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过应该不可能,孩子毕竟是江家老大儿子的,就算之前的是江家给了赔偿,女方之后肯定是要再嫁的,不可能一直帮江家养孩子。

而且江家老大在知道自家儿子在外有了风流债,而且一家根本比不上吴家,居然还惦记吴家小姐,花婶也不知道是该说江家野心不小,还是痴心妄想了。

“那孩子现在自然是在江家养着,毕竟可是个男孩,江掌柜还总在我爹面前说,他既然已经有了孙子,自然不需要以后的新妇一定要生孩子养孩子,反正明里暗里暗示我爹将我嫁给他儿子。”吴梅馨摇着头继续说道:“要不是我爹已经不相信他儿子的人品,估计也会心动,主动要的是,我娘发现他儿子依旧跟江掌柜孙子亲生母亲有联系,明显就是想坐享齐人之福,我家又不傻。”

也应该跟吴家一直软硬不吃,不愿意嫁女有关

,所以江家才开始努力抹黑吴梅馨的名声,准备等到吴梅馨年龄大了实在嫁不出去,再提此事。

两人听到江家老大一家居然有如此野心,也忍不住有些唏嘘,吴家也真是惨,居然被这样的人给盯上了。

半夏忍不住抬手拍了拍吴梅馨的肩膀,这吴家人才发现江家的野心,已经被坑的差不多,实在是惨。

“你要不去问问你娘,以前那个掌柜还在镇上吗?去问清楚当年的事,说不定能得到一些证据。”半夏可不觉得吴老板就算知道江掌柜人品并不好,就会轻易开除江家的人,毕竟人家江家已经在吴老板手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只能找到当年的证据,让吴老板知道江家的野心,和想要吴家的家业,吴老板就算再怎么心善,也不会一直这么容忍江家老大再待下去。

吴梅馨点了点头,想要找到那么多年的证据,就只能从之前那个掌柜那里下手了,只是不知道当年那个掌柜还愿不愿意告诉吴梅馨当年的事。

一想到自己想要找到证据有多么困难,吴梅馨就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眼神不由得放在半夏身上,抿了抿唇,轻声说道。

“对不起,当时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对你们那个态度。”

虽说当时自己也是被江雪玉诱导着那么说的,不过当时自己那个态度确实不对,特别是自己对半夏的经历感同身受之后,一旦带入半夏之前的悲惨遭遇会是自己不久后的状况,更加后悔自己之前的做法。

半夏摇了摇头,自己倒是没怎么怪罪吴梅馨,毕竟吴梅馨这性子就是太冲动了,倒是没有太坏的地方。

耽误了半夏两人这么久的时间,吴梅馨也觉得十分不好意思,想要请两人吃饭。

不过两人还有事情要做,再加上赶着回家,也就婉拒了吴梅馨的再三邀请。

“倒是没想到这江家老大比江家老二更难对付。”花婶忍不住感慨的说道。

村里人之所也觉得江家老二不好相处,那是因为江家老二只会图眼前的一些小利益,江家老大看不上村里的那些蝇头小利,这吴家也是惨,要是不再早发现江家的这些算计,估计这吴梅馨的下场不比半夏好多少。

这么一来,没被江家老大一家盯上的半夏反而比吴家好。

半夏甩了甩头:“只要江家老大不想算计我们什么就行,先将东西买好吧!”

耽搁了这么久时间确实不早了,自己这两人得赶紧回去才行。

在别人铺子里站了那么久,之前铺子里的那些人早就已经走了,要不是看着三人最后没有打起来,反而和颜悦色的在聊些什么,伙计早就上前将三人请出去了。

在伙计满是疑惑的眼神下,半夏很花婶硬着头皮将自己需要的东西买好。

一下子出了那么大一笔钱,花婶看着兜里所剩无几的铜板,心疼不已。

“还是读书费钱。”

