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农女的人生小目标 > 第674章 无标题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风信子的种植方法很简单,首先需要获取优良的种子,在秋季9~10月播种风信子,将风信子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处理一下,还要准备排水性好、肥沃度高的土壤做基质,播种后可每隔5天浇一次水,放在阴凉处等待一周就可以生根发芽了。

风信子每到3~4月开花时,可从风信子的花朵中获取种子,可立刻进行播种,也可以将种子埋没到沙土中保存,等到秋季9~10月播种,秋季播种种子发芽的成功率更高。

很多人不知道风信子怎么种,风信子的种子播种前,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清水里12~24小时即可,这样可以促使种子在土壤中发芽,使风信子种植的成活率增高,还有利于种植后管理。

需要准备疏松、排水性好、肥沃度高的沙质土壤,可以用园土、泥沙土按照7:3的比例混合,当中可适量的添加有机肥做底肥,增加土壤的肥沃度,有利于风信子幼苗生长。

给风信子的种子播种时,首先需要在土壤上喷洒多菌灵药剂,然后将风信子的种子撒在土壤上,铺盖一层细土,放在阴凉处细心养护,等待一周后种子就会生根发芽了。

将风信子的种子播种土壤里后,需每隔5天浇一次水,不用给它施肥,等待一周左右就可以生根发芽了,然后可以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肥,放在散光处正常养护就可以了。

养水仙花需要使用透气性比较好、含有较多养分的花土,并且最好每天给予它10小时以上的阳光照射。平时及时浇水,让花土保持微湿的状态。因为它比较容易患病,所以可以多为它通通风,并且向它喷洒一些低浓度的药物,防止它生病。

花土:水仙花喜欢透气性比较好、养分含量比较高的花土。不要使用过于粘重的花土,否则它可能很难适应。

水分:它比较喜湿,平时要及时浇水,让花土始终处于微湿的状态。不要让它缺水,否则可能会导致它出现黄叶。

阳光:它比较喜欢阳光,最好每天给它10小时以上的光照,这样能够然它的叶片长得更加宽厚、翠绿。

它比较娇弱,容易患上叶枯病、曲霉病等疾病。所以在养护的时候,需要将它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用一些低浓度的药物喷洒植株,防止它生病。

火鹤是肉质根,对光较敏感,所以一般要选择透光率低、底部透气孔多的花盆。所以泥炭盆、黑色塑料盆等比较好。

栽培基质:火鹤是比较喜湿润、潮湿环境的,栽培基质一定要保水、保肥性强,通透性好,pH在5.5-6.5之间为宜。pH值太高会降低火鹤对铁、锰、锌等吸收而叶变黄;而pH值太低,钙、镁的供应降低,会增加部分微量元素的溶解性,导致部分微量元素浓度增加引发霉病。

湿度控制:火鹤生长的温度为18℃-30℃。花芽分化期,为保证花芽的正常分化需要降低平均温度并减小昼夜温差。冬季,当气温不要低于l5℃。

光照调节:火鹤是喜阴植物,但是又不能没有光照,因此摆放盆栽火鹤时注意摆放在非直射光的地方。如果进入开光阶段,为防止花苞变色或灼伤,需进行遮阴,傍晚或阴雨天则不需遮光。

施肥管理:火鹤正常生长需要很多营养元素,包括大量元素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等。由于火鹤叶片表面有蜡质不吸收营养,所以进行根部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夏生长旺盛期间增加氮肥用量,秋季增加磷肥和钾肥量,肥液不能沾到叶子上面,冬季应控肥、控水,安全越冬。

病虫害管理:火鹤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蚜虫,预防方法主要是通过温度和水分的调节控制,适当时候加药剂预防,平常时间要多注意观察来达到预防虫害的目的。

火鹤花的花会有轻微的毒性,不误食就不会有事,每次修剪枝叶的时候要洗手。

虎头兰又称大花蕙兰。其花大,花型整齐,色泽鲜艳,花期长。

栽培基质虎头兰为附生兰,在原生地是附着石头或树干上生长的,兰根基本裸露在空气中,种植时应注意根部透气。基质应选用阔叶类林木树皮(如龙眼树皮)、砖块、石子、水苔、泥炭土、蕨根等。将栽种材料破碎成1-1.5厘米大小的料块,用四壁多孔的陶质花盆。不能用栽种花草的培养土种植,否则通气和透水性不良,不利生长。家庭用15厘米左右的盆,宜种3-4株兰苗。

水分要足虎头兰喜水。特别是夏天,一天要浇两三次。但它也有贮水组织,一周不浇水也不致枯死。

肥料要淡虎头兰喜淡肥,如不施肥,虽不枯萎,但生长不良。可在4-10月每隔7-10天施一次薄肥,叶面喷施和根施均可。所施的肥料,有机肥和无机肥均可,但浓度不宜超过千分之一。花芽形成时应增加磷肥的配比,新芽生长时应增加氮、钾的比例。亦可在盆面放上发酵过的饼肥,离新芽一定不要太近。每年施用2次,每次数粒即可。

光照要稀与其它兰相比,它稍喜阳光,但忌直晒,夏季尤怕日灼。过度的遮荫会使植株生长纤弱,影响花芽形成,且易得病。夏天应遮50%-60%阳光,深秋至早春,遮20%-30%阳光为宜。

换盆促长虎头兰生长温度为10-25℃,最低为3℃,最高为30℃,在广东室外栽培生长良好,多在2-3月份开花,温室栽培可在春节开花。分株换盆全年都可进行,但在花后的3-4月份进行,翌年可开花。

