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 > 第226章 朱元璋是“杀神”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6章 朱元璋是“杀神”吧

周五。

由于下周好几门课都安排了测试,已经完成教学计划的老师接着巩固复习,还差一点内容的老师抓紧时间收尾。

晚上大家又参加了一场化学测试,因为化学大部分都是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些东西,古人们考起试来感觉比考物理还要晕。

物理试卷上好歹还有好几道文字说明题,化学是真的基本只能靠运气了。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古人的化学试卷惨不忍睹。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非常快,马上又到了周末。

周六没有什么特殊安排,裴姝接着上周没做完的事,继续上传初中课本,这次是从初一下学期开始。

她先上传了历史课本,裴姝在做自己事的时候,各朝的人就在看元朝以后的历史。

古人们之前已经发现了,初中历史主要从宏观角度着手,兼顾了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正好可以让大家把握整个古代的历史脉络。

等看完初中历史再去看高中的“分析式历史”,更有助于大部分人理解比较深层次的东西。

不过课本上的内容有点简略,没有历史老师的讲解,还是缺了一点东西。

应各朝代的要求,裴姝又从网上收集了各朝代的资料给他们进行补充。

足够他们从各方面分析了。

明朝。

朱棣本来以为要等下周才能看到他们大明了,没想到这些记载现在全部摆在了他眼前。

让他有点猝不及防。

朱棣赶紧翻到大明那章,发现大明是和清朝放在一起讲的,讲明朝的就只有二十来页。

他不太高兴,但也不能说什么。

后世的历史课本就是这样编写的,朱棣现在只想赶紧看看他之后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明末的崇祯也很着急,想看看他之后发生的事。

首先是明朝的建立: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脂民膏。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繁。】

【反元势力中,朱元璋带领的队伍越来越壮大。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元朝灭亡。】

这段文字旁边还有一小段朱元璋的简介,看到朱元璋这个明朝皇帝竟然是底层上位的,很多人都很惊讶。

要说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是出生于名门望族。

朱元璋这里,就写着【出身贫苦】这几个字,而且朱元璋还当过和尚,这经历放在哪里都够引人注目的。

西汉。

刘邦想着自己的经历已经够炸裂了,这个朱元璋怎么听起来更神奇?好歹他刘季当皇帝之前还是一个亭长呢。

刘邦有点怀疑,贫苦家庭出来的人真的能当好皇帝吗?

怀着好奇心,刘邦去看了一眼补充资料,还真找到了一点内容。

原来,朱元璋有一个厉害的岳丈和一些有智谋的大臣啊。

刘邦嘿嘿笑道:“呦,朱元璋这点和我还挺像的。”

其他争夺皇帝的人:。。。。。。我们没当上皇帝是因为岳家没选好吗?

北宋。

赵匡胤默默思索:“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朱升应该算明朝的开国功臣了吧?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怎样?”

不知道朱元璋又是怎么安置开国功臣的,是像他一样,还是采取了汉高祖的做法?

如何安置开国功臣已经成为开国皇帝一个大难题了。

元朝。

忽必烈:“朱元?诛元?这是他的原名还是后来改的?哼,简直大胆。”

忽必烈觉得自己快气死了,他马上叫了一个大臣,让大臣去找姓朱的人家。

既然已经知道大元会被这个朱元璋灭了,他肯定不会让朱元璋再有机会出生了。

不过忽必烈很快就冷静下来,朱元璋不是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他们大元自己出问题了。

即使没有这个朱元璋,还会有其它人,但姓朱的肯定是重点监视对象。

忽必烈有点不服,谁能想到他们大元竟然是被这样一个人取代的?

他以为是哪家贵族把他们家的人赶下皇位的呢。

元朝末年。

陈友谅:“真是气人。”

陈友谅本来想建一个【大汉】的,结果自己最后竟是败给了朱元璋这个匹夫?

张士诚、徐寿辉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们有点想不通,明明自己的兵力也不差,最后却是朱元璋摘取了胜利果实。

难道他们真的是缺少一个好岳丈?

