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经济咨询所 > 第22章 菌类市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几天,英国的脱欧热度很快就降了下来,被另一件事情取代了。

那就是高考成绩出了,一本线,二本线,哪个孩子逆风翻盘各种关于高考的信息涌上媒体、网络。

南岳地区因为避免状元风气,从几年前便不再公布状元的名单。

高分的同学知道自己厉害,至于自己是不是状元就不敢确定了。

万一出现一个比自己高分的,那岂不是脸都被打肿。

陈叔也是眉笑眼开,因为陈益丰的成绩整整比一本线高出80多分,有很大的机率冲击清华北大。

中午的时候,陈益丰一如既往地来到罗北的店铺送饭。

“益丰,怎么了?”罗北看着有话想说的陈益丰。

“罗北哥,你觉得我去学经济怎么样?”陈益丰有点忐忑地问。

罗北想了想,也大概猜到陈益丰之所以萌生读经济的想法,应该是受自己地影响。

从一开始,简答的一句话便救活了陈叔的店。

再到谈甜蜜冰城的时候,陈益丰也在场,仅仅动动嘴皮子便赚了过千万。

这对于一个未经世事,家里条件不富裕的孩子的冲击绝对非一般的大。

陈益丰萌生了这种想法,也非常的正常。

“萱儿,这笋干好吃吗?”罗北没有回答陈益丰的问题,反而看向萱儿。

“好吃。”萱儿说。

“那这腊肉好吃吗?”罗北继续问。

“好吃。”萱儿说。

“那你会去当厨师吗?”罗北问。

“不会。”萱儿摇摇头说。

“但要你当你了厨师,你就可以将这些美食做给你爸爸妈妈吃。”罗北说。

萱儿纠结地皱起了眉头,然后问:“我可以请陈爷爷给我爸爸妈妈做吗?因为我更喜欢当老师。”

“当然可以。”罗北微笑说。

陈益丰似懂非懂地听着罗北和姚萱儿的对话。

“益丰,有人说对数学敏感的人适合学经济,也有人说学经济要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也有人说经济其实是一门研究人性的学科。”

“你问我,你适不适合学经济?其实我连自己是否适合学经济都没有搞清楚,学IT、学材料是否有更好的发展。”罗北不禁想起前世,学经济纯粹是为了赚钱。

“但我知道,我现在挺开心的。”罗北笑着说。

“罗北哥,谢谢你。”陈益丰看似有所明悟地说。

“今天进了一批很好的金针菇,现在的金针菇又便宜又好,今晚来一份肥牛金针菇尝尝?”陈益丰推荐说。

“好啊。”罗北开心地应道。

吃饱午饭,一个穿着西装,但已经将领带解了下来的微胖男士走了进来。

“您好,请问你是罗北吗?”微胖中年人虽然面容疲惫憔悴,但还是微笑礼貌地说。

“是的,有什么事情?”罗北问。

“我是方志远介绍来的。”微胖中年人热情地递上名片。

深城得意菌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王景山。

“菌业?”罗北嘀咕道,同时想起了什么。

“我和方志远是大学同学,他说罗先生是能人,所以我特意从深城驾车过来。”王景山说。

“坐下说吧。”罗北示意王景山。

“不知道罗先生对菌类市场有没有了解?”王景山坐下,试探性问。

“王经理,既然你不远百里驾车过来,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关于菌类滞销的问题,我或许有办法。”罗北直接说。

听到罗北直接说出,自己这次的目的,王景山不禁有点傻眼了,但回过神来,也没有太惊讶了。

凡是有关注菌类市场的人都知道,今年菌类供应大大过剩。

就例如金针菇,早几年仅有散户种植的金针菇,价格大概9~10元一斤。

接着下一年,企业、公司开始大规模种植,市场价格降到6块钱一斤。

仅仅过了不到4年,金针菇的价格已经降到了1~2元一斤。

供过于求,使得菌类的市场一片惨淡,许多菌类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倒闭,可谓是将中小型种植菌类公司都赶尽杀绝了。

不少大型生产菌类的公司企业都想方设法想开拓新市场。

但新市场开拓哪有那么简单,这些企业连新市场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提开拓了。

“那既然如此,我也直说了,日常五大食用菌类香菇、平菇、黑木耳、双孢菇和金针菇。”

“以双孢菇和金针菇滞销最为严重,并且接下来每一天都会有近百吨的产能过剩。”王景山神色黯淡地说。

如果市场一直都这么惨淡,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解决,王景山相信就算公司能熬过这寒冬,恐怕也伤筋动骨,没几年时间都不可能恢复过来。

罗北想了想说:“我有办法解决滞销的问题。”

王景山瞬间抬起头,盯着罗北,激动得双手都颤抖起来:“罗先生,你说的是真的吗?”

“别开心得这么早,我有办法,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资金。”罗北说。

“不知道,罗先生有什么办法呢?”王景山也冷静下来问。

“罐头。”罗北说。

“罐头?”王景山奇怪地说。

“菌类罐头我们公司也有做,其他公司也有做,但收益并不是很高,并且国人对罐头这东西不太感兴趣。”王景山不解说。

“我没说,在国内销售。”罗北微微一笑说。

“你是说将罐头销往国外?”王景山眼睛一亮,猛然说。

“为什么不可以?”罗北说。

“你知道国人年均消费多少斤罐头吗?”罗北问。

“多少?”王景山忍不住想知道,下意识地问。

“仅仅不到3斤。”罗北说。

“那你知道美国人年均消费多少斤罐头吗?”罗北问。

“多少斤?”王晶山充满期待地问。

“300斤。”罗北说。

王景山吸了一口凉气,整整相差100倍。

“RB人年均消费70斤罐头,欧洲人均100斤。”罗北继续报出数据。

王景山仿佛看到公司仓库那像山一样的菌类在源源不断变成罐头输送出去,然后换回美元,欧元进到公司的账里。

“那你知不知道非洲对罐头的需求量?”罗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