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洛蘅传 > 第两百四十一章 说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天晚上,洛蘅打算陪着庄老太太一起睡。服侍着老人家梳洗好之后,洛蘅又扶着她坐在了妆台前,拿起一把牛角梳轻柔地一下又一下地给庄老太太通着头。

老人家已经解开的发髻下,满头银丝,洛蘅看着有些心疼。然后突然就听庄老太太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太后娘娘跟洛太妃现在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洛蘅已经认真地思量过很久了,此时便回复庄老太太道:“情况应该还好。”

“祖母,那位御医院的章院使为人一向沉稳,说话也从来不像宫里大部分人那样地圆滑世故,他说情况平稳,那就应该确实是情况平稳,同时,他也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所以一定会好好照看着太后娘娘跟太妃的贵体的。”

还有一点她没有说,消息是谢焱那边送来的,他手底下的那些人是不可能敢拿话来糊弄他的,若是情况真的不好,一定会如实说明的,就像他们还没查明那群刺客的身份一样,不可能为了怕主子怪罪,就隐瞒事情的实情。

所以此时洛蘅的心情已经不像下午刚得知消息时那样地慌乱了。听她说得这样地笃定,可镜子里庄老太太的神情却并没有随之放松下来。

“阿蘅。”老人家开口唤了她一声。洛蘅连忙应了,手上的动作就随之停了下来,庄老太太也顺势转过了身,握住了她还拿着梳子的手,轻轻地叹了口气,才嘱咐道:“阿蘅,你这一去,要小心呐。”

作为曾经的侯夫人,庄老太太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一双浑浊苍老的眼睛里,早已经看透了世情,洞悉了一切。京畿重地,居然还有人敢安排刺客来伏击皇帝的母亲,可见早就有人在偷偷地筹谋着什么了。

但庄老太太也不可能会因为觉得前路危险就劝阻洛蘅不要回京城,他们庄家的人,从来就不会畏惧这些!

但老人家年纪大了,好不容易见了孙女一面,下一次见面还不知道会是何年何月,心里面自然也是盛满了沉甸甸的担忧。

洛蘅自然清楚祖母在忧虑些什么,她便也握紧了祖母的手,笑着道:“祖母,您放心吧,我说过了,我一定会再来看您的,我们一家人一定会再次团聚的。”

庄老太太又是忧愁又是爱怜地看着她,最后也还是点了点头。

洛蘅不想让祖母再沉浸在担忧里了,于是便换了个话题道:“祖母,我傍晚的时候已经去拜访过牧家老夫人和大夫人了,想拜托她们照顾您。所以我想,您要不暂时还是住在牧家吧?这里毕竟安全,也免得大哥跟二哥在军营里担心。”

她已经听说了,那位靖王世子的腿果然是没治好,以后走路都不会利索了,靖王夫妻为此大发脾气,那位世子的性子也变得更加暴戾了,谁知道他哪天会不会再找上她们家的麻烦呢?她走了,以后就又与家人隔着千山万水,若是那些人真的再来欺负祖母,那她可就是鞭长莫及了。

庄老太太也没等洛蘅再多说什么劝她的话,只笑着点了点头,答应道:“我知道的,这件事,就听你的好了。”

以前刚来的时候,牧家也提过要给她安排院子让她就住在家里,可那个时候她婉拒了,那是怕太麻烦人家了,可现在毕竟不同,这个时候她若是不听她们的,若出了什么事,那才真的会麻烦到人家。

洛蘅见祖母同意了,高兴地晃了晃她的手,然后又想到了什么,接着道:“对了,祖母,还有您的身子,明天百里先生会再来给您把个脉,他今天特地让文竹过来跟我说过了,还说他已经去关照牧府的大夫了,以后会定期来给您把脉。”

“他们都会继续按照百里先生的治疗方式,该怎么针灸,他都会告诉他们的,还有他们也会按照他叮嘱过的方子来增减药物,还会定期给他写信,把您的身体状况告知给他知晓,这样他也能根据此给大夫们提意见。”

“至于给您推拿的手法,百里先生说他之前就已经教过给暮卿姐姐了,以后让暮卿姐姐还是按照这个方式照做就可以了。”

祖母的身子确实是洛蘅最担心的事情,没想到百里越泽已经安排地妥妥当当了,洛蘅心里只有感激的。她又认真地叮嘱庄老太太道:“所以啊,您老人家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等着我再来孝敬您。”

“好,好,好。”庄老太太笑着回应道。

洛蘅听了也笑了,她抿了抿嘴,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却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起头好,一时便欲言又止起来。

庄老太太见她笑容淡了些,心里便有些紧张,忙问:“怎么了?是又出了什么事吗?”

