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高原演义 > 第121章 抓住骗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廖雨辉正在回忆印象模糊的刘荫权的相貌,忽然看见那两个印度人,他马上怒火中烧,不顾一切就冲了上去。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廖雨辉一把抓住一个高大的印度人,把他从正喝茶的座椅上拉了下来:“阿米儿,还认得我吗?”

“你是?是廖生,你怎么也来这里了?”阿米儿吓了一跳,原来是曾经的冤家。

那个印度人刚想反抗,为廖雨辉开车的司机小二手一晃,就把阿米儿的大手反剪过来。

阿米儿身边的那位印度人马上站起来,顺手一个勾拳打了过来,被黄金玉身边的李主任反锁过来,往下一压,马上蹭到地下,痛得叫了起来。

“原来是阿三呀,刚好你们两个都在,今天总算让我找到了。”廖雨辉一阵激动:“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今天看我怎么收拾你。”

“廖生,千万不要乱来,我们是守法的外国公民,在你们法制的中国,你再跟上次一样打人,就是犯法的。”

阿米儿是一个常年穿梭印度、中国和缅甸的狡猾商人,常到中国做生意,各种事都见,过各种手段都用过。

看到廖雨辉身边一下多了这么多高人,虽然暗暗叫苦,但他并不慌张。

“是呀,和气生财,有话好好说,大家都是生意人,一起先坐下来喝喝茶。”富美珠宝店的吴老板看到这一幕就走上前来劝道。

宝美珠宝店的吴老板是典型的温州商人,吃苦耐劳,精明能干,在是玉石界摸爬滚打20多年,也是玉石界的老江湖。

他才50出头,一身市侩商人的油气和匪气。

虽然在珠宝界不是名气很大,但在地下珠宝行业却有一席之地,很多大老板想淘到正规市场和交易场所买不到的珠宝翡翠,往往会通过他的地下收藏取得。

说到底他跟珠宝市场三教九流都有交道,往往通过黑市和非法手段取得一些稀世珍宝。

当然,这与他几十年在中缅交界做玉石翡翠生意的地理位置有关。

瑞丽市地势平缓开阔,无天然屏障,交通便捷,贸易兴隆,城市功能配套齐全,是我国大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金大门,也是古代南方丝路的重要通道,是“中缅”、“中印”公路的交汇点,也是中缅、中印等南亚国家民间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瑞丽市珠宝街,汇集了来自中、缅、印、泰等多地的商人。

“瑞丽是瑞祥美丽之地,和气生财,大家坐下来喝喝茶,交流一下好。”

黄金玉是当地珠宝翡翠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她知道这吴老板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

虽然都是经营翡翠珠宝,对比玉石界的平行世界,吴老板只不过仅高于地平行,对比天花板式的黄氏家族,可谓级差太多。

要不是有特殊事情,黄金玉是不会与吴老板这样小小的老板打交道的。

高层次的人找低层次的人,往往是有特殊使命,不为人知的特别目的,别把她们看得高大上,以为攀上了大树。

吴老板虽然对黄金玉毕恭毕敬,但他心里非常清楚。

不同平行世界的人就像几何上的平行线,永远都不会有交集。

高层次的人永远都是把低层次的人当成仆人,当成利用的炮灰。

除非平行线高处的人站在宇宙,有信仰,有爱心,有菩萨心肠。

否则,绝不要发善心。

你想想,别人家财万贯,整天山珍海味,周游列国,呼风唤雨,怎么会与你一个底层的人去打交道,那不是太自不量力,自讨苦吃。

他曾跟那些追随他的玉石朋友,特别是菜鸟级的入门人说:“要在珠宝界发财,必须要勤奋,要精明,要会演戏,要把稻草说成金条,把石头说成宝玉,把普通玉说成翡翠。”

“那不是讲故事骗人吗?”一个年轻人不解。

“是讲故事,那不叫骗人,那叫生意,没有生意,怎么生存。”

“有点道理,但看到那些诚信、期待的顾客,总觉得下不了手。”一个女珠宝商问道。

“这就是你不太成功的地方,你看看,美国不是向全世界讲美国梦的故事吗?不就是为了骗全世界的人,骗全世界国家和人民的钱?中国很多上市为了圈钱,哪个不是讲多少发财的故事,圈股民们的钱?中国股价十年如一日,是为什么呡?我们卖一个翡翠玉石,骗别人几百、几千、几万算得了什么?”

