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农家小药娘 > 第九十六章 月饼有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到底,就是不知道如何跟人解释,所以连带着这病也不治了。

“糊涂!”陶绾骂道:“是他人的看法重要,还是自己的身子重要?”

狗蛋低了低头,不敢接话。

自然是自己的身子重要,道理他都明白,可是,脸皮放不下啊!

陶绾见他这般,也猜出了他几分心思,叹了一口气,“你若实在不想让人知道药是关于那方面的,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别人问起,你就说这是治风寒的,现在天气逐渐变冷,吃风寒的药总归正常了吧?”

狗蛋听到这,眼底一亮,“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理由呢?”

陶绾笑了笑,“当务之急,还是要把你们的身体调理好,至于别的,那都好说……”

“欸,陶大夫说的是!”解决了心头大石,狗蛋脸上明显松了一口气,恰巧门外再次响起了秋娘招呼狗蛋的声音,狗蛋便朝陶绾歉意地笑了笑,“那,陶大夫,我就先回去了,待药吃完了,我再上门来麻烦你……”

“好,那你……”陶绾还想说什么,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陶绾绾!”衙役站在门口就开始喊道:“陶绾绾在不在?!”

“在!我在呢!”陶绾举手应了一声,朝狗蛋看了一眼,“你先回去吧,回头我再去你们家看看你们。”

狗蛋应了一声,这才走了出去。

陶绾抬眸望去,就见一个衙役蹬蹬蹬地跑了进来,衙役看见陶绾,这才从怀里掏出了一张传召令,“陶绾绾,有人告你卖的东西有毒,你得跟我去衙门一趟。”

“有毒?怎么可能?”陶绾哭笑不得,“是什么东西?衙役大哥,方便告知一下吗?”

衙役歪了歪脑袋回想了好一会儿,“好像是叫月什么的……”

陶绾挑了挑眉,“月饼?”

衙役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

陶绾闻言,脸上的笑意更深了,“这就更不可能了,那些月饼出炉前我和花娘还有六子三人都不知道吃了多少了,若真有毒,哪里还轮得到对方告我们?”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也是个新来的,陶大夫,你就别为难我了,若是没办法将你带回去,我会被革职的。”衙役挠了挠后脑勺,说着好似又想起了什么一般,猛地一拍大腿,“不过陶大夫,你放心,我看县令的表情,并非是要把你怎么样……”

衙役的这个描述,反倒让陶绾愈加想不明白了。

若是在县城遇到的竞争对手,大可直接在县城的时候就指出她的月饼有毒,这样一来,便可以阻止大家买她的月饼,为何还要等到第二天才跑来陶安镇闹这么一出?

而县令那一边,又是什么个态度?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先前唐棣借用的,应该就是唐家的名号,如今唐家刚刚出事,县令的传召令就上门了。

想来想去……

她弯了弯嘴,“好,我跟你走一趟。”

陶绾刚走出门口,就遇到六子提着一筐谷子从外边回来,见她出门,又见她身后跟了一个衙役,六子顿时有些着急了。

“这是怎么了?”

陶绾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有人说吃了咱们家的月饼,中毒了,现在去衙门看看情况。”

“中毒?!这怎么可能?”六子一愣,随即连忙将谷筐往旁边一放,“我和你一块去!”

陶绾倒也没阻止,与其留他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倒不如两个人一起去衙门问问情况更好,索性提议,“那,顺带叫上花娘。”

说着,陶绾刚想回头就被六子拉住了,“花娘大清早就出门去赶集了,咱们给她留张纸条赶紧去看看什么情况吧。”

陶绾一想,亦有道理,寻了支毛笔,在六子的帮助下,三言两语把事情写下,把纸条压在桌上,两人便匆匆出了门。

一路上,两人越想越不对劲。

“月饼有毒?怎么可能?那月饼我们都事先尝过的啊!”六子最先忍不住,问了出口。

陶绾抿了抿嘴,“可是我们有没有尝过,又有谁能证明?即使你和花娘帮我作证,人家也会说你们是做伪证。”

六子一怔,“可,可我们说的是实话啊!”

陶绾的眼皮子往上一翻,脚步都没停,“谁能证明我们说的是实话?你说你说的是实话,别人就一定要相信了吗?”

六子更急了,“那他们不就是在讹人吗?!怎么办?难不成我们就送上门让他们讹?”

陶绾轻笑了一声,“你也先别急,具体怎么回事咱们还不知道呢,别整的事情还没清楚,咱们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六子连连点头,“对,对,要不这样好了,我们过去看看,若真的是诬赖,就到县城把那些买过咱们月饼的人都找来,大家都吃过同一批月饼,有什么可能只有那个人出事?”

“人海茫茫,哪儿有那么容易找?”陶绾的一句话,似是在回答六子的话,又似是在叹息。

对方一定也是想过这一点,才会找上门的,否则,又怎么会那么大胆?

六子已经急得六神无主了,“那难不成,就由得对方造谣吗?此事若是传出去,保不准对医馆的名声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陶绾抿了抿嘴,没接话,不过去看看,暂时还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六子虽然急,但有一句话没说错。

倘若真的是污蔑,首要的便是澄清,否则这事一旦传出去,保不准会对医馆的名声造成多大的影响。

见陶绾不吭声,六子又开始在一旁自言自语起来,“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陶大夫平日帮了大家这么多,如今好不容易过上了几天好日子,居然反过来倒打一耙……”

两人一路走在去衙门的路上,各怀各的心思,好在没一会儿,就到了衙门。

让两人觉得奇怪的是,花娘也在衙门里,除了花娘和县官,并没有看到其它陌生的人。

“花娘?你,不是赶集去了吗?”陶绾有些奇怪地看了花娘一眼。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