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延寿败退回辽东城后,急忙写信送给白岩守将毕丁书,毕丁书刚接到增援的信件,就有探子来报:“将军,张士贵等人在柳员外的帮助下大获全胜,如今已经移兵北上,前去攻打横山城了。”

“渊南建、高延寿这样的猛将都失败了,我毕丁书又有什么资本前去增援呢?还不如坚守城池看时局如何变化,再做决定吧!”

横山城守将段中松,早已经得到张士贵等人,率兵前来的消息,感到十分吃惊,本想献出城池投降大唐,但他又担心遭到别人的唾骂,所以只能命令士卒固守,一面写信告知渊盖苏文。

随后,他坐在军帐内苦想退敌之策,他心想:“现在大唐大军压境,连渊南建、高延寿这样的猛将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如果横山失守,接下来恐怕就轮到玄菟、加尸、白岩,到时候对重镇辽东城就会构成严重威胁,辽东一旦失守,整个高句丽就有灭亡的危险,不如先假意投降,等大唐退兵以后再将其收回来,这岂不是两全的策略。”

想到这里,段中松急忙写了降表叫人送到张士贵军营,张士贵说:“既然段中松愿意投降,我们就应该成全,谁愿意前去洽谈投降事宜啊?”

周青说:“将军,末将愿意前去!”

“那就派你前去,遇到事情见机行事。”

周青走后,张士贵怕段中松中途变卦,于是命令部众严阵以待,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

周青进入横山,分兵宾坐下后,段中松叫人端来刚切好的热茶,段中松首先开口说:“周将军,大唐天子率领大兵前来,本将早就想打开城门投降,因为担心张将军不能优待我等,所以才拖到了今天,末将马上写好奏章上报渊盖苏文殿下,殿下知道现在的局势后,必然会向大唐俯首称臣,还请周将军上报张将军宽限几日。”

周青一听,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说:“将军说的有道理,我这就回去向张将军说明情况。”

说完,周青站起身走出城来,段中松急忙上前相送,周青回到军营,将段中松所说的话重复说了一遍。

“如果敌方不愿意投降,那我们只有硬闯了,先等两天看他如何决断吧!”

渊盖苏文在平壤城,接连不断收到失败的塘报,君臣上下乱作一团,即使召开军事会议也是议而不决,渊盖苏文全没了主意,他不禁仰天长叹,说:“现在大唐天子御驾亲征,传来的都是败绩,光张士贵一路大军就连续大败高延寿、渊南建两位猛将,损伤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如果辽东城失守,恐怕高句丽就保不住了。”

话说得有些悲观,但依旧没有人能说出行之有效的好主意。

这时,公主走上大殿,说:“作为人妻,如果报不了丈夫被干掉的仇恨,活在世间又有什么意思呢?”

渊盖苏文说:“现在让敌方退兵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你就不要再把私仇扯进来了,好吗?安心过你的太平日子吧!”

“莫离支,你还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干掉主帅张士贵等人,大唐必然会不战自退,到时候私仇报了,也保住了高句丽,这是一举两得的好抒情啊!”

“让我想不到的是,你虽然是一个女儿身,心里却装着无数的计谋,只是你前去此次前去,将面对无数的猛将,怎能不让父王母后担心呢?”

“莫离支不用担心,只要到了中原必定能将张士贵等人铲除。”

“如果泄露了消息,你恐怕再也不能返回高句丽了。”

“莫离支不用担心,我自会见机行事。”

“既然如此,你就收拾行装前去吧!如果无从下手那就赶快回来,你的父王母后都惦记着你呢!”

说完,渊盖苏文又写上俯首称臣的降表,叫公主戴在身上,公主换了中原打扮,辞别渊盖苏文,便和乙支文德上路了。

乙支文德和公主骑上高头大马,星夜兼程很快就赶到横山,段中松听说丞相亲自前来,急忙将两人迎回城里。

稍作休息,段中松说:“丞相,您先休息两天,等末将前去说清楚您再去不迟。”

“好!一切事项都由你安排。”

对于行刺这一重大决定,只有渊盖苏文和乙支文德知道,这是因为消息一旦走漏,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会危及到高句丽的存亡。

所以公主来到横山,并没有伸张,而是独自一人坐在室内,想起这些年来和驸马度过的难忘岁月,她泪如雨下,低声自言自语,说:“我今天前来为你报仇,如果能成功干掉张士贵和薛仁贵,即使马上去阎王殿,也毫不后悔。”过了很久,她才独自一人慢慢睡去。

到了第三天,乙支文德准备好献礼,在段中松的带领下他来到了张士贵所在的军营。

由于乙支文德是高句丽的宰相,所以张士贵对他很尊重,亲自率领所有部将前来迎接,将他迎回军营以后,便叫人端上来上好的香茗。

乙支文德说:“将军,由于我高句丽国王高藏毫无主见,所以才兴兵侵犯邻国,冒犯大唐边境,经过这段时间的较量,莫离支渊盖苏文已经深刻认识到不是大唐的对手,所以愿意痛改前非,从今往后向大唐称臣纳贡。”

“实在是高藏没有主见,所以任由渊盖苏文胡作非为,这可害苦了无数的百姓,即使荡平高句丽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还望大唐宽恕莫离支的前非,从今往后高句丽自然会对大唐服服帖帖,再不敢有非分之想。”

“既然国王有心投降,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我马上上奏天子。如果执迷不悟,还想起兵作乱的话,那就对不住了,只能是荡平高句丽,将所有的始作俑者全部处决。”

送走乙支文德,张士贵急忙将所有经过写成表文,叫心腹飞马报与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降表,说:“高句丽如果诚心投降,为什么不亲自前来找朕谈呢?偏偏要去找张卿,这其中必定是渊盖苏文使的缓兵之计,来人啊!拟旨传张士贵,对高句丽的作战必须要将他们打疼打服,否则一切投降都没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