促进开花种植虎头兰,家庭盆栽要保持高湿的环境,可用人工喷雾,向地面喷水。秋季多次拔梢促花芽形成。拔梢时仔细区分叶芽、花芽,切勿误伤花芽。

嘴唇花是灌木或小乔木,直。叶对生,托叶在叶柄内,常合生,顶端全缘,宿存。花小,两性,颜色白色。组成顶生、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无总苞,有苞片;萼管短,萼檐4-6裂,萼裂片脱落;花冠漏斗形,冠管直,延长,喉部无毛,花冠裂片5,镊合状排列;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花冠喉部或口部,花丝短,花药近基部背着,线形,钝,内藏;子房2室,花柱无毛,短或延长,柱头2,胚珠每室1颗,在基部直立。核果,小,有时孪生,平滑或具纵棱;种子2颗,与小核同形,背面凸起,具纵棱,种皮薄,胚乳肉质,胚小,基生,子叶平,胚根圆柱形,下位。

形似嘴唇的红色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花瓣,而是花朵的苞片。这种植物颜色鲜红,造型奇特。

在养殖这种少见的嘴唇花期间,对泥土的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植物要求泥土必须是排水性要好,还要是疏松的肥沃泥土,平时的时候最好选择珍珠石加点适量的碳灰泥土,这样的土质能使嘴唇花长得更旺盛。选择的花盆最好是透气的陶瓷的花盆,最好是不要用透气性不好的塑料盆,由于嘴唇花这种植物开出的花朵是鲜红色的,所以花盆还是用简单稍微素写的就可以了。

养殖嘴唇花对太阳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这种植物不怕阳光照耀,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但是怕很刺眼的强光照射,最好养护的时候放到可以照射充足阳光,又可以见分散热的地方,尽量不要将植物长期接触隐蔽不见光的环境中,这样会影响其开花和成长,如果遇到几天的隐喻天气,等天晴出太阳的时候,尽快拿到阳光充足的地方照射太阳,充足的阳光照射下,其植物才能更好的开花,开花的数量也会增多,而且开出的花色也很鲜艳。

这种植物对温度的变化也是极其的敏感,如果户外的温度是十八度以上到二十五度之间的话,这个温度成长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要是夏季高温的天气的话,温度在三十三度以上的话,嘴唇花无论是开花还是成长,还可以正常的成长,如果是三十五度以上,那这种植物就会停止一切生长,不但很怕高温阳光的照射,而且还很怕寒冷的冷空气,到了冬天不要将植物再放到室外养护,不然温度过低的环境下养护,很容易就被冻坏了,冬天早期,要尽早移到室内开着空调,室内温度可以达到十度左右可正常成长。

养殖嘴唇花不光是施肥。浇水,温度等等的养护,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对植物进行修剪,当植物长到了一定的时候,叶子会变化而脱落,所以在养护时,如果发现有叶子和长得脆弱的枝干,要及时的进行清理和修建,否则会影响泥土的呼吸,也会吸收没必要的营养成分,及时的修剪可促进新枝干的生长和枝干的疏通,还能开出更多的花朵。

养殖嘴唇花的时候,如果发现叶子发黄的现象,就说明营养成分达不到,要尽快的多植物进行施肥和喷洒肥水液,尤其是进入花期的时候,就更要是施肥料为钾肥以及氮肥的薄肥,这样不仅可以延长花期开出的花朵颜色也会变得鲜艳有光泽。其它的季节施肥可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施肥,施肥不要施化肥和复合肥之类的浓肥料就可以。

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

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光,亦稍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

牡丹的园艺品种,是从野生种经长期的自然杂交,人工选择培育进化而来的。野生牡丹长期在高山森林边缘和林间隙地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特有的遗传性状,其性宜凉畏热、喜燥厌湿。

栽种牡丹应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若土壤过于粘重,就要加以改良,即用沙和充分腐熟的厩肥掺拌,然后深翻40~50cm。在长江流域(或降水较多的地区)则要做成高床或种在有一定坡度的土地上,以防积水烂根。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ph值6.5~7.5)为好,过酸过碱的土壤不适合牡丹生长。

牡丹虽是木本小灌木,但和大多数木本植物不同,一般树木以冬季和早春栽植为好,而牡丹必须在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栽植成活率最高,次年长势强劲。十一月份以后,栽植越晚第二年长势越弱甚至死亡;即使成活也要到第三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长。因此,牡丹栽植季节的选定极为重要。

在栽植方法上,古时洛阳花农就有丰富的经验。据《洛阳花木记》记载:“凡栽牡丹不能太深,深则根不行花不发旺,以‘疮口’(根茎交接处的原栽植痕迹)齐土面为好。”又有挖土坑须量花根长短,为深浅之准。坑要宽大而平,土要肥而细,还要在坑下筑一小土墩,上尖下宽,将新栽牡丹于土墩上坐定,然后整理花根,让根自然垂下,勿使弯曲,然后覆土……”,这一栽植方法沿用至今。

在栽植前将断根、病根剪除,用500~700倍甲基异柳磷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也可)混合液浸泡10~20分钟后栽植。覆土后还要将整株稍向上提,使根顺直,再逐层将土填实。栽后即浇水,使根和土壤紧密结合。

栽培密度应视培植目的而定。若作长期观赏用,株行距以80~120cm为宜(每亩460—104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