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 > 第65章 商量退敌的办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三天的休整,薛仁贵转向西南方向前进,准备向木底城发起进攻。

木底城是高句丽的又一座战略重镇,这里城池坚固,粮草丰富,是一座典型的易守难攻的城池,再加上守将是渊南建的亲信,所以在薛仁贵劝说投降无效的情况下,只能采取强攻的办法。

在即将前往木底城的时候,薛仁贵在南苏召开了一次军事作战会议,薛仁贵手指着地图,说:“在座的各位将军,从南苏向西南方向挺进,很快就能到达木底城的地界,但前往木底城的大路已经被高句丽军破坏,所以只能从小路前进,这将对大军极为不利,也不利于粮草辎重的运行,但我们必须啃下这根硬骨头,才能打通与渊男生会师的通道,所以我们要拼尽全力,将木底城一举拿下,大家有信心吗?”

在座的各位将领齐声说:“有!”

周青说:“我们主要听从你的安排,有合理的建议就会提出来。现在,我们虽然已经多次来辽东,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花一般,所以对辽东并不十分熟悉,所以只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依我看来,不如兵分两路齐头并进,给木底城来个两面夹击。”

“这个建议好,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就由周青率领一路人马,李庆红、李庆先、薛先图、张志龙、张志虎为副将,我亲自率领其他人等,分兵向西南方向的木底城出发,将木底成功收入怀中。”

到了第二天一早,薛仁贵和周青就率领各部人马,向木底城疾驰而去,很快就来到木底城三十里远的地方安营扎寨,薛仁贵没有马上攻城,而是休书一封,希望木底城守将于伯固能开城投降。

在薛仁贵看来,堂堂大唐是礼仪之邦,对待其他小国自然要有包容的风度,否则,谁愿意前来归顺?

谁知道等来的不是于伯固的降表,而是对特使的羞辱,薛仁贵哪里咽的下这口恶气?

送走特使以后,于伯固召集各位将领开会,他阴沉着脸说:“薛仁贵分两路大军,向我木底城发起进攻,如果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退敌之策的话,恐怕木底城很快就会沦陷,在座的各位有什么退敌之策吗?”

偏将名得来愤愤不平,说:“这薛仁贵真是欺人太甚,简直不给人留活路。”

伊夷模摇了摇头,说:“主要是大唐太看重尊严,如今又是渊男生请来的救兵,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曾经上表,建议朝廷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招惹大唐,可就是没有听得进去良言,如今大唐是铁了心要灭了高句丽啊!后悔又能有什么用呢?”

于伯固说:“现在说这些已经没了任何作用,我们已经羞辱了薛仁贵的特使,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当务之急不是埋怨谁的时候,而是要团结一致,想出退敌之策,共同抗击敌人。”

伊夷模说:“对于木底城来说,要想独自面对薛仁贵指挥的大军,恐怕没有那么容易,面对势如破竹的唐军,恐怕我们只有和它决一死战了,至于别的办法,末将实在是想不出来。”

名得来说:“伊将军这是开玩笑吧?我们不但装备落后,而且人数上也不占半点优势,要想和唐军打硬仗,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我觉得还是应该想想别的办法才对。”

伊夷模苦笑了一声,说:“其他办法?到处都是唐军的斥候,我军被围困在木底城,要想逃出去都困难,所以只能坚守城池,木底城固若金汤,要想攻破没那么容易。”

名得来说:“这个办法有可取之处,只是有一点瑕疵……”

于伯固说:“既然如此,想必你有妙招,不要打哑谜了,赶快说吧!”

“那就是一面固守城池,一面迅速派人前往苍岩找守将拔齐,让他出面帮忙,让我军突围前往苍岩,合兵一处共同抗击薛仁贵。”

名得来这话刚说完,就像捅了马蜂窝,大家纷纷表示反对,伊夷模说:“我等和拔齐曾经有过过节,就不怕他在这个节骨眼上落井下石?到时候没有被薛仁贵干掉,反而被自己人干掉了,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

原来,于伯固和拔齐两人是一对冤家,平时就无法走在一起,两人都在找对方毛病上表弹劾对方,所以在这关键时刻无法信任。

于伯固说:“这个方法行不通,大家再好好想想,一定会有好方法退敌的。”

名得来说:“那就只有向北突围,与北方部落联盟。或许他们会收留我们。”

于伯固说:“这样做还不如直接投降薛仁贵呢?而且唐军主力就在城外,将整个木底城围得水泄不通,从哪个方向突围?更何况我们拖家带口行动缓慢,很容易就被薛仁贵等人歼灭的,所以这个方法可以说是一个馊主意,根本没办法执行下去。”

名得来说:“在座的各位既不肯和薛仁贵决战,又不愿意和拔齐将军汇合,更不愿意拖家带口,向北突围与北方部落联盟,那就只能向南突围一条路了,而且还不能带上家眷,如果反应迅速的话,有一半的胜算,突围出去了可以赶往平壤城,和朝廷一起同生死共命运,如果大家这一条都不同意的话,只能守着木底,大家死在一起了。”

于伯固听名得来这么一说,他没有马上做出答复,而是坐在椅子上,看着墙上的军用地图冥思苦想,希望能找到击退唐军的最佳方法。

伊夷模有些等不及了,说:“将军,现在形势极为严峻,如果不及时做出决策的话,恐怕薛仁贵等人就要发起强攻了,到时候只能躺平等待唐军的蹂躏。”

名得来是行伍出身,他根本不会想那么多,所以他一直主张和薛仁贵等人血战到底,见于伯固没有说话,他忍不住站起身,说:“将军,你就下达命令吧!我高句丽军什么时候怕死过?只要一身令下,我等必然会和薛仁贵决一死战,而且绝不会后退半步。”

名得来开了头,其他将领纷纷站起身,大声说:“说的对,我们要和唐军拼命,这样才有可能保住高句丽,否则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瞬间,于伯固手下的将军们群情激奋,就像一只受伤的老虎一样,凶相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