术同地方清军与团练武装周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