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我化身天幕剧透历史 > 第201章 李纲vs赵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匡胤气得眼前发黑:“这就是我赵家的皇帝,这就是我赵家的子孙么?!”

身为皇帝,居然半点皇帝的气概都没有,听见金人来犯,居然就吓昏过去!

他的儿子赵桓也是,既然任用李纲这样的主战派,为什么还要想着逃跑?

难道你们遇到事,只会跑么?!

哲宗神情森冷,吓昏过去?!

端王你可真是给先帝和我丢脸啊,我居然有你这样的兄弟,何其可悲!

端王脸色涨红,辩解道:“怎么可能,我岂会如此软弱!……一定是金人太过凶恶的缘故!”

反正不是他的错!

嬴政诧异地说:“吓昏过去?”

赵家皇帝可真是让他开了眼界,居然能生生吓昏,一国之君就这点胆气?

李世民:“……”

从来只有我吓别人,没有别人吓我的份。

胆子这么小,做什么皇帝?!

他叹息:“可惜了李纲。”

虽然他并不认识这位李纲,但他作为主战派,碰上这样的皇帝,处境何其艰难!

刘彻:“……”

论丢脸,你们赵家还真是出类拔萃,永远都有新花样。

【金军渡过黄河后,开封十分危急,大臣劝说赵桓往襄阳避祸,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也说打不过金人。此时的李纲只是太常寺卿,他站出来反对皇帝逃跑,白时中特别生气地说:“难道你能带兵打仗么?”李纲的回答是:只要皇帝不嫌弃,他愿意带兵守城。于是赵桓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责抗击金军一事。】

赵匡胤痛心疾首:“我大宋的宰相居然堕落到这个地步,还不如一个太常寺卿!”

他对李纲充满了愧疚,这样刚直忠耿的臣子,赵桓能一直信任他么?

看天幕对于赵桓的形容,显然是不能的。

神宗气得心口疼,这就是他的好儿子好孙儿,皇帝弃城而逃,这在大宋也是头一次啊!

哲宗怒道:“金人尚未兵临城下,便如此自乱阵脚,这还怎么打?”

李世民匪夷所思地说:“身居相位,何以如此畏敌如虎?”

面对灾祸,宰相如此作为,百姓又该如何?

皇帝逃了,还能带着百姓一起逃命吗?

又不是人人都是昭烈帝,皇帝跑了,受苦的只有百姓而已。

刘彻无法理解他们的脑回路:“金军还没打过来呢,这就商议着逃跑了?”

你们大宋还能再无耻一点么?

嬴政不是赵家皇帝,看这个也觉得上火,怎会有人软弱至此!

【这么看上去,赵桓似乎比他父亲徽宗要有骨气一些,但这骨气并没能持续多久,甚至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赵桓刚安排李纲抗金,就有内侍过来说皇后朱氏已经收拾好,准备离开开封了,赵桓一听不行,对李纲说他要和皇后一起走,不用等他了。李纲跪下哭求不止,赵桓这才放弃了逃跑的打算,让李纲好好守城。】

赵匡胤呵呵冷笑:“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赵桓这次不走,早晚是要走的。”

李纲就是磨破了嘴皮子,也是拦不住的。

哲宗年间,鄜延帅臣吕惠卿听到李纲的名字就觉得哪里,现在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他一向赏识的李夔的儿子吗?!

这这时候的李夔正在经略安抚司任职,听完天幕所言,默默地看向年少的儿子。

李夔心道:不会是重名吧……?

神宗气得脑子发昏,真想把那还没出生的儿子和孙子拖过来暴打一顿,再给自己两个耳光,你生的这是什么孩子!

哲宗连连冷笑,好侄子,你也不学点好的,但也确实是端王的亲生子嗣呢!

就连这一身的软骨头,也像了个十成十,可惜李纲这样的忠臣,竟碰上你这么个扶不起的阿斗。

不对,阿斗可比你强上百倍!

嬴政并不觉得赵桓真的不会跑,他肯定会再次改变主意。

【谁知当天夜里,白时中和李邦彦进宫劝皇帝离开开封,赵桓心想说的对啊,决定明天早上就走。等到李纲早上进宫发现禁卫军居然已经准备走了,这才明白皇帝软骨头的毛病又犯了,只能力劝皇帝改变主意。这要是换个人估计都在心里骂娘,李纲骂没骂不知道,他只能再三劝说,赵桓这才决定守城。】

赵匡胤木然,他已经不对赵桓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了,要跑赶紧跑吧,这么反反复复的,他承受不住。

嬴政也沉默了一会儿:“……李纲实乃忠臣啊!”

这般烂泥一般的皇帝,李纲居然能忍住不跑,除了忠心二字没有别的理由了。

可问题是,赵桓并不值得他的忠心。

神宗都要哭了:“孙子,你就不能有点骨气么?!”

天要亡我大宋啊!

刘彻哼道:“敌军兵临城下,大臣居然怂恿皇帝逃跑,实在不配为人臣。”

若是在他手下,第一个就要拿此二人祭旗。

李世民叹息:“这样好的臣子,赵桓怎的不珍惜呢?若我是赵桓,一定会好好待他!”

他一脸怜惜,恨不能把赵桓踹掉自己上。

李夔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感慨道:“苦了你了,这位官家实在是……”

他到底不好说官家什么,只能在心里想想。

年少的李纲目光清明,坚定地说:“我并非为了官家,而是为了大宋。”

为了大宋,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如果李纲以为这就是结束了,那还是太天真了,金军抵达开封西北的牟驼冈,这里有宋军的两万匹马和许多粮草,全都便宜了金人。赵桓大惊失色,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李邦彦认为开封兵力不足,勤王的军队又不能很快就到,只能割地求和。李纲极力反对割地,金人毕竟是孤军深入,不必太过恐惧,实在不行还能退守城中,到时勤王军一来便可两面夹击。】

赵匡胤愤怒起来:“割地割地,金人难道会因为一些土地就打道回府么?当初杀了张觉,金人罢休了么?若是金人拿了土地,再卷土重来,是不是又要割地,直到大宋被蚕食干净?”

割地饲虎,这是丧权辱国的行为啊!不求大宋君臣如何骁勇善战,守城都做不到么?!

赵匡胤觉得很悲哀,金军还没打进来,大宋君臣就已经急着商议割让土地,赵家也是将门之后,子孙怎就如此不堪?!

神宗坚定地说:“大宋绝对不能割地,蛮夷虎狼之心,永远不会满足,割地只能解一时之困,不可能长久!”

想要退敌,只能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