“不过也是读书出息最大。”半夏顺着安慰了一路。

花婶家的儿子并不是做生意的料,虽说读书上也没有多大的天分,但是多学点东西,以后还能做些别的事,总不至于只能留在村里。

“也是。”一想到多读点书自家孩子以后再怎么说都能更有出息一些,花婶就忍不住有些自豪。

“就不去江家老二那里,看他能怎么办!”一想到江家老二可是靠带学生挣钱和名声的,最好村里人以后都不将自家孩子送去他那里,看他还能有什么嘚瑟的。

半夏听了花婶的话不由得摇了摇头,都不送去江家老二那里自然不可能,毕竟村里不是所有想让自家孩子读书识字的人家都跟两家这般幸运,能挣到钱,自然还会有不少村里人愿意将自家孩子送去江家老二手里读书识字的。

不过半夏也不想打破花婶的想法,只是笑了笑,便不再讨论江家的事。

等到两人回去的时候,时间自然晚了,还好鸣哥儿在李家吃了。

半夏也在镇上随便吃了些东西填填肚子,这会儿自然也不饿,拉着鸣哥儿,打算告诉鸣哥儿自己给鸣哥儿找到一位老师。

半夏有空的时候也会在家里教鸣哥儿一些简单的字跟算数,四书五经之类的半夏自己都没学好,自然没那个胆子教授鸣哥儿,怕教差了。

家里自然没有笔墨纸砚这种贵重东西,之前连老师都没有找好,半夏自然不会想着先备一些笔墨纸砚,今天自己买了不少,半夏自然将这些东西拿给鸣哥儿看,顺便把自己买来装这些东西的小包递给鸣哥儿。

“嫂嫂,这是什么东西啊?”开朗了不少的鸣哥儿,有些好奇的接过半夏递给自己的东西问到。

“嫂嫂之前不是跟你说过要送你去读书识字吗?今天在镇上给你找了一位好的老师,明天嫂嫂送你去镇上师傅那里,以后你可得跟着老师好好学习,千万不能惹老师生气了,知道了吗?”半夏叮嘱道。

小孩子都有顽皮的性子,而老秀才的年龄可不小了,半夏可不希望倒时候自己听到鸣哥儿顶撞老秀才的消息,自然先告诉鸣哥儿尊师敬道,可不能在学堂顶撞老秀才。

“我要去镇上读书了吗?”鸣哥儿有些惊讶的看着半夏,然后脸上的表情瞬间欣喜起来:“嫂嫂,这是给你我的笔墨纸砚吗?”

“嗯!是去镇上,前几天嫂嫂带你一起去几遍老师那,以后就自己每天上学,上学了可不能再睡懒觉了,今天嫂嫂就教你如何用毛笔写字。”摸了摸鸣哥儿的头,半夏买了不少纸,就是打算自己先在家里教鸣哥儿怎么握笔怎么下笔。

半夏虽然会的字不多,但是教鸣哥儿这个初学者完全绰绰有余,除了半夏下午去忙活,都在教鸣哥儿练字。

第二天要送鸣哥儿去学堂,花婶也要送自家儿子,这摊子自然让李大哥推去镇上的,半夏两人忙完了才来接手。

第一天刚去的时候,虽然老秀才对鸣哥儿关爱有加,但是鸣哥儿还是不太习惯与太多陌生人一起接触,虽然不会抵抗别人的接触,但是依旧会觉得有些怪怪的。

半夏倒是没有太过担心,毕竟这需要一定时间适应,用不了多久,鸣哥儿就会适应跟其他孩子的相处的,半夏倒是不担心鸣哥儿在学堂会受人欺负,先不说老秀才会对鸣哥儿照顾有加,想必以老秀才的为人,一些人品不好的孩子,哪怕家里再有钱,估计也不会收下。

安慰了鸣哥儿几句,半夏便跟鸣哥儿讨论起今天学的知识,鸣哥儿毕竟是新去的,自然跟不上那些孩子学习的进度,老秀才也额外给鸣哥儿布置的不少课业,半夏跟着一起学习了一会儿,就和花婶一道干活去了。

一整个下午花婶脸上都笑的合不拢嘴,半夏倒是好奇花婶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整理好了明天需要的材料,半夏就没什么事干了,鸣哥儿现在已经入学,自然不能成天跟村里的那些孩子一道天天上山疯跑,老秀才的课业压力挺大的,鸣哥儿回来每天得写几张大字。

