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高原演义 > 第一04章 因祸得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廖雨辉放下行李,来到一楼餐厅,找了一处面向江面的小桌坐了下来。

他点了一个夫妻肺片、西芹木耳两个凉拌菜,一个水煮嘉陵江野生鱼片,一个干煸猪肉,一份清炒野芹菜,要了一瓶泸州老窖,就一杯一杯的自我陶醉起来。

望着滔滔江水,看着红日西沉,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孤单一人的廖雨辉不禁感慨万千,悲从中来。

“服务员,再拿一瓶泸州老窖。”廖雨辉喊道。

“老板,你已经喝得太多了,不能再喝了。”服务员劝道。

“你、你看不起我,我没有钱吗?”廖雨辉已有七分醉意。

“不是,老板,身体要紧。明天可以再喝。”

“少啰嗦!拿不拿?”廖雨辉有点失控。

“好的,这就拿来。”服务员没有办法,只得应允。

服务员的酒还没有拿来,河边突然传过来急切的呼救声。

“救人呀,快救人呀!”

廖雨辉朝河边望去,只见离河边10多米远有一个人一浮一沉,跟着河水往下面冲去,岸边站着几个人跟着跑。只见那人越冲越远,人们似乎找不到好的施救方法,只得不停叫喊。

廖雨辉马上冲到河边,猛地钻到水里,只有几分钟就游到了那沉浮人的身边。

只见他伸手抓了过去,但一个浪打了过来,那人突然沉了下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影。

廖雨辉扑了个空,马上转身朝那点黑影抓去。

他毕竟是练武之人,身手敏捷,一把抓住那人头发,使劲提起,往岸边划来。

整整6分多钟,才游到了河边。

河边的人纷纷围了上来,有人伸出绳索、竹竿等救护工具,有人跳了下去,很快,把他们俩人拉了上来。

岸上人员马上对水中人员施救,十分钟后,救护车也赶了过来。

“这人的水性真好,这么大的水,几分钟就游到中间了,是不是专业队员。”有人说。

“看他伸手抓住那人头发,就知道他很专业。抢救溺水的人,抓住头发是最安全的,不能抓他们的手,否则,自己会被他一起拖下水,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有人分析得专业。

“这人的功底很深厚,应该有武功,不然早就累倒了。”人们议论纷纷。

经过半个小时的抢救,那位落水的人被抢救过去。

原来是当地一位老板的女儿,因为高考不好,被父亲说了几句,晚上出来散步,就趁家里人不注意,跳到河里。

幸好有廖雨辉出手相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老板非常感谢廖雨辉救他女儿之恩,硬要给他10万元。

“这是举手之劳,不必客气。”酒后的廖雨辉,经过江水的冲刷,显得格外精神。

“恩人贵姓?我姓武。”老板感激不已。

“武老板,我姓廖。”

“廖总,明天一定请你到我们公司指导指导。”

“好的,你先照顾好你的闺女,明天联系。”

廖雨辉不想面对越来越多围拢过来的人,特别是闻讯而来拍摄的记者。

但这么一位英雄人物,电视台还是不想放过。廖雨辉对着镜头十分钟后,转身上了房间。

第二天早上廖雨辉起得比较早,他精神爽朗,信心倍增。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嘉陵江上波光粼粼,整个广元市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

他打开电视,广元电视台正在播放新闻,很快一个画面出现在自己眼前:“那不是我吗?”

他顺手拿出一张宾馆服务员送来的《广元日报》,在一版左下角一条新闻格外显眼《游客见义勇为救落水学生》。

他仔细一看,自己的名字和照片历历在目。

他心一惊:“遭了!”

廖雨辉越看越惊,吓出了一身冷汗。

真是屋漏偏缝连夜雨,人倒霉就算了,哪知这样倒霉。

“我本是悄悄潜行,现在行程却完全暴露在人们的眼皮底下,那不是自投罗网。我得赶快想法离开。”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大山、大水、大景,他没有福分享受,只得赶快拿上换洗的衣服,准备退房。

可是刚刚收拾好行李,就听到了敲门声。

廖雨辉心想:“完了,还是迟了一步。”

他马上做好了反击的准备。

“廖总,在房间吗?”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奇怪,这里怎么会有认识我的女人,而且这声音还挺熟悉的。廖雨辉犹豫了片刻,还是打开了门。

“廖总,你成了我们这里的大英雄了,祝贺你呀。”

“冯主任,怎么你到了广元,知道我在这里?”

