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洛蘅传 > 第两百零二章 爹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想到洛蘅还会与自己说这样的玩笑话,沈暮卿一时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而洛蘅已经熟练地从水桶里抓了条草鱼出来,杀鱼,去鳞,清理内脏,洗净,放到砧板上,给正反两面都打上花刀,之后又从一旁的盐罐里取了点细盐出来,均匀仔细地抹在了鱼身上,最后再把鱼放到一旁的瓷盘里备用。

一整套动作就如行云流水般,干净利落,潇洒熟练。

这下子,不光是沈暮卿,连庄老太太都有些惊讶了,洛蘅便笑着解释道:“我啊,从小就喜欢烹饪,在宫里的时候,没事就喜欢做这些来消磨时间。”

沈暮卿便笑着称赞道:“县主可真是心灵手巧,看来我们今天中午是有口福了。”

“暮卿姐姐过奖了。”洛蘅微笑着回她道。

沈暮卿但笑不语,既见洛蘅确实是个行家,又想着她多年未见祖母,如今既得了机会,定是想好好给祖母她老人家做几道菜尝尝的,于是便把灶台给让了出来,全程让洛蘅掌勺,自己则是帮她打着下手。

于是之后的杀鸡宰鸭,洗菜切菜,烧火烹调,几乎全是由她俩来主导的,虽说这两人是第一次配合,可全程倒甚是默契,半点儿也不见慌乱。

不得不说沈暮卿也是个中翘楚,洛蘅本以为她出身靖州,应该只会做些当地菜,可没想到,她对自己做的京城菜式与江南菜式都颇为了解,这从她帮自己备菜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来。

洛蘅有些惊讶,沈暮卿只笑着道:“本来我也是不会的,只是祖母跟大哥,二哥平常都很喜欢那些菜式,我便也跟着去学了学,慢慢的也就会了,说来,还是祖母教得好。”

原来如此,洛蘅便笑着点了点头。

一旁的庄老太太听了,便笑着道:“哪里是我教得好,我本就不擅烹饪,也只会嘴上说说罢了,还不是你自己花了心思去别处琢磨来的!”

竟是这样的吗?

洛蘅哑然失笑,又看了沈暮卿一眼,心里便更是感激她了,这么些年,祖母和哥哥们多亏了有她来照顾了。

沈暮卿却不以为意,只笑着朝庄老太太道:“那也还是您老人家的功劳啊,您若是不说,我哪里知道这菜还能做出那么多的花样来呢?”

“你这孩子啊,就会哄我开心。”庄老太太慈爱地笑了笑。

洛蘅也笑了,很是真诚地夸赞她道:“姐姐这样聪慧,可别再如此谦虚了。”

沈暮卿笑着摇了摇头,“这若是在旁人跟前,我定不会如此,只是在县主这样的行家里手面前,我若还不知谦逊,岂不是贻笑大方了?”

洛蘅被她夸得有些脸红,自己这毕竟是攒了两辈子的经验,又是在宫里长大的,自然要比旁人懂得多些,哪里值得她这样地称赞呢?

只是还没待她说话,庄老太太就笑呵呵地道:“你们俩啊,各有千秋,两个都是聪明能干的,就不用再互相夸赞啦。”

屋里几人便都笑了起来。

如此热闹忙碌了一番,洛蘅总算是把午膳给做好了,有四喜丸子,京酱肉丝,葱爆羊肉,红油鸭子,首乌鸡丁,炝锅鱼,玉兔白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因着她们人不多,所以洛蘅是尽量多备菜品,每样份量却是不多。

她和沈暮卿一左一右地扶着庄老太太坐到桌前,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直道着“好”。

等到几人一起热热闹闹地用过午膳,喝茶的时候,庄老太太还一直拉着洛蘅的手道:“你这可真是得了你娘亲的真传了,跟她做得一样地好,一样地能干啊。”

洛蘅便笑着反握了握她的手。

老人家明明是带着笑的,可洛蘅还是能看见她眼里隐约闪着的水光。

然后她就又听得祖母道:“尤其是那道四喜丸子,那是你父亲当年最爱吃的一道菜啊,每次他出征前,还有他得胜回朝的时候,你母亲必要亲自下厨为他做的……”

“这道菜你母亲本来是不会的,还是她嫁过来之后,听说你父亲特别爱吃这道菜,这才特意去学的。”

她边说着话,那泪光就缓缓凝结成了水珠,砸到了洛蘅的手背上。

老人家忙低头拿了帕子去擦,洛蘅的眼前也浮起了一层水汽,可她还是强忍着,紧紧地握住了祖母的手,担忧地喊了她一声,“祖母!”

知道洛蘅担心她,庄老太太擦了泪就忙抬起头来,边道着,“没事,我没事……我就是年纪大了,老是会想起过去的事情……”

说完,还安抚般地朝洛蘅笑了笑。

洛蘅知道祖母心里难过,正想着要说点什么安慰她老人家的时候,庄老太太却又突然看着她道:“阿蘅,你想知道你爹娘是怎么认识的吗?”

洛蘅自然是想知道的,可又怕说多了这些事情,会勾起祖母的伤心事来,一时倒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了。

庄老太太自然是看出了她的顾虑,她笑容和蔼地轻拍了拍洛蘅的手背,语气很是温和地道:“你放心,祖母真的没事,我啊,就是想你爹娘了而已。”

洛蘅听了这话,心里一酸,喃喃地道:“我也想他们了……”

庄老太太看着洛蘅这幅失落的样子,心疼不已。

她抬手帮洛蘅理了理鬓角的碎发,这才轻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悠远地道:“说起你爹你娘啊,那还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那还是你爹二十岁那年的春天里,有一天,他去江南公干……”

洛蘅就这样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祖母讲述着她的父亲,是如何地在江南花朝节的集会上,偶然邂逅了她的母亲,惊鸿一瞥之下对其一见钟情,自此再也不能忘怀。

等一办完公差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回了京,直言不讳地与家里坦白了他想求娶母亲的心思。

祖母那个时候正在为他的亲事发愁,父亲又一向是个性子执拗又有主见的人,此前祖母已经暗暗为他相看了许多位京中贵女,可他却怎么也不愿成亲。

此时见他居然主动提及了自己的亲事,祖母乐得不行,当即就派了人去江南打听母亲的为人处事,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母子俩都极为满意的。

只是当他们请了人去洛家提亲的时候,她的外祖父当时却并无意让母亲远嫁,最后还是父亲亲自出了面,想尽办法说服了外祖父,才做成了这门好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