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洛蘅传 > 第十九章 品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疏影楼只有两层,楼虽小,但是整体造型颇为精致优美,飞檐反宇,碧瓦朱甍。四周还设有回廊方便观景。

屋内放置着火盆熏炉等物,所以虽然对着腊梅林的那道窗户开着,倒也不觉得寒冷,反令室内充满着腊梅馨香。

太后娘娘倚在罗汉床上,看到她们进来,笑了笑,姿态慵懒又闲适。

洛蘅还是头一次看到太后娘娘这么随意的模样,她还以为以太后娘娘的身份性格,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

等到太妃跟太后娘娘闲话几句,洛蘅她们也上前给太后行礼请安之后,几人才分别坐下。

太妃与太后娘娘一同坐在罗汉床上,洛蘅几个则是坐在下首的圈椅上。

太妃望了容祎一眼,笑着道:“祎祎好像又长高了。你是何时进宫来的?容国公与夫人可还好?”

容祎落落大方地笑着回了太妃的话。

她道:“劳太妃娘娘记挂。我娘的身体一向康健,倒是我爹,入了冬他的腿疾就犯了,初时疼痛难忍,好在后来请了太医院的王太医来看了诊,还开了方子,吃了药,现在已经好多了。”

“我是前几日进的宫。”

太后娘娘跟着接了句,“还不是为了这个皮猴儿,下雪天还不老实,整个慈宁宫的人都看不住她,我只好冒着雪把祎祎给接进宫来。”

寿阳郡主一听外祖母说她了,登时撅起嘴来,不高兴地道:“外祖母可真是的,老是皮猴儿皮猴儿地说我,人家明明是属兔子的。您见天儿地这么叫我,再听话乖巧的兔子也得变成猴儿。”

大家听着这童言童语,都笑了起来。

洛蘅边笑边想着,估计这整个宫里,也就寿阳敢这么跟太后娘娘说话了。

太后娘娘笑斥了寿阳郡主一句,摇了摇头,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而后皱了皱眉头,对着太妃道:“这茶不行,我还是爱喝你煮的茶。”

太妃也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用帕子沾了沾嘴唇,笑着道:“我喝着还成啊。我看您今日不是请我来赏景的,是使唤我过来煮茶的吧!”

太后娘娘也笑着道:“还真被你猜着了!我想着这么好的景致,得配上你煮的茶,才称得上相得益彰。”

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笑的场景,洛蘅总算明白了太妃那晚说的“我跟太后的关系比你想象的要好”是个什么意思了,除掉皇宫里太后与太妃的身份,她俩更像是一对志趣相投互相了解的老友。

于是几人又移步到窗边布置的矮几旁。

在这边倒是一抬眼就能看到外面成林成片的腊梅花,闻到的香味也更加浓郁。

太妃跪坐在蒲团上,先把面前的普洱茶饼研碎,又接过令春递过来的一个青瓷小瓮,笑着对太后道:“这是去年我在你这采集的腊梅雪,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接着把雪水倒入小釜中,这釜支在架子上,底下有个炭炉加热。

煮茶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活儿,最是考验人的耐性与悟性。

一般来说煮茶有“三沸”,一沸时加茶末,二沸时产生沫饽,称为“茶之精华”,要细细将这精华舀出备用,等到三沸时,再将这精华倒入釜中,直等到精华与茶水融合均匀,这茶汤,也就成了。

虽然这技艺方法,古籍中早有记载,也世代传承。

可是好的茶汤,却也不是人人都能煮出来的。

单就是煮水、茶饼的选择,火候的控制,“三沸”的甄别,还有根据人数多寡来计量水与茶的比例等等这些,都是学问。

不过洛太妃对于这些,显然是了然于胸的。

单是看她煮茶时的这份气韵,就是旁人学不来的。

洛蘅觉得太妃此时的一行一止,皆可入画。

所以说,所谓真正的美人,确实是在骨不在皮,在韵味而不只看表象的。

等到茶汤成了,太妃将它一一分与众人。

洛蘅端起面前的茶杯,先嗅了嗅,茶香怡人,再看汤色清透,最后轻呷一口,顿觉清新香醇,就如同这窗外的腊梅花一般。

太后也端起面前的茶杯品了品,满意地笑了,道着:“要不怎么说书香世家出来的姑娘就是不一样呢!这样的好茶,我煮不出来,祎祎也不成,轮到寿阳,就更是不成了。”

说着又冲洛蘅道:“你自小就在太妃身边,耳濡目染,可得好好向她学学。”

突然听到太后娘娘与她说话,洛蘅有些紧张地躬身应“是”。

太妃淡淡地笑了笑,道:“您过奖了。只是各有所长罢了。”说罢拍了拍洛蘅的手,“你不是带了点心来么?拿过来吧。”

洛蘅忙点了点头,吩咐锦霞去拿糕点来。

这是她昨晚上听说今日要来慈宁宫,特地早起做的。

一样红枣山药糕,一样海棠酥。

寿阳欢欣不已,小孩子家自然不怎么爱喝茶的,她能乖乖坐到现在已是懂事的了。这会儿高兴地道:“有太妃娘娘的好茶,得有阿蘅姐姐的好点心,这才是绝配啊。”

太后一下子被她逗笑了,把寿阳抱在了怀里,捏着她的小耳朵道:“你这可怎么好啊,除了吃就是喝,要不就是玩。”

寿阳郡主嘻嘻地笑着说:“反正都是外祖母惯的。”

太后娘娘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今日这么一相处,洛蘅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就不怵太后娘娘了。

以前总觉得太后高高在上,威严端肃,可是今日一看,其实太后有时候跟那些普通的老妇人也没太大差别,对小辈宠溺慈爱,对老友温和随意,自己根本就不必紧张嘛!

于是原本紧绷着的脊背也慢慢地放松了下来。

等到点心拿过来的时候,洛蘅还主动请太后娘娘跟容祎也尝一尝。

太后娘娘两样都尝了点,点了点头,还笑着夸了洛蘅几句。

寿阳就不用说了,喜滋滋地直说着:“好吃!”

容祎也仔细地都尝了尝,还很真诚地冲洛蘅道:“之前就听玉珠说你很擅厨艺,果然不是虚传。点心都很好吃。”

洛蘅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只好道:“您们觉得好吃就好。”

之后几人又吃了几块点心,喝着茶,说了会闲话。

太妃看着寿阳郡主一副再也坐不住的模样,转身吩咐从秋拿了个梅子青小瓮和玉管小毛笔来,对着洛蘅道:“阿蘅,你去给我采些腊梅雪来。”

洛蘅忙起身应了。

寿阳顺势拉着容祎对太后娘娘道:“外祖母,我和祎姐姐也去吧。”

太后娘娘自然只能应了。

看着三人带着宫人们远去的身影,太后娘娘嗔怪地对太妃道:“你就惯着她吧。惯的身上粘着毛就是个猴儿。”

太妃笑而不语,又给太后斟了杯茶汤。转而聊起了其他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