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开局签到刑警队 > 形意拳三种练法技巧出劲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形意拳三种练法技巧出劲力

很多形意拳习练者对三种练法众说纷纭,使练习者感到迷惑。

确实,这是练功方法的窍门所在,这也是形意拳先辈们,因受旧意识的影响,不愿多说的地方。

所以既使有的人也曾经解释过三种练法,不是说不清楚,就是避而不谈。

武坛巨擘,形意一代宗师尚云祥先生对三种练法,早就做了精辟的阐述。

谈到形意拳发劲与实战时,反复强调,你做到了“硬打硬进无遮拦”就算做到了第一步(既第一种练法)。

谈到硬打硬进,可不是靠体强、力大的蛮力,愣打猛撞。

它是按技法要求练出来的,不管对方是静,是动,不借惯性,不借他力,想打就能打,想发就能发的高超技术和功力。

欲得这些技术,就得首先把动作结构,“劲”力来源先搞清楚并做正确。

再掌握好“阴阳、做到六合,控制好生杀”才能求得周身一体,内外完整一气的整劲。

有了这个整劲再按技法要求去求得“疾用骤发”、刚实而迅猛的爆发(刚、明)劲。

掌握了这些才算有了发人和打人真正本钱。

有了这个本钱,进而再用“意”从技术的分解中,去找“缓动随发”,“沾实用力”“沾身纵力”的(柔、暗)劲。

掌握了(刚、明)劲和(柔、暗)劲,也就是掌握了(形)和(意),相合的自动化阶段。

既随心所欲阶段了,也是形意拳习练者所说的不意而发的(化)劲阶段。

以上就是形意拳三种练法,既简单又朴实的进阶阶梯。

但是如果“刚”劲没有练好,就去练“柔”劲或“化”劲,是没用的,只能是欺骗自己,弥补自己的虚荣之心罢了。

练功应该知道,刚至则柔生,柔极则自化的道理。特别是丢掉了“刚劲”这个根本的锻炼,其“柔”劲、“化”劲就是空谈。

绝不是跳过“刚”劲而练所谓的第二、三步功夫就能求得其“真意”的,也不是追求什么绝招所能求得的,更不是靠虚荣之心或自己的认知而随意改变练功进阶的。

对于这个问题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误人误己!

很多人对形意拳劲力之大、技术之巧,存有很大的误解。

认为练习形意拳拳械实用技法,必须是身强力壮者、敢打敢冲者才行,而体力弱小者,就很难成功!

其实不然,形意拳是以“五行”作为基本功,来练功找劲;

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来锻炼我们的肢体和内脏,它把我们全身散乱之劲以及精、气、神皆纳入丹田,而变成周身一体,内外合一的整劲。

以十二种动物即龙、虎、猴、马、鸡、鹞、鮀、鸟台(tai)、燕、鹰、熊、蛇之特技为用。

人之身体强弱犹如十二种动物的体型,其大小差异很大,却又各有自己的特技。

通过“明师”的指导,刻苦的锻炼,来唤醒出自己身体内在的精气神、劲力潜能,并与老师所教的技术相合,一定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形意拳技术之巧,劲力之震撼,绝不是单靠身体强壮和勇气所能做到的,它是技巧和功夫二者有机结合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如“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郭云深老先生,岂不知他也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老头。

再如大名鼎鼎周明泰老先生,也是个一小个子。

而尚云祥先生投师时,竟被单刀李存义先生拒于门外,并有“尚云祥像个小糖瓜,混身似铁能打几个钉”的评说。

而尚云祥先生确以超人的毅力和惊人的钻研求索精神,在其各位老前辈的精心指导下,弥补了自己的先天不足,最终成为武坛巨擘,一代宗师。

真功夫和假把式

牛胜先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际交流的扩大,国外文化不断渗入,对现代人,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影响很大。

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外国好,外国的一切都好!

