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来还是得早点将鸣哥儿的教育提上日程,家里总不可能一家的文盲,一个人都不识字,半夏也打算买些书放家里,怎么着自己也得认识这个朝代的字才行,不然以后自己外出做生意,总不可能请个识字的人天天跟着自己,那多碍事啊!

王秀儿倒是没觉得半夏的字写得有多么不好的,反正对于半夏居然认识不少字而感到惊讶,要知道村里并没有多少人家愿意让女儿家也去识字读书,除非是一些家里不差的人家。

本来以为柳家两母女因灾逃来可能不识字,王氏都打算让王金明代写这方子,却没想到半夏自己写好了,更加觉得这柳家怕是本身条件不差,只是受了灾,才会变得如此落魄。

如果让半夏知道王秀儿心里所想,估计只会无奈的摇了摇头。

柳家真的只是还算普通的农户家,只是半夏可不是之前那个柳半夏,自然懂得多,不过半夏自然不会说出来的,就让别人这么误认为也好。

等到半夏回到家里的时候,天色都要不早了,忙活了一天半夏几乎是吃了饭就睡下了,都没跟鸣哥儿聊上几句。

不过鸣哥儿知道半夏这段时间忙,也没打扰半夏休息。

第二天依旧是早早的出了摊,半夏在镇上开了个包子摊的事早就在村里众人知晓,所以今天一大早摊子上倒是有不少同村的人来买早点,大部分都不是昨天跟着江家人一起在村口凑热闹的人,而是村里其他人。

半夏对这些人自然没有任何恶意,毕竟这些人又没有参与过昨天的那些纠纷和霸蛮,半夏自然好声好气的跟这些村里人聊了几句。

大部分人都是道喜,倒没什么是非,花婶脸上也露出难得的笑容。

“村里人就是有一部分人被江家带坏,其实江家也不是所有人都心坏,但是偏偏都让那些黑心肝的坐上村长之位,为江家谋取利益,不然村里也不会变的有那么多是非的。”一想到现在村里的情况,花婶忍不住叹了口气说。

在几十年前,村里虽说也是江家势大,不过那些外姓的人与江家通婚少,大部分外姓人性质都不差,不过这些年与江家通婚的人家越来越多,自然有不少人变了性子,这也是让花婶最愁的地方。

村子里总是闹的不安生,谁的日子过得能舒坦了?

大家自然都希望村里能够和睦相处,而不是如今这样,嫉妒别人家挣钱,各种挑拨离间,撕扯谩骂,花婶看着都觉得心累。

半夏想起昨天自己被围困的场景,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其实村里的环境确实不错的,要是自己有钱人在村里新建一个更加结实耐用的屋子,怕是半夏也不介意继续留在村里生活。

不过现在村里那种风气,半夏可不想带坏鸣哥儿了,在江家的人没有被教训一顿不敢冒头之前,半夏可不愿意在村里新建屋子,怕是让江河批准宅基地,自己又得脱层皮,还不如挣的钱去镇上买个宅子。

半夏也没将自己心里这个想法跟花婶说,毕竟镇上买个宅子可需要几十、上百两银子,就算是把包子方子卖了,怕是自己一时半会儿的也凑不到那么多钱,只能慢慢来了。

想起昨天自己写字时的经历,半夏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给鸣哥儿找先生了。

“现在江河坐村长,他本身性子就不正,还想将村里人带好,那是更不可能的,别提江家的是了,越提自己越心烦。”摆了摆手,半夏并不想让江家的是扫了自己的兴:“现在我们也存了一点钱,要是今天收摊走的话,去镇上寻寻风评不错的教书先生吧!”

