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经济咨询所 > 第91章 中年危机的郑伟(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中年危机的郑伟(中)

众人看见郑伟这样一个大男人就这样在捂脸痛哭,也不禁感到心酸,世雅槐将抽纸递了过去。

罗北没有说安慰的话,只是将酒续上。

“15年前,我毕业,你知道当时985的大学生多值钱吗?”郑伟又闷了一口,然后抬头看着罗北问。

“我当时一毕业就进入众人羡慕,号称南电的外企。”郑伟顿了顿说:“谁又能猜到,10年前它破产了。”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郑伟双眼闪烁地看着罗北。

罗北点点头,眼睛有点空洞,轻轻地说:“就像一个失去家,流落街头的孩子,伤心,迷茫,世界都是冰冷的。”

“是的,你懂。”郑伟拍了拍罗北的肩膀,痴笑说:“5年的工作,说没就没了,这失业第一次,就像女孩的第一次,痛不欲生,后来就麻木了。”

“那次失业后,我又去了一家有百年历史的大企业,但没过两年,它被并购了,而我又像过期的商品被扔出仓库。”郑伟说。

“接着,我又整整辗转了四家企业,有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有低调务实的企业,但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被收购。”

“我就一次又一次地被扫出公司。”郑伟拍了拍自己地胸脯,流着泪破音喊道。

“最后,我再也不想失业了,我进了一家国企。”郑伟擦了一把眼泪,抽泣地说。

“我在那安逸平稳地工作了三年,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工作上与同事相恰愉快,家里有爱人相伴。”郑伟眼睛充满向往,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但就在一年前,我爱人被查出得了三阴性乳腺癌。”郑伟眼泪再次止不住,流了下来。

“半年前,上天又与我开了一个玩笑,国企也是不稳定的,我们国家与欧盟的一项合作终止,而我所在的部门,将完全成为多余品,我又再失业了。”郑伟说完,将酒一口气闷完。

郑伟一只手捉紧酒杯,另一只手握紧,双眼通红布满血丝。

罗北将刚开便只剩半瓶的红酒,推到郑伟前面。

郑伟拿起酒瓶,仿佛吹啤酒一样,灌酒。

“上周我爱人走了,她走了。”郑伟说到最后,完全藏不住,嚎啕大哭。

罗北示意世雅槐再开一瓶酒,递给郑伟。

郑伟拿着酒就灌,酒还剩三分一,身体晃晃悠悠,接着趴在桌面上,断片了。

“罗北哥,这怎么办?”郭祥聪看着断片的郑伟。

“先把他搬到沙发上,再打电话让他的家人来接他吧。”罗北说。

郑伟消瘦的身材,轻松被郭祥聪和罗北抬到一边去。

“罗北哥,郑伟这种情况算不算是中年危机。”郭祥聪有点感触地问。

“他算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罗北点点头说。

“人到中年,身边的父母长辈也上了年龄,生病的,离去的,以前年轻没有考虑过生老病死的问题,会在真切地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汤文柏深有感触说。

汤文柏本身年龄将近70,长辈们都走得七七八八,一些好友有的也离开了,汤文柏虽然见过很多次,预想过很多次,但每一次都忍不住伤感。

“那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中年的危机?”世雅槐忍不住问。

“对啊,这郑伟每去一家公司就破产,这也太倒霉了吧,这真的不能避免吗?”郭祥聪也跟着问。

“首先要知道除了教师,医生这些公共事业单位,很少工作能干一辈子。”汤文柏说。

“而在中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三年。”汤文柏研究经济这么多年,对于社会的经济现状有着很深的理解。

“这么低?”郭祥聪诧异地说。

“嗯,很多小企业都是走着‘一年发家,两年致富,三年倒闭’的路子。”汤文柏继续说。

“不仅是中小型企业,就算是跨国公司的寿命也就10年出头,世界500强平均寿命也仅四五十年。”罗北平淡地说。

“可是,大多数人的工作年限都超过30年,甚至达到四十年。”罗北说。

工作人员这么多,外企数量都非常有限,更不用说世界500强,能进到这些寿命相对较长的企业的员工,只有相当少一部分。

“是的,像郑伟这种将近40岁的失业者,其实在现实中还有不少。”汤文柏说。

“但像郑伟这样有技术,有工作经验的人,在市场上应该挺受欢迎的。”郭祥聪不解地问。

“你怕是没去过人才市场。”汤文柏笑了笑说。

郭祥聪尴尬地摸了摸后脑勺,郭祥聪别说去人才市场,平常见到招聘信息都不会多看一眼。

“且不说现在很多单位都标明,只要35岁以下的人员。”汤文柏说。

“在我们国家的劳动氛围,经常是朝九晚九,一周工作六天的工作强度,对于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的中年人,有几个能长期承受得了。”汤文柏说。

“郑伟是有技术,有经验,但并不是那种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技术人员。所以在竞争力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罗北说。

“是的,不仅是技术人员,甚至在管理岗位也没有竞争力。”汤文柏补充说。

“这又是为什么?”职场小白郭祥聪不懂地问。

“因为管理岗位本身就少,并且管理岗位,企业一般更倾向内部选拔,一方面选出的人员更熟悉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空降带来的磨合期。”汤文柏解释说。

“那郑伟将来怎么办?”郭祥聪问。

“他能不能迈过现在这个槛都不知道,将来的事谁能说得清呢?”罗北看向躺在沙发上的郑伟。

事业上的连续受挫,至亲的离开,无论是精神、财产都处于一个极度赤字状态。

郑伟要是情绪没有发泄出来,自寻短见都非常有可能。

一蹶不振,是最有可能的情况。

“你们俩还年轻,给你们几点忠告吧。”汤文柏叹了口气,看向世雅槐和郭祥聪。

“等等,汤教授,为什么是我俩,不是我们三吗?罗北哥也没大我们几岁。”郭祥聪打断说。

“因为他已经懂了。”汤文柏看向罗北,淡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