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武侠修真 > 江湖武志 > 第22章 七寒宗范祟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极门余长老三人因为七寒宗赵炎的突然出手,钟长老更是被其突袭受伤,余长老和钱长老就在这小酒馆中为钟长老疗伤,帮他驱除身体中的寒气。本来就是个小村庄的酒馆,人本不多,半下午这么一闹,更是没有人前来,掌柜的跟伙计都不敢来收拾被打乱的桌椅,更别说让这几位赔钱了,就指望着这几位祖宗赶紧离开。今天的事自己就认了倒霉了。

可是俗话怎么说来着:你越怕啥就越来啥。门外这又是一队人马七八人来到酒馆。人还没有进来,就听到:“牛肉面八碗。黄酒十斤。牛肉十斤。”这对这小酒馆来说已经是大买卖了,但是伙计也不敢吱声啊。

果真那人刚一进入酒馆,钱长老已经拔尖跃起,直冲那人面门而去。那人反应很快,立刻闪身躲开喊到:“钱长老什么个情况。这天也没有黑,认不出我了?我是范祟海啊。”

“宰得就是你。”钱长老是一剑快过一剑,而且都是杀招,范祟海即便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能就这样做待宰羔羊,毕竟对方是太极门的三长老,只好还手已做抵抗。

范祟海七寒宗右护法,此时也是赶路至此前往太极门而去。

“三弟,住手。”余长老发话,钱长老正在刺出的剑听到师兄的话后就陡然收回,但是目光却依然毫不遮掩的透露出杀意。

“余长老是什么情况?”范祟海收了身形后问到,范祟海看了看余长老又问,“你这手臂?”

“手臂的事不说,赵炎的事咱们谈谈。”余长老声音中也略带狠意。

“赵炎怎么了?”范祟海越发的懵了。

“你是要去太极门么?”余长老说。

“不是说好的在你们太极门汇合,然后再做商议么?”范祟海感觉对方问的莫名奇妙。

“赵炎呢?”余长老又问。

“赵炎另有安排,这次无法到太极门去,我一个右护法还是可以做主的。”范祟海对余长老懂不懂就说赵炎本感觉莫名奇妙,但是说多就感觉这次议事没有这左护法还不行了,自己也是略带不爽。

“商议个屁。赵炎去哪了?安排他来抢东西么?”钱长老终于忍不住地骂到。

“抢东西?”范祟海说,“两位长老能不能直接说明白。你们这样问我,我不明白啊。”范祟海这个人属于直性子做事也不喜欢拖拖拉拉,更不喜欢猜别人的意思,就算在七寒宗宗主有什么事,他不明白的就要求宗主给他说明白。此人之所以可以成为一宗护法,纯粹的就是武功高,高到和宗主不相上下,其实本来上一任宗主是希望他来成为新宗主的,但是他感觉管理一宗之事太麻烦,就拒绝了。但是直归直人却不傻。

“一个时辰前赵炎在此偷袭钟长老,然后以其性命要挟,将我们从夜鸦手中所得之物给抢走了。”余长老愤恨地说到。

“余长老,这帽子可不敢乱扣的。赵炎去的东海,而且我们一同出发,就算他绕路也不可能跑到我们前面来的。这怎么可能一个时辰前在此抢东西。说不定是人假冒。”范祟海立刻辩驳。

“先不说你说的是真是假,就算容貌可以模仿,那一身寒冰修为也可以模仿么?我钟师兄武功再差也是在一品境界顶峰,试问有几个人可以用寒冰真气将我钟师兄伤成这样。”钱长老呵斥到。

“这……”范祟海突然有些语塞,他本来想说雪晶宫也是修得这类武功,但是这样显得有些低级反而有狡辩嫌疑,他略作思索说到,“如果说我们七寒宗已经决定要抢此物,我又何必此时出现在你们面前呢?难不成我跟你们去太极门找死么?”

“说不定就是你们七寒宗的惑人之策。”钱长老又说。

“两位长老,我七寒宗虽说地处西北,但是绝不至于做如此低贱之事,你要是说这是赵炎自己所为,我倒是无话可说。”范祟海很是维护自己的宗门,“要不这样,我安排人手回去跟宗主禀报此事,看看到底是不是我们赵炎所为,我跟你们去太极门,毕竟除了给你们交代,也要给其他人一个交代。”

“姑且这样吧。”余长老若有所思地回到。

“钟长老伤势如何?”范祟海问到。

“没有大碍,寒冰真气已经抑制住,只是需要休息几日,即可将其逼出体外。”余长老说。

“我来。”范祟海说这走到钟长老身边,钱长老立刻上前,“钱长老放心,我范祟海不是那种小人。”

“世道险恶,赵炎说起来也是宗师级的人物了,还不是做出如此行径。”钱长老毫不客气的说到。余长老示意了下,钱长老才让开。

范祟海只是无奈的摇了下头,然后将抓住钟长老的肩膀,少卿,钟长老脸上的便开始出现血色,寒气消失。

“休息一晚明天即可恢复如初。”范祟海说到,钱长老看着钟长老的脸色明显好转,警惕之心才稍稍放松。

“老板,我要的东西什么时候上。”范祟海喊到。

此时伙计才战战兢兢地上前:“大爷,做饭的师父都给吓跑了。”