必须得把这事提上日程才行了,生意都已经做了一段时间,却总是忘了先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前头,这可不行。

花婶也想起了这事,自己孩子也在家里待了几天,因为前段时间跟江家老二的争执,让花婶家孩子在课堂上备受欺负,花婶只能愤然将自家孩子接了回来。

但是也不可能一直让自家孩子就这么在家里待着,必须得赶紧找个新的教书先生送去读书才行,想着这些时间这家确实也攒了一笔小钱,再怎么着送孩子读书还是送得了的。

也跟着点了点头:“镇上好像有几家教书先生,就属后面街徐家的那位老秀才学识跟人品都不错,不过收徒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仅仅束修高,而且还看孩子本身的资质,如果能在那位老秀才手下学习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提到要找老师,对镇上的是要比半夏了解不少的花婶自然也听到不少消息。

“哦!村里有人的孩子在那位老秀才手下读书识字吗?”半夏倒是来了兴趣。

“王秀儿的小儿子就在那位老秀才手底下读书,而且那个老秀才的儿子是府城岳华书院的先生,要是天资过人的话,老秀才还会推荐弟子去岳华书院读书。”花婶想了想说到。

半夏对村里的事不清楚,所以也不知道王秀儿之前曾在村里说过,自己费尽心思将自家儿子送到老秀才手中,就是为了能进岳华书院。

岳华书院是前太傅隐退之后办的,里面教授课程的都是大学问的人,除了普通的四书五经之外,还有骑马、身寸箭,琴棋书画陶冶情CAO,提升气质的课程。

虽说价格也不便宜,不过岳华书院的人一半多都能考上秀才,要知道一家只要出一个秀才,就能免不少税收,而且当地富绅、地方官都不敢为难秀才的家人。

反正大部分人家里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考上秀才,半夏倒是从花婶这里知道那个岳华书院居然有这么多教授的东西,自然心动的不行。

虽说自己倒是从来没想过鸣哥儿能中秀才什么的,也没期待鸣哥儿在读书上能有多大的成就,只想着鸣哥儿能多学一些知识。

这个时代倒是没有强迫到年龄的孩子都得入学,柳半夏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算得上是半个文盲,毕竟自己从小学到大的简体字,在这个时代根本用不上,繁体字半夏也不是全部都看得懂,自然希望鸣哥儿能多学一点。

“这么听起来,这个老秀才倒是挺合适的。”半夏满意的点了点头,今天的生意结束了之后,自己必然得去那老秀才家里采访一番,怎么着也得为鸣哥儿争取争取。

花婶倒是没半夏这么自信,忍不住叹了口气:“这老秀才招收弟子的标准可高了,王秀儿家的小儿子读书的天赋,在村里算得上是数一数二,才经过了秀才的考核,我可不觉得我家虎子能有这本事。”

苦笑的摇了摇头。

花婶虽然也想让自家孩子去镇上读书,但是却从没打过老秀才的主意,镇上招收弟子的秀才自然不止老秀才一个,不过老秀才收过众多弟子,也有自己一番教授之道,本身的学识充足,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正是因为老秀才本身能力出众,一些平庸的弟子自然是看不上的,花婶知道自家儿子在读书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花婶也只是希望这家儿子多识字,将来还能做个账房先生。

听了花婶的话,半夏不由得开始考虑了起来,鸣哥儿从来没接触过读书识字,毕竟之前那几年家里的情况,连吃都吃不饱,又怎么可能有那个闲钱去让鸣哥儿读书识字,万一那个老秀才的要求确实不低,鸣哥儿达不到那个老秀才的要求,那岂不是让鸣哥儿更加胆怯?

鸣哥儿因为之前的生活情况原本就不自信,要是知道自己被老师看不上,怕是更加自卑了。

半夏原本就是想改变鸣哥儿的性子,所以才想早早的将鸣哥儿送去读书识字,见识更多。

如果那么秀才真的有这么严格,半夏只能另选一位先生的。

“既然现在的条件好了,我自然希望鸣哥儿能学到更多东西,鸣哥儿从来没接触过读书,也不知道在读书这方面的天资如何,我倒是想去见见那位老秀才,如果只是看天资,并不看现在已经学了多少东西,我倒是想让鸣哥儿去试试。”

