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味,还有花草的香气,唐小川看着大片的荒地被开垦,脑海浮现出蘑菇种植的热闹场面。

三十亩荒地被建成蘑菇种植基地,这可是又一大产业啊!

唐小川因为一边要种植蘑菇,一边要培植人参,还有要培植灵芝,因此忙得不可开交。

三十亩荒地被开垦出来后,因为要进行大棚建造,唐小川安排了郑老虎等兄弟们去县城采购钢构大棚。

因为先期要投资,唐小川手头资金紧,原来他卖了灵芝的一百六十万交给了赵三立,他让赵三立先进行村级道路建设,剩下的一百四十万唐小川正在想办法。

倒是领导郭碧琴非常了解唐小川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唐小川资金运转困难的情况下,郭碧琴以村委会的名义担保,帮助唐小川从石庙乡信用社贷款了五十万,用于购买蘑菇种植的钢构大棚建设。

有了五十万,唐小川的蘑菇种植就可以顺利进行。

郑老虎等兄弟们从县城采购回来钢构大棚,唐小川连夜进行钢构大棚建设。

因为急需要大量劳动力过来帮忙,唐小川要发动村民过来。郭碧琴看到唐小川事儿很多,于是去了村部喊高音喇叭:

“通知,各位村民听到广播后,速到龙虎山南麓新开垦的三十亩地去,进行钢构大棚建设。待遇方面,唐小川保证一晚上每人两百元,同时提供夜宵……”

郭碧琴喊广播时,故意将唐小川三个字加大了音量,村民一听到是唐小川聘请他们,一个个都来了精神,积极性高涨。

很快村民连夜出动,纷纷赶往龙虎山南麓。

今天是月圆之夜,皎洁的月亮就像银盘倒挂空中,给龙虎山平添了一丝亮色。

同时因为唐小川已经在龙虎山南麓通电,将照明灯照在三十亩新开垦的荒地上,宛如白昼一般。

郑老虎等兄弟们带头扣大棚,郭碧琴带领村民按照唐小川的要求扣大棚,整个场地热火朝天。

周月娥负责做夜宵,还有其他村民也来帮忙。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一整晚的齐心协力,在第二天鸡鸣报晓时,三十亩地的钢构大棚全部搭建好了。

之后唐小川开始给大家发工资了,郭碧琴拿着一个喇叭,让村民来领工资。

村民们领到了工资,个个眉开眼笑,合不拢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钞票啊!村民们原来种植玉米,今年歉收,种苹果又有蛀虫,连糊口都困难,又没有打工的活路。

而这一次,唐小川因为种蘑菇扣大棚,让他们有活干,有收入,可以补充家用,改善生活,自然是高兴得手舞足蹈。

村民领到钱离开了,现场就剩下了郭碧琴、郑老虎等兄弟们。

“小川,接下来怎么办?”郭碧琴看着三十亩钢构大棚,问唐小川。

唐小川说:“种植蘑菇啊!”

接下来,唐小川安排郑老虎等兄弟们将菌种分布在三十亩钢构大棚中。

这菌种很小,郭碧琴看到了,对唐小川说:“小川,这样的菌种如果长出蘑菇,至少需要一个月左右。”

唐小川听后却说:“我有特殊方法,不用花那么长时间。”

郭碧琴听后笑道:“哪怕用化肥催生,也需要二十多天呢!”

唐小川说:“我不用化肥催生。”

郭碧琴不再问了,心想,这个唐小川不知道会用什么方法。

郭碧琴走后,郑老虎和兄弟们也去休息了,唐小川独自留在龙虎山南麓蘑菇种植基地。

唐小川从衣兜中掏出《神农本草》,借着皎洁的月光翻阅,进一步研究神农种植法。

如何让蘑菇快速生长,这是摆在唐小川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神农催生剂,一直是催生各种药草的有效方法。不过唐小川深入学习,发现这神农催生剂对于蘑菇来说,需要灵活运用。

尤其是这蘑菇菌苗,不同于人参和灵芝种苗,催生剂使用的对象和方法不一样,需要根据情况配制。

唐小川在晚上采集甘露,作为材料,加入龙虎山十二味天然中草药,捣烂然后用甘露勾兑,成为一种特效催生剂。

而且这种特效催生剂,唐小川还严格把关,正确按照比例配制。

唐小川完全按照《神农本草》里的方法配制特效催生剂,配制完成后,唐小川开始施用。

这会儿天已经亮了,唐小川先用很少的特效催生剂喷洒在蘑菇菌种上。到晚上,发现菌种长大了一倍,这说明生长效果神速。

这说明新的神农催生剂配制成功,完全能够让菌苗快速生长。

为了进一步推广,唐小川大力配制特效神农催生剂。制出了许多神农催生剂后,唐小川发动了郑老虎等兄弟们施用,兄弟们积极肯干,将唐小川配制的神农催生剂均匀喷洒在三十亩蘑菇钢构大棚的菌种上。

郭碧琴看到这一幕景象,以为唐小川带领兄弟们是对蘑菇菌种打农药,便说:“小川,你打农药为什么不早说啊!我可以帮你联系乡农技站批发一批农药。”

可是唐小川却直摆手说:“领导,我这可不是打农药啊!”