廖雨辉一看,这不是北京的冯亚玲主任吗,怎么她会到这里。

“廖总,广元是我的老家呀,真是巧合,40年前我差点命丧嘉陵江,昨天你在嘉陵江救了个女孩,看来还是有你这个贵人相助呀。”

冯亚玲觉得奇怪,她这几天本来还在成都出差,昨天突然觉得应该回家看望一下快90高龄的奶奶,就这么巧遇到了廖雨辉。

人在精神上往往有某种磁场相关联,所谓心灵感应是也。

“冯主任,真是碰巧,我刚好准备去北京找您呀。”廖雨辉显得特别高兴:“难道这里真是我的福地。”

“廖总,你看,这是谁?”

顺着冯主任手指点的地方望去,只见一位西装革履,头发黝黑,身材伟岸,气势威严的中年人朝他点头。

“廖总,这就是刘司长,刚从地市挂职副市长转到部委担任司长,旁边是他秘书。”冯亚玲笑着介绍。

“刘市长,啊,刘司长,几年前跟冯主任拜访过您。到底年轻,几年不见,变化不小呀!”廖雨辉马上伸出手。

“廖总好,想不到这里遇到你。你现在成了救美英雄。”刘司长慢条斯理、中气十足,一副大领导派头。

“刘司长过奖了,刚好遇到了,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廖雨辉不是谦虚,而是觉得很平常。

“廖总,我刚好与冯主任来四川考察工作,昨天也才到广元,今天中午就为你喝杯庆功酒。”刘司长显得特别高兴:“他们市长请我都推掉了,咱们兄弟中午好好聊聊。”

“刘司长,你和冯主任都是领导,怎么能要你们请客呢?我请你们。”廖雨辉连忙道。

“廖总,在我的家乡怎么要你请客呢?这样吧,都不要你们请,我家里开了个农庄,就到我家里去吃。自己养的土鸡,河里捕的野生鱼,还有山珍。”冯亚玲说得挺有诱惑力。

“冯主任,非常感谢刘司长和您的热情邀请,我毕竟是生意人,在广元办一件事后要马上赶到云南瑞丽,有人在那里等我。”

廖雨辉生怕时间一长,被追赶他的人发现。

他想,现在这一报道出去,大家都家喻户晓了,北京来的冯主任都知道了,那些追杀他的人肯定也会知道。

“廖总,生意是慢慢做的,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要不来。刘司长推掉繁忙的工作专门来看你,请你吃饭,不参加说不过去吧。”冯亚玲有点不高兴了。

“那好,我先退掉房间,就一起到你家的农庄去吧。”廖雨辉只得硬着头皮答应。

他想:“能够在广元这么偏僻的地方也能碰到北京来的领导,说不定还真是我的福地。”

冯亚玲家的农庄在朝天区的乡下,刚好嘉陵江旁的明月峡附近,离市区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

车子刚走十多分钟,廖雨辉就叫了起来。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农行,要去汇款。

廖雨辉汇完款,又上了车。

车子穿过市区,绕着河边转来转去,嘉陵江两边的美丽风景,乡村的鸡鸣狗吠,农家的袅袅炊烟,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离酒店越远,到乡下越深,廖雨辉觉得越安全。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大家下了车,沿着一条小溪前行。

小溪中长满各种水草,上面开着蓝色的小花,小鱼不断地跳出水面,红蜻蜓不时点一下水,青蛙鼓叫着,来回穿梭。

一阵阵清风从远处的江满面拂来,令人心旷神怡。

朝前再行300米,转过一个小山头,一个门前长满粉红色、白色等颜色荷花的小院就出现在他们眼前。

院门口两棵高大的垂柳悠悠飘动,两只黄色的土狗摇头摆尾的走了出来。

“大黄、小黄,走到旁边去。”随着冯亚玲一声命令,两条土狗果然就站在了路的两边。

院子很大,足够有1000平方米,比附近一般200、300平方米的农庄高档多了。

树底下,池塘边,空调房间不时传来麻将声。

这是四川文化的特色。

四川人能说会道更会享受眼前,有人说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各种大小地震以后,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人就是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