元灭后,朱元璋为了强化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地方上,设立三司,将行省权力分散。实行分封制,将他的诸子封为诸侯王,派往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西汉。

刘彻:分封又来了。

这个制度真是顽固,他们大汉明明有经验在那里摆着了,这些后人还犯同样的错误。

刘彻有一种感觉,明朝的这些诸侯王肯定会出问题。

即使有血缘关系又怎样,他们大汉之前的那些刘姓诸侯还不是说反就反。

他才不信朱元璋的子孙们能够和平共处呢,在皇权面前,亲情什么的都靠边站吧。

大家接着往下看。

【为了强化君权,中央上,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大都督府也被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兵部负责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变相地由皇帝掌握兵权。】

秦朝。

秦始皇看到这里,点点头,很快又摇摇头。

这样做确实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上了,不过皇帝一个人统领这么多部门,能忙得过来吗?

秦始皇觉得自己已经够忙了,感觉朱元璋比他还忙。

他从补充资料里找到这方面的信息。

果然,里面说了,因为一个人负责这么多部门,皇帝的工作压力很大,朱元璋就算日理万机也处理不完这些事。

为此,后面的明成祖设置了内阁,大学士们先批阅一遍奏章,皇帝在大学士的处理意见上二次批复。

秦始皇摸摸下巴,这样看是缓解了一部分压力。

不过这个内阁能浏览奏章,如果大学士有点问题的话,也是可以从中作梗的。

而且,内阁发展到后面,权力和丞相都差不多了,兜兜转转还不是又回来了。

看到宦官比内阁还受重视时,秦始皇叹了口气,这个问题基本每个朝代都有啊,难道真的无法避免吗?

接下来是锦衣卫和东厂的设置,看完这两个部门的职能,很多人惊叹,这两个部门听起来好严苛,居然专门设置这样的机构镇压官民。

朱元璋这是怕别人像他反元一样起来反抗他吧?

看到朱元璋下令,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众人直呼,真霸道啊!

资料里讲了朱元璋为了恢复生产,采取了各种措施,轻徭薄赋、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免租税,开垦的荒地还能归农民所有等,这些措施听起来挺好的。

很多种地之人好希望自己的皇帝也能这么做,那他们肯定会积极生产的。

虽然不能永久免税,但如果自己有土地,税收能少一点,他们肯定还是愿意给国库交钱的。

本来大家觉得朱元璋虽然出身不高,但他的很多措施都是好的,以为朱元璋将会是一个非常贤明的皇帝。

后面的资料就开始介绍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与郭桓案。

看完后,众人:这怕不是杀神吧?杀了这么多人?

西汉。

刘邦在心里“嘶”了一声,感觉朱元璋比他还狠呐!

唐朝。

李世民不解:“朱元璋杀了这么多大臣和权贵,不怕后面没人帮他们朱家治理国政吗?”

把人都杀死了,干活的人都没了,皇帝一个人能做完所有事?

大臣们:我们也有这个疑惑。

此时,大家对朱元璋的评价是:做人有点狠,做事有点绝。

讲完朱元璋这段,资料里提到了他最看好的太子朱标早死。

之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削藩的时候由于手段过于激烈,朱元璋的好几个儿子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

之后发生了靖难之役,四子朱棣起兵夺取皇位。

朱允炆下落不明。

明朝。

听到这里,朱元璋激动得有点想吐血。

他一时不知道该思考哪个问题,是标儿早逝,还是朱棣夺权,还是皇太孙下落不明,还是他的其他儿子被削藩后的下场。

他缓了半天神,

他是想给标儿扫清障碍,可是没想到标儿死这么早。

允炆登基也是合理的,可他的手段是否过于激进了一点,那些藩王毕竟都是允炆的叔叔啊!

他想的是把藩王的兵权夺了就是,你这么搞,他们不反你才怪。

朱元璋反思:难道真是自己杀得太狠了?

看着自家老爹脸色铁青,朱标也有点无奈。

他儿子有点着急了,削藩这样的事怎么可能一步做成,得慢慢来啊。

朱允炆:。。。。。。皇爷爷,我以为你就是这个意思呢。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看吧,爹,我真不是故意想夺走允炆皇位的,我也是为了自保不是?

我再不动手,下一个死的就是我了

哎,还是允炆做得太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