也还好半夏早就有所准备,家里草纸还是够的。

看着认认真真在院子里练字的鸣哥儿,想着这会儿时间还早,自己也有一段时间没进去过山里,现在都已经四月多了,不知不觉自己来这里都已经快一个月了。

天气逐渐热了,想着自己之前在山里发现数量不少的蘑菇和春笋,这段时间一直都是顺便在镇上将菜买好,菜园种的那些菜还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吃,半夏又想去山里看看。

这个时候田里还有不少事情,村里之前去山里的那股热潮渐渐的冷了下来,这个时候会去山里的,一般都是帮家里捡柴火或者挖猪草的孩子。

路上半夏遇到不少村里的孩子在小道上嬉戏打闹,不过半夏并不认识,所以也没上前打招呼。

不过看着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在边上小溪里抓的鱼,半夏不免有些心动了,自己来这里这么久,貌似没怎么吃过鱼汤,想着家里还有一些姜,半夏不由得打起了边上那条小溪里鱼的主意。

这会儿大家做鱼都做的十分简单,几乎都是煮汤,而且不怎么放油,更加不会放姜,一般都是家里条件稍微差一点的人想要尝点肉味的时候,才会让自家孩子去溪里抓几条鱼,所以村里对抓鱼倒是没什么限制,只要不太过分就行。

其实大周朝那些酒楼对鱼的做法还是有不少的只是普通农户家里拿舍得用那么贵的配料去做鱼,毕竟这个时候的鱼又没什么天敌,价格不贵,而做鱼的材料这个时候大部分都没有大面积的种植,很多都是驱寒的药材,价格自然一直都是居高不下,所以就算知道怎么煮鱼,才会让鱼变得更好吃,普通农户家里也根本就不会舍得那个钱。

半夏想着自己这段时间买猪肉存了不少猪油,要是自己能够抓几条鱼,还能做些炸小鱼段,无论是直接炒着吃然后以后蒸着吃都不错,就忍不住有些流口水。

只是自己从来没有下水抓过鱼,也不知道到时候抓不抓得到。

不过想着现在水里的那些鱼没有什么天敌,村民也不怎么经常下水抓,应该不会特别灵活才对。

心里有一股对自己莫名的自信,半夏嘴角上扬,高兴的走了过去。

还没走到溪边,就看到正好从溪边往村里走的江雪琪。

一看到半夏,江雪琪怒目相视,恨不得冲上来厮打半夏。

对于这个显然没有吃到任何教训的江雪琴,半夏给了个白眼,不想搭理对方,只想赶紧去溪边。

“哼!你以为你现在攀上王家就有用了吗?王家也就有点钱,能护着你多久?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将这些吐出来的!”江雪琪恶狠狠的瞪着半夏说到。

对这种根本就说不清的人,半夏一脸无语:“你们江家还真是不要脸,惦记着我的东西,还觉得我的东西就应该是你们的,你们到底哪来这么大的脸?”

“还是你们江家的人觉得,做了村长这个村子还真就是你们手中的所有物了?我劝你们江家的人做事最好适可而止,不然一道得罪到人,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死的。”半夏略带嘲讽的看着江雪琪说到。

村里其他外姓村民当中有钱有势的不少,只是那些人江家向来不敢得罪,而人家也不想多管闲事,所以江家才能欺负那些无权无势的普通村民,不过要是江家做的太过分的话,那些人也忍不了江家继续这么胡作非为的,也就是江家自己现在还看不清楚情况,依旧觉得他们江家地位甚高。

“你知道了什么东西!你既然都嫁来我们江家的,那些东西自然是属于我们家的,我们当初只是大发慈悲给你们留了一条活路,不然你才不会有这么好的日子!”江雪琪咬着牙说到,一想到现在半夏就靠包子这门手艺在镇上镇的那些钱,就眼红的不行。

虽然江家老二在村里的日子过得也不差,不过江家老二怎么着也不是个勤快的人,本身的学识非常一般,也就是比村里大部分人多识些字,师德又不行,这些年村里愿意将孩子交给江家老的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