武术界也和其它行业一样,出现了拳击好、泰拳好、西洋搏击好、巴西柔术好等等声音,中国传统武术不行、骗人等等言论纷纷出现。

气焰之嚣张,大有一口吞掉传统武术之势。

这些也不能全怪现在的后生们。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不让谈打,更不让教打。

故绝大多数的武术老师不会打,不会推,不会摔,只会练套路。

别说武术界个人,就是专业武术学院也如此。人家练摔跤的一上来就要摔,搞散打的一上来就先练打,而练武术的则一味练套路。

实践出真知,我们八路军有许许多多的将军、元帅,虽然没上过黄埔军官学校,但是在战争中学会了战争。

相反不少上过军校的人,却只是纸上谈兵,焉有不输的道理。练武术亦然,一辈子只练不打,永远用不上。

旧时练武的人,比武切磋是经常的事。比武切磋有客气的,也有不客气的。

李玉琳师爷就常对来挑战找岔的人说:如果不打脸,不踢裆,咱们就友好切磋。

如果要打脸踢裆,那我也不留情了。

以前有句话说,三年把式(练武者过去称把式)打不了当年跤。

现在却是十年把式也打不了一年的拳击、自由搏击、散打。人家天天打,我们天天练套路,结果当然就不用说了。

恩师常曰:不练哪家拳不知哪家劲。

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诲我说:不会打的,别谈打;不会摔的,别谈摔;不会推的,也别谈推。

隔行如隔山。我们业余打乒乓球玩玩的,如果真和专业运动员打,一个也打不过。

又如我不会开汽车,我硬要开,怕连我会开车的孙子天灏都不如。

有些练太极的,平时表演起来玄乎得很,左一下右一下摔人摔得别提多漂亮,甚至连凌空劲都使出来了。

但讲真实功夫,在太极推手界却是不堪一击,原因就是假推惯了,一来真的就彻底玩完了。

表演和练功夫要分清楚。表演是让不懂劲的人看的,可以用来展示推手的技巧和效果,但要想练真功夫,就不能和表演一样。

对方打你,你能不动步,就绝不动步;能退一步,就绝不退两步。

一推就乱蹦,那是纯表演,永远练不出功夫来。

打有打的练法,内家拳有内家拳的打法,外家拳有外家拳的打法,西洋拳有西洋拳的打法。

无论那种打法都首先有敢字当头,敢打,敢拼,不服输,不怕死的精神。

要想打,首先自已不怕打。铁头功,铁筋功,铁裆功,铁臂功,铁掌功,铁指功,铁腿功,铁脚功等等。

都要下功苦练,才可下场比武。不抗打,便不宜上擂台。

1929浙江国术游艺大会高守武与袁伟比试

bJ天桥宝善林跤场,以摔跤卖艺为生活来源,但参加全国摔跤比赛就输了。

原因很简单,摔假跤表演惯了,来真的不行了。

今天中华武术玩表演的这赛那赛太多了。

许多运动员没下过实战的功夫,别说上擂台,就是在街上,连小流氓都打不过。

更别说去上台挑战拳击,散打,自由博击了。

真功夫难得。功夫往往有不宣之秘,师父也不轻易传授。所以俗话说,宁授十手,不说一口。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旧时功夫得来不易,传艺也非常谨慎。

师父传徒弟,一是要考察徒弟的品行,二是要考察徒弟是否真正肯下功夫。

师父最忌徒弟品行不端,对师不诚。

恩师曾说,孙禄堂一辈子,就怕教出一个像宋代晏飞之流的人来。

此人绰号白菊花。他艺成后,败坏师门,到处强…奸妇女(武林人称采花淫贼)。

他来看师父(师父因急火攻心时练功,把眼练瞎了),师父骂他败坏门庭,他就把师父杀了!

又杀了师娘,奸*杀了师妹。恩师曾告诫我,我的某个徒弟就是这种人,不能教。

后来我来到广州,这个徒弟果然叛师。

我从师多年,恩师才教我练大功夫,练小功夫,练内家沙袋功夫及太极推手中的绝功夫。

当年我在《武魂》上写了篇《形意拳的桩功练习》。

恩师批评我说,人家练了一辈子武术,到死也没明白什么是武术。你干吗要讲桩功呢?

人家明白了,还恨你,何苦呢?以后不许写这些了。

我父亲为弄明白武术,倾家卖地,你干嘛要给我说出去。

恩师说,郭云深先师用崩拳打一千斤,八百斤的沙袋。

现在谁这么练?郭云深坐牢时还天天用虎撞掌撞墙,现在有人肯下这功夫吗?

所以当年郝恩光趟八卦步,能在前肘挂一个人,我父亲站三体式,前肘上可坐一个小孩。

老一辈武术家们每天练六至八个小时。

现在除专业队外,谁也练不了六至八个小时了。

所以中国武术要想挑战西洋搏击,要先下功夫去练打才能成。

光练套路,只是锻练身体,与真打,真推,真摔无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