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武侠修真 > 江湖武志 > 第88章 茅屋叙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哥,”海小子大哥一出口意识到这个称呼好像不对,脑袋里快速搜罗一边可以适用于读书人的称呼后,改口到,“先生,这是你家么?”

“你还是叫我大哥吧。”年轻人说到,然后他看了看房子的四壁说,“以前不是,现在是了。”

“真是不知道呢,我后来就到了南边两天脚程的一个小渔村,在那里生活了几年……”海小子本是有些兴奋地想表达自己原来跟他距离不远,但是说到一般突然感觉情绪有些不对,便说到,“大哥,你遇到什么事了么?”

“没有什么,自己选地路,没什么好后悔的,再说我也不后悔。”年轻人说到,然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继续说,“那年碰到你,就是我去开封城考试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是屡次不中,后来家中有生变故,散尽了钱财。后来便只剩下我只身一人,我卖了家中祖宅,然后在此弄了个茅草屋,一是清静,而是靠海近,心烦时可以到海边看看大海,宽宽自己的心。”

“那你吃什么?”海小子说,“我看你这也没有个做饭的地方。”

“哦,卖房子时,我加了条要求,一日两餐粗茶淡饭,要供我到明年六月,我再去考试。今日不知为何,这晚饭一直未有送来。平日里都绝对不会少我一餐,今天突然如此,我也不能不体谅,兴许时人家有事,再说了少吃一餐也死不了人。”年轻人解释到。

此时海小子赶紧跑回包裹旁,从包裹里把他之前带的干粮都拿出来,然后放到床边的桌上说到:“大哥,别客气您吃。”干粮也不过是些鱼干海苔和干饼之类可以旧放之物。年轻人也不客气,便拿起一干饼和一块鱼干,嚼了了起来。

“刚才听你说在这不远的一个渔村生活,看你扛着包裹,你这是要出远门么?”年轻人边嚼边说,倒不是此人不知道吃饭说话的礼节,而是正是他知道这些礼节才故意不为,以为内如果他每每说话如此按照礼仪而行,这对面的少年怕是要十分不适应。所以自己干脆就给他一个随意的感觉。

即便是如此,海小子一看对方问自己,赶紧将口中尚未完全嚼烂的干粮省咽了下去,然后说到:“是的大哥,我要去辽地。”他的礼仪都是从别人口中三三两两听到的。

年轻人看海小子的吞咽的难受,便起身为其打了一瓢清水,抵给他,海小子端起瓢便喝了一气。年轻人说:“这没有旁人,边吃边说不打紧的。你这要去辽地,距离可是十分遥远啊。”

“村里有人告诉我,辽地在背面也挨着海,说沿着海岸一路向北就会到,估计要一年半载才能到吧。”海小子回忆起村中人的话说。

“哈哈!”年轻人闻言竟然笑了起来,“要是沿着海岸线走,怕是要两年才能到吧。”

“啊?”海小子有些惊讶。

“这海岸线不是直的,自然要走好多冤枉路的。对了,你为何要到辽地去?”年轻人问到。

海小子转身又回到放包裹出,年轻人以为他要取什么东西,结果他把那根挑包的杆子拿了过来,说到:“有人拜托我,带着它取辽地的寒江,去寻姜姓之人。”说完这句他有些犹豫了。

年轻人看出了他的犹豫说:“是不是托付你之人不要让你告诉他人啊。”

“这倒不是。……而是托付我此事之人不知道是不是人。”海小子忧虑了半天说出这么一句。

年轻人也有些吃惊问到:“此话怎讲?”

于是海小子就把自己的经历说给年轻人听,最后说到:“要不是这鱼竿被海水冲到我面前,我还真以为这是梦呢。”

“东黄群岛的传闻我也有耳闻,这附近的人恐怕都又耳闻,我记得我读过《山水自知》上面也有记载东黄群岛的文字,好像上面说就是一般岛屿群,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也确实说登岛离岛都看天命的。说这岛上有龙还真有些玄乎。这钓龙人?”年轻人说到这钓龙人时,好像是有在哪听过,但一时想不起来了,然后他对海小子说:“你把鱼竿拿来我看一下。”

海小子将鱼竿抵给年轻人,年轻人接过放到油灯下仔细察看,这远看像一根平常的杆子,握于手中,重量似竹制,但是手感却有些玉质感觉,看了来直刷刷的,但是用大力时可以弯曲,泄力后又恢复原样,这样看来还有一些金属的特性,确实一根与众不同的杆子。再仔细看来,这杆子看似黑色,但实则时青色,杆身之上还有很多细小的雕刻,出了两条长龙纹刻在杆身之上,还有一些像文字一样的纹刻,只是自己不认识。

年轻人将杆子还与海小子后,依然外头回想着,突然他眼前一亮想到:“你说要找姜姓之人是吧。”海小子点点头。

年轻人又说:“就是遇到你那年,我到了开封城后,在客栈遇到一个同是赶考的书生,那人喜欢读一些杂书,他说他读过一本古籍叫,叫,对了叫《江湖武志》,上面曾经记录过有支姜姓族人善钓鱼,后来其中有一人钓到一条龙,后来这一族之人就叫自己钓龙人。只是当时记载这钓龙人不在辽地,而在齐地。那书生还说他在他们老家越地还碰到过一个寻找鱼竿之人。莫不是找的就是这跟鱼竿?”

海小子尽管只碰到过这读书人两次,但是每次这读书人都会给自己说很多自己没有听说过的东西。今天也是,海小子愣愣地挺着年轻人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

年轻人又问:“你确定你要去辽地么?”

海小子这才仔细想了想点点头说:“那人却是让我屋辽东寒江。”

“辽东确实有条寒江,古时有位柳姓诗人曾在那处做下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年轻人不愧是读书人,只要能跟诗文联系地都可以想到。

“托付我之人,就叫姜江雪。”对于海小子来说,他听到地最为关注地两个字便是江雪。

“看了确实时辽地不错,这样你今晚住在此地,明早我带你去我老院处,我还有些银钱存于镇上钱庄,你我有缘,我帮你联系个往北运货的商队,你跟他们一同前行,一是安全,二也是快一些。倒是他们到了目的地,你再继续往北也方便一些。那些赶路的商队都识得地图,你记住跟他们学学,带上一张地图,后面你找路方便。”年轻人已经将海小子的行程大致安排了个差不多。

海小子赶紧抱拳谢到:“多谢大哥,帮助。”

忽然一想还不知道他的姓名于是又问:“大哥帮了我两次,我还不知道大哥,大哥高姓大名。”

又一想自己要先报名字赶紧补充道:“我姓海,大海的海,叫海小子。”

“哈哈,兄弟名字好记,我姓唐单名一个庚字。”唐庚说到。

“多谢唐庚大哥相助,来日,来日,来日定将报答。”海小子想了几想猜想起定将报答四字,抱拳说到。

“小子兄弟不必客气。”唐庚也抱拳说到,“我还要谢谢你呢,每次郁闷时跟你说话都可以心情愉悦许多。”

这两人也是多年未见,尽管没有深厚情谊,却也因彼此一时的善念,结下了这不错的因缘。多年后在唐庚唐侍郎走投无路之时,眼在这位大字不识几个的的少年,竟然在庙堂之上拉了他一把。那时的这个叫做海小子的少年已经是国运堂的首席护堂官了。

我曾经在火车上碰到同一个人两次,那时我还在上大学,放假回家时,与她对面,开学回学校又与她对面。当时我就问她可有男友……

谢谢大家的支持,多谢,夜晚文字伴我度过漫漫长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