“不是农药,那是什么?”郭碧琴不解地问。

唐小川笑道:“领导,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对了,蘑菇我种植了,还没有联系到买家呢!”

郭碧琴听后,说:“小川,这蘑菇买家不用愁,县里各大餐馆超市都需要,就看你的蘑菇什么时候上市。当然是越快越好,这样可以抢占商机。”

唐小川说:“那很好,领导,你先联系买家吧!”

郭碧琴笑道:“买家收购,最快要二十多天吧!”

可唐小川说:“不用了,只用十天就够了。”

“什么?十天就够了!”郭碧琴有些不敢相信。

唐小川也懒得和郭碧琴解释,这会儿他想到人参基地需要打理,于是赶赴人参基地钢构大棚中。

因为董心怡催要人参,唐小川必须加快人参生长。

为了确保人参高品质,唐小川继续采用复合嫁接法,在已经嫁接的人参上进行第二次嫁接。

这样的复合嫁接更能够提高抗病抗旱和提高药效。尤其是提高药效这方面,不仅仅让药效有三倍提升,而是有七倍的提升。

提高药效后,唐小川又开始采用催生剂。

这一次继续研究《神农本草》中的神农催生剂,针对人参的生长特点,唐小川采用独特方法配制出了适合人参生长的神农催生剂。

唐小川用二十四味中草药和无根水配制成了催生剂,然后让郑老虎等兄弟喷洒在人参钢构大棚中。

让所有人称奇的是,晚上喷洒了催生剂,第二天早上郑老虎等人去看时,发现人参长势旺盛,一夜长出了三公分,这让所有人惊愕。

郭碧琴有些不相信,她选定几个人参做标记,然后隔一晚去测量,发现人参一夜之间能够长长三公分。

“天哪!这么快的速度,简直是奇迹!”郭碧琴赞叹不已。

郭碧琴又去了蘑菇生长基地,更是被神速生长所惊呆了。

不是蘑菇只是菌种么?怎么仅仅三天,就长成了五公分高。这样的速度,比自然生长要快上好几倍。

还有郭碧琴也去灵芝大棚,也发现灵芝生长奇快。

但凡是唐小川种植的药草,不论是人参,还是灵芝,也不论是蘑菇,都生长神速。

“小川,你真是神农在世,所有药草和蘑菇长势如此快速,这下可以联系买家出售了。”郭碧琴喜滋滋地说。

唐小川自豪地说:“领导,这一次咱们要好好卖出去,赚一笔钱了。”

接下来,郭碧琴联系了蘑菇买家,都是县城的高档餐馆。采购员来买蘑菇,因为蘑菇品质好,口味独特,采购商一抢而光。

唐小川卖蘑菇狠赚了一笔,加上人参也长势极好,董心怡来收购,也赚了一笔,还有灵芝也卖了一些。三种收入狂赚三笔钱,加在一起,卖了一百五十万。

唐小川不想欠信用社的贷款五十万,将赚来的钱拿出五十万还了贷款。

因为要修路,缺口是一百四十万,而唐小川手头上是一百万,仍然缺口四十万。

而赵三立正需要钱修路,关键时刻,郭碧琴联系上了老板李冰瑶,将实际情况给她反映。李冰瑶于是从乡里紧急拨款了四十万,正好弥补了唐小川资金不足的问题。

唐小川的蘑菇还可以在一个星期后卖出第二批,到时候完全有能力还清拨款的四十万。

因为唐小川通过种植人参、灵芝和蘑菇,赚了一笔钱,同时乡里拨款,让修路资金得到解决。

赵三立带领施工队加紧修路施工,一条从山花村到石庙乡的村级公路在不久的日子将建成。

要想富,先修路,唐小川出资修建村级公路,博得村民广泛赞誉和好评。

唐小川种药草和蘑菇,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修路铺桥,造福村民。他将龙虎山南麓的药草和蘑菇基地交给郑老虎等兄弟们打理,自己抽空去龙虎山采药。

唐小川每次进山都有收获,能采到急需的野生药草。一方面可以配制神农催生剂,让药草基地的药草和蘑菇快速生长,另一方面,采集的野生药草可以给生病的村民治病。

日子平静如水,一天,唐小川从龙虎山采完药回来时,还未到屋,就看到眼前有一道靓影,于是瞪大了圆圆的眼睛,仔细一瞅。

是燕玲嫂子,她和黄四哥结婚快两年,不知什么原因,还没有怀上孩子。

没生过孩子的周燕玲身材保养的很好,可能是没有务农,经常去南方南华市那边打工的缘故吧!周燕玲两年在外的务工生活,已经让她具有城里女人的气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