“那你咋不跑。”范祟海突然问到。

“这是我家,我跑哪去。”伙计依然战战兢兢地回答。

“啪!”范祟海从腰间摸出一块银锭放到桌上,“十两银子,有啥吃的上啥,其余的算作赔偿,酒不能少,别给我说酒也得现酿。”

伙计一看本想眉开眼笑,但是一想起半下午那会也是这样以为得了好处,接过突然就打起来的景象,自己都不敢伸手。他边伸手边看两边的人,终于把银子拿在手中那才算放了心。本来转身就要走,突然被范祟海喊住,他赶紧问到:“大爷,有啥吩咐。”

“能住宿么?”范祟海问。

“小店就是个酒馆,住不了宿,往南再走六十里有一个城镇,镇上有客栈。”伙计赶紧回答。

“陈长老呢?”范祟海问。

“我这手臂和四弟的性命都丢在夜鸦的手中,四弟的尸首在马车上。”余长老平淡地回答。

“还望节哀。”范祟海抱拳说到。

东海和黄海交汇处有有一片群岛,东黄二海就是以此作为分界线,这篇群岛被称为东黄群岛。道上有没有人不清楚,但是一般人也不会到这块道上,上个到此岛者据说就是那个写了《山水自知》的徐自知,再对此群岛的描述有这么一句话:出入皆看天命。意思很简单就是能不能活着进去和出来那就真的要看老天的意愿了。

此群岛远处看,是风平浪静,只要到了群岛附近约莫五十里距离,就会突然天气骤变,波涛汹涌狂风大作,乌云遮天蔽日大有将乱入之人吞于海腹方可罢休。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知道。群岛之上有什么《山水自知》中也有记载:普通岛屿,与他岛无样,水产亦无样,无人居。

人人都怕死,只是怕的方式不同而已,有些人只是希望自己活的久些,哪怕苟全也无所谓,而有些人怕的就是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平庸,最终死去。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就是后者,东黄海分界处海边的一个渔村的人,不过是孤儿,父母双亡,自己流浪至此,村民看其可怜于是相继给完饭吃使其活命,这孩子也知恩图报,早早的就跟村民去下海打渔,水性自然了得。时间长了就好奇为什么去深海时要绕过远处的那片群岛,于是就得治了这个群岛的传闻。

年少通常就有好奇之心,这一下就把少年的好奇心给吊上来了,几次都想说服别人跟他一起去还说什么也许那些都是传言啊,没有经历过不能听别人乱说啊,还说什么岛上肯定有宝物啊,要不然不会有如此传言啊。可是没有用以为大部分都是希望自己多活一些时间的人。

少年也想过借船自己去,可是没有人借,有人玩笑到:“这渔家弄艘渔船不容易,万一船沉人死,你不要命我们没词,但是借给你船的人家以后还捕鱼么?”虽说玩笑说到,但是确实是实情。

不过少年也不会趁着别人不注意,自己就偷了别人的船出海,但是他问了问买一艘小船得多少钱后,这一下子就攒了三四年的钱,直到现在,最后钱依然不够,但是那好奇心实在难耐,于是就出钱请了一个自己混熟的船工给帮忙做个结实的筏子。船工本不想给他做,因为不想他因为好奇送了命,但是他说要是船工不做,自己做,反正天天看也知道大概怎么做。这下船工才答应帮他做,想着至少做的结实些,兴许还能救他一条命。不过靠一个筏子就向往深海里去,再结实估计也是送死。

筏子做好,终于可以扬帆启航,出发前少年还给所有的人说,要是真有宝物,自己必定带回来分给大家,感激大家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但是当真的没有,劝他的不少。他却装作文人一般的说到:“人固有一死,或重如,重如茅山,或轻如鸡毛!”这句话是少年再流浪至此时于一破庙休息时,听一同在破庙休息的一书生说的。但是他没有记住泰山和鸿毛二词,用茅山是因为经常听茅山道士的神怪故事,用鸡毛,恐怕是因为他见过最多的就是鸡毛了吧。

早早出发,漂了快大半天才到群岛周边,感觉群岛已经很近,别说五十里估摸着也只有不到十里了,自己发现也没有什么变化,心想定是有人编造谣言骗人的。这么一想自己到是失落起来,就好像不经历一场大风大浪就轻易到达目标有辱自己此行一般。

可是传言并不等于谣言。先是水面突然变黑,然后就是头顶不知何时就已经是阴云密布,接着就是狂风大作,本来平静的水面开始掀起波涛,毫无规律的波涛使得筏子根本不在按照滑行的方向前行。船工已经很铁性的为他专门做了固定杠,让其将身体和杠子拴在一起,若不是这杠子,早就掉到海中一百次了。终于筏子的正下方突然出现了一个漩涡,很快筏子就陷入漩涡不可自拔。漩涡越来越快,顷刻间连筏子带人便都被吸入漩涡。

每个人都又自己的性格,每个人都又自己的梦想。如果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定然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