洛蘅见老太太眉头微锁,忙笑着摇了摇头,思量了一番,还是决定开了口,只是声音比之前更压低了几分,她道:“祖母,不知道对暮卿姐姐,您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一听是问沈暮卿的事情,庄老太太的眉头就皱得更紧了,她重重地叹了口气,才道:“唉,这孩子啊,什么都好,就是太倔了,可我总不能把她赶出去嫁人吧?”

看着庄老太太连连叹气的模样,洛蘅却是抿嘴笑了笑,这才试探着庄老太太道:“您……难道就没想过还可以把暮卿姐姐一直留在家里吗?”

一直留在家里?什么意思?

庄老太太眼神只迷茫了一瞬,下一刻就猛然醒悟过来,但却连连摆手道:“不行,那样不行。绝对不行。”

虽然祖母这样坚定地表示不行,可洛蘅还是想再劝一劝她,便问:“为什么不行呢?”

看着洛蘅摆出了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庄老太太也只能继续与她解释道:“阿蘅,我当初把你暮卿姐姐带回家,是因为见她一个人实在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所以就想给她一个生计,好平安地长大,以后嫁出去过安稳的生活的,可不是为了把她带回来当童养媳的。”

话说到最后,老人家的声音里已经添了几分严厉,可见对沈暮卿的爱护之心。

洛蘅心中一点儿也没有生怯,反倒是觉得这样严肃的祖母看起来更加慈爱了,她柔柔地笑着,拖长了声音,喊了一声“祖母”,又道:“我知道您老人家的心思,知道您从来没有想过把暮卿姐姐当童养媳对待,更想把暮卿姐姐嫁个好人家,过上安稳的日子。”

“可是,您有想过暮卿姐姐的意愿吗?”

这……

庄老太太被问得一时就有些踌躇起来,她虽然年纪大了,身子不好,可心思清明,眼神犀利,又怎么可能看不透沈暮卿那点儿小女儿的心事呢?

只是……

她的大孙子固然人品才貌俱佳,可他们庄家毕竟还是戴罪之身,若是真的嫁进来了,这无形的枷锁也不知道还要戴到何年何月……

可话又说回来,庄家总是还要继续繁衍的,总不能因为这一时的困境就停滞不前了吧?

她何尝没有认真思索过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呢?

可每次都是左右为难,最后又只能劝自己,两个孙子年纪还不大,要不还是等他们再积攒点军功再说吧?

因为她也曾劝过这两人娶妻生子,可两人都不干啊,说是功业未成,哪来的脸面娶妻?

她又不是那种无理取闹,非要强按着牛头喝水的老太太。所以每次与他们谈到这类事情,最后都只能不了了之了。

唉!三个孩子,一个都不省心!一个都不听话!

庄老太太想到这些又头痛起来了,最后只能苦笑着对着洛蘅道:“阿蘅呐,祖母是老糊涂喽。”

洛蘅笑着摇了摇头,“您才不是老糊涂呢,您呐,只是当局者迷罢了。不信,您听我的,下次您找个机会,分别单独好好地与我大哥和暮卿姐姐聊一聊,问问他们,一个愿不愿意娶,另一个愿不愿意嫁,保证啊,您能一次性解决两个大难题!”

看着洛蘅自信满满的模样,庄老太太一时没有说话,好半晌,她才笑着摇了摇头,道:“祖母果真是老糊涂了,还没有你看得明白。”

洛蘅还是笑着摇头否认,“才不是呢,我说过了,您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庄老太太没再说话了,洛蘅心里却是笑容更盛,她知道,祖母已经给她给说动了,在一天的兵荒马乱之后,她总算是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了,接下来,就是尽快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