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农家小药娘 > 第三百六十三章 汴梁王、唐家、唐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六十三章 汴梁王、唐家、唐婉

另一边,竹林内,老人与唐棣不紧不慢地走着。

一开始,唐棣还会问老人一些问题,到了后面,两人也变得默默无语。

不知道过了多久,唐棣才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道前辈医术如此精湛,为何要居住在这深山老林里?”

老人低低的笑了一下,不语。

那笑声听起来像是喉咙里堵了什么东西,想要把它从喉咙里吐出来一般,低沉中带着几分嘶哑,让人毛骨悚然。

“前辈在笑什么?”唐棣不明,忍不住问道。

他虽然不明白老人的心思,可是或多或少也能看明白,老人眼底的意味深长。

是因为,方才他将沫儿称呼为媳妇?沫儿不是说两人青梅竹马,准备订婚吗?如此一来,自己这么称呼沫儿,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老人抿嘴,笑容有些冷漠,“我笑?我笑是因为觉得世间可笑啊!自己心爱之人在外抵挡风雨,自己却连心爱之人都想不起来了,简直是可悲可笑可叹!”

心爱之人?

不知道为什么,唐棣突然想起那些断断续续在自己脑中闪过的片段,正是因为那些片段和现实看到的沫儿重叠在一起,当初他才相信了沫儿的话。

唐棣越想越不对劲,他回过神,定定地看着老人,“前辈可是知道些什么,不便说出口?”

老人轻笑了一声,“我不过是个隐居深山的老头罢了,我能知道些什么?”

也是,这老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沫儿又因为自己双腿残疾,想来,一切都是自己多想了。

想到这,唐棣亦释然,恰巧两人已然到了一个小溪旁边,这个话题也就终止了。

溪水湍急却不深,站在正中间,水也不过敲好没过小腿,水流清晰见底,不少鱼儿在溪水里游来游去。

老人卷起裤脚,刚走向溪水处,原本还聚在一起的鱼儿便一哄而散。

他亦不在乎,在溪水里走来走去,挑了两块大小、距离均合适的石头,用手拍了拍,确定石头的稳妥,这才将一个自制的空心竹篮塞到两块石头之间,溪水湍急,可是水流进竹篮内,很快又从竹篮的缝隙里流走了。

“前辈这是在做什么?”唐棣觉得有些新鲜。

老人将食指抵在嘴唇上,朝他比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唐棣只好站在他身旁,静静地盯着那个竹篮,反倒是老人,好似方才布置竹篮的举动,不过是一时起兴才做的事。

老人在溪流附近走来走去,不时弯腰扒拉着草丛,像是在找什么。

唐棣见状,只好跟着他,问道:“前辈在找什么?或许林七也能帮忙寻找。”

老人像是没听到他说的话一般,嘴里也絮絮叨叨地说道:“你听说过汴梁王吗?”

唐棣一愣,总觉得这个称呼有些熟悉,可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只能摇了摇头,憨憨地笑道:“我与沫儿都是从边城过来的,并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老人回头瞥了他一眼,又继续说道:“汴梁城有位汴梁王,是我朝唯一的外姓王爷,汴梁王的母亲,曾是先帝最宠爱的长公主,也因此,汴梁王得到了这份殊荣,前不久,刚和唐家的独生女成亲了。”

“唐家?”唐棣又是一愣,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些细碎的片段,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打闹的情形。

他晃了晃脑袋,只当是自己和沫儿小时候的情景。

老人低低地应了一声,见他一脸迷茫,便继续解释道:“唐家世代做生意,如今的家主,是汴梁王母亲的弟弟。”

唐棣了然,“这样啊,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自古以来,成亲最讲究的便是门当户对。汴梁王身份如此贵重,自然也就只有唐家的女儿能配得上他了。”

老人听到这话,眼底的情绪越发古怪,“你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我应该想起来什么?”唐棣听着有些好笑。

他们讨论的,难道不是汴梁王吗?怎么突然又扯到他失忆的事上了?这老头的思维,还真是跳跃啊!

“汴梁王、长公主、唐婉,这些事,你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老人又问道,神情里也多了几分激动,“那你让她怎么办?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等着你,你就任由她一个人,面对那些流言蜚语?”

唐棣闻言,眉头又皱紧了几分,“前辈,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话音刚落,老人猛地一挥手,怒气冲冲地说道:“不要叫我前辈!”

他是个王爷啊!对着一个老头子低声下气,这算什么?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唐棣的嘴动了动,想说什么,眉头却先皱紧了几分,“前辈,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若你知道,请你告诉我,好吗?”

老人听到这,深深地看了唐棣一眼,最后像是放弃了什么年头般,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罢了,无妨,我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已,你不必放在心上。你若想不起来也罢,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说着,老人便背着双手往山谷的深处走去,隔了好一段距离,还能听到老人的嘱咐。

“好好盯着那个竹篮子,若是让水冲走了,咱们今晚的晚餐可就泡汤了!到时候挨饿别怪我!”

唐棣还想追问些什么,老人的身影一个闪动,便消失在一个拐角处。

竹篮在水里上下晃动着,如同唐棣那颗摇摆不定的心。

他总觉得,老人的话里有话,好似有什么事,想要透过汴梁王之事,告诉自己。可是,又能有什么事?沫儿说了,他与她自小青梅竹马,生长在边城。

汴梁与边城相隔十万八千里,若非为了逃离追杀,他和沫儿压根就不会离开故土,如此一来,他与汴梁王怎么可能有什么交集?

可是如今听老人这番话,好似还有什么事,是自己没有想起来的,或者,沫儿有什么地方骗了自己,而这些地方,正是老人知道的?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