不过那个老秀才竟然有不少弟子,自然不会要求新收的弟子必须学到多少知识,鸣哥儿虽然从来没读书识字,但是不一定就在读书识字这方面没有任何天赋,半夏觉得鸣哥儿必然不会比村里其他孩子差。

再说了,鸣哥儿那个便宜哥哥之前可是村里读书天赋数一数二的存在,要不是家里中途出了事故,已经取得童生备考秀才的江启承也不至于会被江家逼着那个样子,不过江家老二估计也是嫉妒江启承在读书方面的天赋要远远高于自己,所以才逼着江启承代替江家老大大儿子从军。

既然哥哥在读书上有这么高的天赋,半夏相信鸣哥儿肯定也不差,只是前几年被耽误了,自己找到老秀才好好解释一番,老秀才总不可能还是直接拒绝。

花婶也想到鸣哥儿是因为家里原因,所以从来没有接触过读书识字,不过有个天赋让镇里人前几年都谈及过的江启承,花婶倒是不觉得半夏这个想法行不通。

“快到午间那个老秀才有一段时间休息,我们倒是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前去跟老秀才商量一番。”

立马告诉半夏。

现在已经是将近上午,摊子上也没多少东西了,半夏想着把东西放去铁匠家里,到时候自己再赶过去也来的及。

“那我们两便一同前去,也不知道老先生愿不愿意收下鸣哥儿,我自然也要去镇上其他秀才先生那里询问一下情况。”

半夏也不能保证老秀才就一定会收鸣哥儿,虽然自己是希望鸣哥儿放去最好的老师那里,但是也得做另一手打算,自然会将镇上的那些秀才先生都问上一遍。

花婶自然是没有意见,自家孩子虽然不能送去老秀才那里,不过去见识一下这位博览群书,气质沛然的老秀才,花婶也挺愿意的。

摊子上的东西一卖完,两人把东西往铁匠铺里一放,便急急忙忙的往那老秀才家里走去,明天所需要的肉早就已经在屠夫那里定好,晚点去拿也没关系,其他材料早在卖包子的时候,看到有合适的,两人就已经买的差不多了,自然不需要担心。

等到半夏跟着花婶绕了半天走到一处还算清净的院落时,已经是差不多一刻钟,半夏也才第一次感觉到这镇上还真是挺大的。

老秀才家这个院子前厅是当做授课的地方,院子的门没关,半掩着,在院门口就能听到里面出来的那朗朗上口的读书声。

两人只是想来找老秀才打听一下情况的,并不想打扰那些朗读的弟子,所以轻轻的扣了扣院门。

虽说院门并没关严实,不过自己并没有告知老秀才两人前来,自然得礼貌有加。

听着院门传来的动静,一个年老的妇人脚步有些蹒跚的走了出来,看着眼前不认识的两人,有些疑惑的问道。

“你们这是?”

“老夫人好,我们是前来拜访老秀才的。”半夏嘴角一勾,微微俯身行了个礼。

“那快进来吧!这会儿他正好在书房。”一听半夏的话,老妇人笑了笑,温和的朝两人说道。

会来找老秀才的,一般都是为了孩子入学的事,老妇人虽然不认识两人,却也从不回绝任何人,毕竟老秀才选择弟子有自己的一番计较,这是镇上的人都知道的事。

也不会有人因为自家孩子没选上而来吵闹。

走到一个房间门口,老妇人敲了敲门,轻声说到:“有人家来找。”

没一会儿,一个年迈的老先生打开房门,神情有些冷淡,甚至带了一些严肃,应该是做先生做久了,不自然的板着一张脸。

“进来吧!找我有什么事?”

将两人请进门,老秀才坐在一旁的桌子边看着手里的一些字帖。

“我有一位八岁的弟弟,正是到了入学的年纪,因为前几年家贫,一直没能读书识字,想放在老先生门下。”半夏开门见山说出自己的来意。

老秀才眼都没抬:“你应该知道我这的规矩,既然都未读书识字,我自然不会从头教起,镇上还有不少其他优秀的秀才,你们可以将他放去其他秀才那里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