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农家小药娘 > 第四百一十四章 牵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记得那个婢女的嘴巴也是特别利索,压根就不忌讳自己的身份。

“欸,正是。”管家应道。

皇帝的眼底闪过一抹暗光,抬脚踏入了李安所在的房间。

进门时,李安正正趴在床上,太医半蹲在床边给他的后背上药。

见到皇帝,李安便挣扎着要爬起身,“皇上!”

皇帝连忙抬手,虚扶了一把,“你刚刚才醒过来,就不必拘礼了,可还有觉得哪里不适?”

话音刚落,李安就给皇帝叩了一个头,“皇上!奴才对不住您,奴才,奴才对不住您啊!”

皇上上前将他扶起,“有话慢慢说。”

李安这才可怜兮兮地抬起头,“皇上……是奴才无用,奴才对不起您!奴才眼睁睁看着那个贼人将兵符偷走……”

“什么?!兵符被偷走了?”

陶绾刚进门,就听到管家的惊呼声,简单的一句话,却在院子里引起了一阵喧嚷,如今西北战事吃紧,若是这个时候兵符出了什么差错,那么整个国家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她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看向皇帝,“皇上,这……”

皇帝的脸色微沉,示意她将门关上。

“吱呀——”细微的声响,将外面的吵杂也屏蔽在外。

皇帝将李安安抚到床上,又亲自替他掖了掖被角,“兵符的事,朕自会解决,如今最需要关心的,是你的身子。”

“皇上……”简单的一番话,让李安感激涕零。

陶绾看着这一幕,眉头不自觉地挑了挑。

她总觉得,眼前的皇帝亲和得甚至有几分客气,就好似,是在故意演一场戏给什么人看一半。

而这个观众……

陶绾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自己了。

正想着,皇帝就起身,回头看向她,又斜眼昵了一眼她身后的人。

陶绾顿时反应过来,对身后的管家说道:“你们先下去吧。”

管家应了一声,便将人全部带走,只留下陶绾以及皇帝在房间内。

待到房间再次恢复安静,皇帝菜缓缓开口说道:“绾绾,现在只有你能够帮朕了?”

陶绾的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弯成一道无奈的弧度,“怎么帮?”

她一不懂兵法,二不懂指挥,三没有实权,她能怎么帮?

皇帝拍了拍自己身旁的椅子,示意陶绾坐下,陶绾亦不跟他客气,一屁股便坐到了他对面。

“您说,我听着。”

皇帝亦不急,从桌上拿起两个杯子,倒扣在桌面上,一手摁着一个杯子,解释道:“历代兵符都是一分为二,一半叫阴符,在掌管各个地区的将军手里,另一半叫阳符,在朕的手里,兵符只有合二为一的时候,才能真正调控军队。”

说到最后,皇帝的食指摁着杯底,让两个杯子轻轻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陶绾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将自己的揣测说了出来,“您的意思,被偷的一半,是调控西北地区军队的阳符合二为一,才有作用?对方偷兵符,无非就是想从皇上手中抢到军队的调控权,如此一来,对方很有可能已经去找阴符的持有人了,臣妾又怎么可能帮得了皇上?”

“你能!”皇帝坚定地说道:“你不仅仅能,而且这个任务由你负责,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陶绾听到这,更加不解了,“为什么?”

她不过是个弱女子,能帮得上皇帝什么忙?

想到这,陶绾又像意识到什么,小心翼翼地问道:“西北地区的阴符,不会是在……”

唐棣那?

最后三个字,陶绾没有说出口,可是看皇帝的神情,很明显,她猜对了。

所以,皇帝才会说,只有她能帮他,因为如今,唐棣不在,知道阴符在哪的人,恐怕只有几个影卫,更甚者,就连影卫也不知道在哪。

想到这,陶绾也跟着反应过来了,原来是在这等着她呢。

什么火灾,什么李安烧伤,全都不过是托词,只是为了让她走这一趟,只要她

想到这,陶绾的目光却落到了自己的肚子上。

若换做从前,跑这一趟她自然是无所谓,可是如今,她多了一份牵挂……

注意到陶绾的目光,皇帝在她开口之前,率先打断了她的话,“朕明白,让你走这一趟是一个多么糟糕的提议,可是朕确实别无它法。朕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好女孩,心怀天下苍生,你可想过,你这一趟,等同于免去了一场烽火硝烟,又造福了多少黎明百姓?”

陶绾听到这,原本拒绝的话顿时又说不出口了。

她没有亲自上过战场,可是这些事情,在教科书上,电视上,她看过不少,她知道一场战争会夺去多少人的性命,也知道一场战争,会让多少人变得颠沛流离。

但是倘若她答应了皇帝,那么这个孩子……

陶绾的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脸上依旧带着些许不舍。

大夫刚刚才说过,她不适合过于劳累。

想到这,陶绾咬了咬牙,轻声说道:“抱歉,皇上,臣妾不能答应您,您也知道,臣妾的胎还未稳,若是孩子出了什么事,恐怕王爷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的……”

“安心?你要他安心?”听到陶绾拒绝,皇帝的声音骤然冷了下来,“他若真想安心,当初又何必揽下这件事?又何必从他母亲手里接过阴符,手掌这么大的权力?”

陶绾想反驳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不得不咽下去。

她没有见过唐棣的母亲,说难听的,她连唐棣都算不上完全了解,又怎么能了解唐棣上一代的那些恩怨?

想到这,千言万语也只是化成了一口幽幽的叹息,“唉……”

见她松口,皇帝的眼睛又是一亮,继续全解道:“所以,你要不要考虑,替朕跑这一趟?你是知道的,如今朝中局势不稳,朕来汴梁看你,那是因为汴梁离京城不远,可西北远在千里之外,这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年半载,朕愿意走,可是朝中事务等不了这么久啊!”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