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你若开挂,金钱自来 > 第35章 看上去很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应该是3月7日。

鹅厂筹集的资金有序入场护盘。

买、买、买,是总的基调;涨、涨、涨,是总的趋势。

鹅厂股价当即止住颓势、触底反弹,回升至5.9港币\/股,涨幅20.4%,拉出一个漂亮的没有上影线的光头阳线。

分时趋势图上,可以看到股价探底反弹,成交量不断放大,逐浪升高。

主力非常强势,如果没有意外,这将是一轮上升行情的开端。

3月10日。

鹅厂股价继续高开,一路升高,走出一条完全没有上下影线的光头光脚阳线。

这种阳线,开盘是最低价,收盘是最高价,非常完美的大吉吧图形。

鹅厂的护盘资金非常强势,大量涌入,不限价买入,牢固控制盘面,逐浪上攻,步步紧逼。

当天,鹅厂股价收至7.2港币\/股,涨幅22.03%。

仅仅两个交易日,鹅厂股价收回失地,将一些看不清形势仍在跟风做空的小散们冲的支离破碎。

3月11日。

鹅厂股价继续高开,上涨气势如虹,以8.5港币\/股收盘。

同日,股价已达预期目标,鹅厂增持行动放缓。

然而,就当人们认为这场恶意做空风波即将平息时……

3月12日,一个爆炸性新闻出现:高盛发布了关于鹅厂的分析报告!

经媒体转载后,朴实的报告标题就变成了:It looks beautiful!

看上去很美!

当前,危机已深度肆虐美丽国,逐步波及全球。

1.2万亿规模的RmbS(住房抵押支持证券)、10万亿规模AbS(资产支持证券)、2万亿规模的cdo(担保债务凭证)以及62万亿规模的cdS(信用违约呼唤)相互交织形成的债务问题暗流涌动,金融市场人人自危。

正处于“危机”中的高盛并不受影响,其股价逆势上扬,上涨5%。

这个涨势看起来很优秀,和华尔街同行们相比更加优秀。

它的同行们——贝尔斯登、雷曼——正在不停辟谣,宣称公司有足够资金应对挤兑。

高盛公司之所以能巍然不动、独善其身,主要原因是其在次贷市场牛转熊之前,及时又不断减持手中持有的次级债券。

同时利用衍生品工具建立次级抵押贷款空头头寸,在市场下行时不但没有遭受损失,反而从空头头寸中大获其利。

具体操作手法类似于疯狂做空大发其财的保尔森。

后者在此役中对赌成功、大发横财,其旗下两只基金,在去年一路狂飙。

一只升值590%,另一只升值350%,基金总规模达到280亿,单位美刀。

即便如此,高盛公司深知金融挤兑的残酷,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利用人脉优势向美联储报告,要求转型成为银行机构,通过收揽储蓄来度过危机。

有着同样诉求的贝尔斯登、雷曼,诉求均被驳回,结果就是前者被收购,后者直接破产倒闭。

这是后话。

高盛公司针对一家“小小”的互联网社交公司发布分析报告,有人在分析其背后的真实目的。

根据历史沿袭和风格惯例,高盛的作风一向纵横捭阖、大开大合,谋大势,做大局。

通过把自己人安插到政府担任要职,来影响财政政策规则的制定,让市场朝着自己有利方向发展,获得独家竞争优势。

当前的美丽国财长就曾是公司的高层。

已经发生的次贷危机,几年后的希腊危机、越南危机、欧元危机……等等,危机背后都有其身影。

换句话说,它就是危机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所以,高盛专注的对象一般都是全球经济、区域经济、某一国经济、某种全球性货币或者产品等等。

针对个体公司,不是不能干,看能赚多少。

而现在它却针对“弱小”的鹅厂发布报告,目的何在?做空盈利?能赚多少钱?

分析报告署名为:protesilaus。

其在报告中指出:

“尽管鹅厂跌跌撞撞五年,终于找到盈利方向,走出亏损陷阱……”

“但是其财报中隐患依然存在……过于依赖通讯运营商增值服务,这一项收入占总收入的25.4%。”

“如果扣除这部分收入,财报上的数据不会这么乐观。这种过于依赖其他公司的盈利结构具有较大政策风险,未来面临的挑战不会少……”

“这家公司的互联网增值收入占总收入的64.9%,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应该有的表现。”

“但分析其具体盈利结构,以代理游戏和自制粗制滥造的游戏为主,游戏方式单调乏味、游戏画面糟糕透顶、游戏体验……毫无体验可言。”

“横向对比同类游戏公司竞争品,缺少足够的竞争力。”

“鹅厂似乎一直沉浸在模仿道路上,缺少创新基因……”

“这家公司喜欢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被嘲讽为“全民公敌”……”

“身兼平台运营商和产品供应商两种角色,如同裁判员和运动员合二为一,当自身平台和产品与外部企业发生竞争性冲突,如何处置必然成为难以选择的问题。”

“一家经营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且不被尊重,又惹了众怒的公司很难想象能走多远,祝好运!”

结论:持币观望,适量减持。

这份报告的观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虽然数据全部源自鹅厂财报数据,但观点推论偏向主观。

也就是说先设定一个结论,再来反向寻找证据推导论证。

报告分析的对还是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披上的是高盛的外衣。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高盛公司看空鹅厂;

对于机构或者投资者来说,高盛公司看空鹅厂;

对于媒体来说,高盛公司看空鹅厂;

对于行业竞争者来说,高盛公司看空鹅厂;

对于做空者来说,高盛公司看空鹅厂……

这就已经足够。

报告出炉当天,鹅厂股票遭遇大量抛售,股价遭受重创,应势大跌。

刚刚恢复的股价被竞相而逃、夺门而出的散户、游资、机构砸的一落千丈。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趋势,没有人愿意被甩在身后——站在高高的山岗上远处望,望那一片绿波海茫茫。

在分时图上,下跌放量不断扩大,连续出现几个大的绿柱,欲与天公试比高。

当天,开盘价格8.5港币每股,收盘价7港币每股,跌幅17.65%。

乐达投资。

“威力真大,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

“奇怪。”

“奇怪什么?”

“我以前在高盛呆过,高盛的分析员偶尔也会发布一些针对个体公司的分析报告,但市场反应,要么没有反应,要么反应迟缓。这一次影响太直接,简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哦,你那个师兄怎么样?”

“他和他的上级,还有他上级的上级已经提前辞职了。”

“不会有法律风险吧?”

“应该不会,这种事情他们已经干过很多次了,或者说其他人也经常干。只是我们给的润笔费让他们实现了财务自由,他还挺感激我们。”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