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农门继室的诰命之路 > 第153章 这时候就需要‘托’登场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这时候就需要‘托’登场了

其实也不能怪皇帝逼迫大臣们捐银,因为旧朝灭亡时把宫中财帛是洗劫一空!

留给萧瑜的爷爷时,皇宫里基本就是空壳子,只剩下搬不走的珠宝玉器等宝物,还有精美的绫罗绸缎。

可这些宝物只能放在宫中库房中,拿出来也是给妃嫔们宫里做摆饰,要不就是赏赐给臣子。

又不可以拿出来当掉当银子花。

就算赏赐给臣子的,除了绫罗绸缎可以用来做衣穿,那些玉器珠宝也只能放在家里仓库而已······

说得难听点就是个死宝而已。

况且一个国家的日常开销,还有每年地方上各种灾情是时有发生。

最大的开支还是边疆。

平时不打仗还好,一但战争爆发,粮草辎重兵马消耗惊人!

皇帝萧瑜心里盘算着:假使江逸程这办法可行,募捐到的银子挪一半出来给兵部。

前几日宋时庭大将军送来军报,蛮夷小国靺鞨一直骚扰边境。

那凶狠的靺鞨人,又蠢蠢欲动!

宋大将军坚守边关,想痛揍这个蛮夷靺鞨,打得他们不敢骚扰大秦边境!

请旨开战。

******

散朝后,太监章得海交给每个府衙一个募捐箱让尚书,御史们带回自己所属府衙里继续募捐。

各个府衙里可是有一大半没资格上早朝的官员呢!

******

皇宫太和殿里的募捐可没有大街上闹市口募捐热闹。

就见六张一人高两米宽的宣传栏,是一溜在最繁华的闹市口排开。

两旁各书些一尺大的四个遒劲的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一字排开宣传栏牌子靠边上拐过来还有两块高大贴着红纸的木板,最上头写着三个大字“光荣板”。

先是衙门里的官差敲着锣打着鼓开场。

接着就是宫廷乐师拉起煽情的二胡。

跟着是男女声深情并茂,催人同情的演讲宣传。

没想到,刚刚把阵势造出来,就围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

你想呀:他们从没见过这种操作,刚开始还以为是耍把戏的呢!

可走近一瞧——哦吆!俺的个娘呃!

衙门里的官爷在敲锣打鼓,宫里的太监手执佛尘坐在案桌前,案桌上摆放着纸笔。

平常让老百姓一见就赶紧让得远远的威严冷酷的侍卫们,此时都面带微笑地朝着他们咧嘴笑!

还有一对壁人正在演说着什么······

“欸欸!快进来看,这里好热闹!”

“川临?”

“呃?俺好像听说那地方发洪涝,死了不少人呢!”

“嗯嗯,俺也听说过·····”

“啧啧!快来看!这还有几幅画呢!”

“呃呃?画得跟真人一般。”

“画上的人好可怜······”

围观的老百姓只顾看热闹,不懂干吗的。

当然也没人掏银子捐款了。

这时候就需要‘托’登场了······

只见一个商人模样的老者,首先前去捐了二百两银票给坐在那儿的太监。

那太监收下银票,提笔就把那人的姓名记在薄子上,把银票丢进那高高的募捐盒子里。

随即那站在两旁的官差们,把手中的用劲锣一敲:“铛!”嘴里高唤一声:“得胜街‘仲记装裱’铺捐银二百两!’”

随即就有礼部官员执上前用笔把捐款者记在那光荣榜上。

这‘仲记装裱’铺的仲老板,虽说是托,但也不算是托,人家是真心实意也是真金实银来捐款的。

昨天夜里李全只是跟他这么一说,这仲老板就放在心中,还起了个大早,第一个就带起头捐了银子。

“哦。原来是捐银子送给灾区赈灾的。”

捐款的人是有一就有二,有了人带头就好办了。

跟着捐银子人就多了起来。

锣鼓是敲得震天响,某某又捐银一千两上了光荣榜。

红纸黑字,高大的两快光荣榜就竖立在募捐箱后面。

一张榜上记银子,一张榜子上记捐品。

在太子和王爷们的家人带头捐款操作下,跟在后面捐款的富商竟然排起长长的两条队伍。

江逸程一下早朝也没顾得上回家,就跟着四王爷七王爷来到前门街头闹市口,一看太监和礼部官员是手忙脚乱人手不够。

二位王爷一见,忙派手下去王府里叫来师爷官事来帮忙。

******

京城里的好多富商们一大早就听下人们回去禀报说:前门街闹市口在‘募捐’!

捐款最多者将得当今圣上御赐手书“大善人家”牌匾!

还上什么光荣榜,光荣榜到是其次。

主要的是皇帝赐匾,那可是千金难求呀!

试想,你再富有也就一商人,到哪里才有资格求得皇帝的赐的亲手书写的牌匾!

这牌匾供俸在家族祠堂里,子子孙孙流传下去可是倍有面子的。

哦,还有千金难求的‘不栉进士’的丹青!

哪有此等好事?

当他们还在怀疑事情的真实性时,就远远听见闹市口锣鼓震天响了起来。

得!赶紧怀揣银票去闹市口瞧瞧去。

人还没到呢,就见前面人头攒动。

排着长长的两队,捐钱的捐钱,捐物品的捐物品。

在拥跃捐款人群两边竟然还有维持秩序的侍卫,却全程满脸堆笑,轻言细语对着捐款的老百姓,全没了以往凶神恶煞的模样!

看这架势,应该是真实的!

得!

赶紧排队吧!

这时就听锣鼓敲了起来,礼部官员高声叫道:“京城盐商徐得利捐银十万两!”

“铛铛!”

皇帝萧瑜在宫里也是忐忑不安,叫上太子萧景轩,父子俩微服私访来了。

父子俩远远的就听见闹市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走近看见挤满了拥跃捐款的人群,这才放心下来。

“新科状元的想法真行!”

“哈!还是朕看人看得准,江逸程真是我大秦一员福将呀!”

皇帝此时心里是乐开了花!

同时心里也暗骂着:哼!朝廷里那几位官员,食君俸禄却不为朕分忧。

还不如这些平民百姓的思想觉悟高!

太子萧景轩看见这捐款的壮景也心情激动,感慨着:还是我大秦的子民人性善良!

江逸程此时不是埋头在里面帮着记账,就是手里接过老百姓捐来的衣服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