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回九零之咸鱼女要翻身 > 第160章 灵机一动的杨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夜

杨柳在灯下读信

谢明辉:烤面包,果酱黄油,培根,芝士炒蛋,黄油焗蘑菇,牛奶泡麦片,沙拉,还有各种不同味道的酱,真是吃够了,特别想念红烧肉,如果没有肉随便别的什么炒青菜也行。

谢明辉炫耀道,这个假期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军队体验营,最主要的是能够学开飞机。

和谢明辉通信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杨柳每次都是把信寄到海城,据谢明辉说那儿会有人帮忙发信,杨柳收到的信也是一样转寄过来的。

两人的话题也越来越日常,平时多分享一些小事。杨柳有些坏心的把自己最近想到的大盘鸡写到信纸上。

回完信,杨柳坐在灯下,决定把暑假的计划列一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暑假。除了文化课的学习,杨柳想到自己一直以来想要学习一门特长,正好利用暑假学起来。

想到学了舞蹈的女生脖子纤长,体态优雅,一个个走出去都倍儿有气质,杨柳就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学舞蹈。

看看碗里这满满一份大盘鸡,又是土豆又是面,那是满满的碳水啊!杨柳立马放下了手中的碗,想到自己前面立下的flag,目前为止,挣钱大业稳步发展,暂时用不上她。小叔天天干劲十足,目前看来没有一点要长歪的样子,自己也算初步完成两个目标了。

现在,为实现第三个目标,正式启动学习计划,第一步就是:她,杨柳,要去学舞蹈。

其实杨柳本质上就是个普通人,有点懒,稍微有点成绩就比较自满。尽管她曾暗自决定要改变,可是心底似乎总有个声音告诉她不急,正是拖延症患者的典型症状。

杨柳拿出自己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的一块钱的笔记本,在封皮上郑重其事写下“我的成功日记”,并打开第一页记下,“把小叔带离原有的轨迹,让小叔成为一个努力的打工人”,写完感觉有点空,拿起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大拇指,想来自己还是很棒的,杨柳又一次信心爆棚。

晚饭时杨柳告知其余几人自己要去少年宫学舞蹈,学费自己出,说完这财大气粗的话,杨柳不禁小小心虚了一下。

没想到其余几个人该吃吃该喝喝,根本没放在心上的样子。吴彩云想了半天才来一句,“锻炼一下也好,看你一天跟个豆芽菜似的。”

杨爱民冲她挤了挤眼睛,冲她竖了个大拇指。

李秀丽虽然啥也没说,吃过饭后却悄悄拉过杨柳,问她需要买什么自己帮她买。

望了望在最近常来蹭饭的杨依依,杨柳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依依,你和姐姐一起去学舞蹈好不好?”

没想到杨依依小朋友傲娇的说:“姐,我一年级就参加了学校的健美操,每周都要训练你忘了吗?”

好吧!时间有点久远,杨柳都忘了,学校确实有这么个健美操队,平时领着训练,有什么节目就可以直接上台,算是学校的门面。

第二天,杨柳把头发扎成一个好好的马尾辫,穿上那件白裙子,戴上一顶草帽,背上自己的小包包领着小跟班杨依依就出了门。

她自认为自己是个成年人,不需要别人陪,包里装上钱,就带着杨依依坐公交车。

到了少年宫的大门口,杨柳带着杨依依就往进闯,门口的看门大爷叫住了她。

“小姑娘,你找谁?这里不能随便进。”

“我是来报名学舞蹈的,请问找哪位老师?”

“哦”大爷又打量了杨柳好几眼,“张老师,这里有个孩子想学舞蹈。”

杨柳一看,旁边这位三十多岁、烫着卷发,穿着碎花裙的女人应该就是“张老师”。

被这位时髦的张老师带到办公室后,杨柳悄悄打量了一下,办公室面积不大,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压着一块玻璃,里面夹了很多照片,大部分都是舞台演出照,包括墙上也是挂了很多舞蹈的照片,看起来很有些艺术气息。

在张老师一脸傲慢地问完杨柳一些什么“多大年纪、在哪上学、想学什么舞蹈”这些问题后,脸上露出微不耐烦的表情,杨柳感觉到不妙。

怎么听起来不太想收自己呢?明明就是个校外培训机构,给钱应该就能上呀!

其实是她想错了。

现在的少年宫还是国有的,和学校也没啥区别,里面的老师都是领着国家发的工资,收学生还是有要求的,平时都是直接去学校挑苗子,或者直接收小一点的孩子,到时候在里面挑。

当然这种情形很快就有所改变,社会的巨大变化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可能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少年宫也会和很多单位一样,变成自力更生的模式。

但现在,杨柳这样今年就要上初中的十一岁孩子在老师眼中年龄有点大了。

听了张老师冷淡拒绝的话,杨柳只好带着杨依依灰溜溜地回家。

这让刚才还想着学芭蕾好还是古典舞抑或是恰恰、爵士的杨柳一下子蔫了。

杨柳在心里咆哮:说好的光环呢?难道不应该是一看到我就大喜过望,发现我是个舞蹈奇才吗?

放弃吗?

绝不!

如果说刚才杨柳还是可有可无,现在杨柳已经下定决心,要学出个样子,最起码让那鼻孔朝天的张老师看看,自己怎么就不配学舞蹈了?

但是,眼前的问题是,少年宫转型还需一段时间,自己就等着吗?

杨柳带着杨依依下了车沿着树荫往家慢慢走着,这会是早上九点,路上有很多朝气蓬勃的年轻男孩和女孩提着行李往前走着,耳边传来一阵混合着咿咿呀呀吊嗓子和不时响起的乐器演奏声。

艺校!

杨柳望着路边的这所学校,全称是桐城市艺术学校现如今还只是一所中专院校,所以里面的学生好多都是上完初中就来这里上学的,这样的中专在八十年代后期创立,九零年到两千年特别吃香,因为只需要上完初中就能报考,而且读完之后国家还包分配工作,所以录取分数线比高中还要高。

里面的学生待遇和后世的名牌大学生也差不多了。不过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专学历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好多中专学校纷纷申请升级成专科学校。

杨柳一拍脑袋,现成的老师就在眼皮底下,自己怎么这么笨?艺校里那么多人尖子,自己出钱找一个老师单独授课,相信很多学生都愿意。

想到这儿,杨柳抬头挺胸的走过去问了一个路过的学生老师办公室在哪,就大摇大摆地走进校园,门房大爷看了一下大方的杨柳,还以为是哪个老师的孩子,连问都没问,直接放行。

按照刚才那个学生的指点,杨柳七拐八拐的转到后面的一所小楼前,看到旁边来来往往的人,拿出小包里的手绢擦了擦微微出汗的额头,深吸一口气,敲响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