吴老板能够从底层到做得风生水起,与他能说会道是分不开的。

吴老板心里非常明白,现在黄金玉来找他合作,是冲着他收藏的那件特殊的翡翠佛像来的。

否则,是不会跟他来合作,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现在廖雨辉在他店里抓住两个印度商人,他和黄金玉希望息事宁人,不要影响他们的大事。

黄金玉的话出口,吴老板马上附和:“黄总说得对,和气生财,大家先坐下喝杯茶。老婆,快拿店里最好的茶叶来,上一盘水果。”

“好的,我们听黄总的。阿米儿、阿三,给我老实点,别耍花招。”廖雨辉放开印度阿米儿。

两个印度人一脸紧张,只得坐下来。

“阿米儿,你上次与阿三骗了我30万元,准备怎么办?”廖雨辉厉声问道。

“廖生,我们卖给你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缅甸翡翠绿宝石,怎么说是骗你呢?”阿米儿想,他们也不知道真相,我是坚决不能承认,否则就完了。

“看来你是不打不说实话。”廖雨辉狠狠地盯着他。

“你上次就用一块玉石把阿米儿的头砸坏了,头破血流,现在还要打?”阿三辩解道。

“他这个大骗子,打死他都可以,还只是在他头上砸了个洞。”

“老实说!”小二眼睛一横,一股杀气露了出来。

阿米儿和阿三不敢多言,眼睛望着吴老板,然后望望黄金玉,似乎想请他们主持公道。

“如实说吧,让他们评评理。”廖雨辉显得比较宽容。

那是10年前,廖雨辉在转行从事农场发展的时候,为了在以前熟悉的珠宝行业赚点快钱,他来到中缅珠宝街,见到了10多前认识的印度珠宝商阿米儿和阿三。

“廖生,这么巧,多年不见了,生意做得不错吧。”阿米儿笑道。

“阿米儿呀,我早已转行了,你还在做珠宝玉石生意?成了中国的常客了。”廖雨辉很是高兴。

“印度穷,中国富,我们常常在帕什米尔高原、缅甸淘到一些好的翡翠珠宝,可以来中缅珠宝街卖给收藏家,赚点钱。”阿米儿说。

“最近淘到了什么好珠宝?以前我的一些老客户经常找我要。”

“你想想,我常年都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跑,总会遇到一些好的拿到手里。”

“真的,拿出来看看。”廖雨辉急了。他做宝石的原则就是越稀有越值钱,也越好卖。

他想捡漏。

“最好不看,这种稀有的珠宝,价格比较高,一般人不识货,到时,别人以为是我们骗人。”阿米儿非常懂行。

“怎么会呢?生意嘛,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廖雨辉表现得很男人。

“阿三,廖生是老朋友了,他要看就拿出来给他看看。”

身体比阿米儿高大、结实,年轻的阿三赶快从旅行箱里拿出一个包。

他打开包,拿出一个绒布包裹。

一层层打开,露出一个饭碗大小的绿宝石。

“廖生,你看看,就是它。”阿三递了过去。

廖雨辉接过绿宝石,左看右瞧,用鉴定玉石的专用手电上照下照。还拿出陶氏滤色镜及专业设备对这块珠宝玉石及有机宝石的种属,纯度,合成,人工,处理及部分产地特征进行鉴别。

“廖生,你看,这么好的玉石,咱们又是朋友,是真的无疑了吧。”阿米儿趁机问道。

廖雨辉做玉石这么多年,相信自己的决断,更相信合作多年的玉石朋友。

“阿米儿,这块绿宝石多少钱?”

“廖生,你都仔细鉴别过了,这么稀有的绿宝石,咱们这么多年的朋友也不多说,一口价200万。”阿米儿盯着廖雨辉。

“阿米儿,你这那里是朋友价,你这是坑我的价格。”

“你说值不值200万?曾经比这小的绿宝石都卖到500万,怎么会是坑你呢?”

“我买以后,还要卖,我要赚钱呀!”廖雨辉说。

“你给多少?”

“一口价,5万元。”

“廖生,你这是开开玩笑吧,我从印度带过来差旅费都要几万元呀。”

“你说多少?”

“看在朋友份上,价格砍一半,150万元。”阿米儿说。

“10万元,卖就成交,不卖我就走了。”廖雨辉斩钉截铁。

“加一点吧!”

“多少?”

“50万元。”

“20万吧”

“既然廖生都这样说了,大家都是老朋友了,为了今后的生意,就这样吧。”

阿米儿忍痛割爱,专门做了阿三的工作,好不容易就这样成交了。

廖雨辉从银行取来的20万现金,给了阿米儿后,就此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