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午又到了备受很多人期待的历史课。

历史老师胡老师照例先问了一下同学们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印象,得到的回复是“比春秋战国时期还乱”。

这个回答引起了东汉末年之前很多人的兴趣:怎么个乱法?让我来仔细听听。

两汉时期的帝王们,除了刘邦比较放松外,其他皇帝感觉有点尴尬,毕竟这就是发生在他们大汉之后的事。

秦朝。

秦始皇看着又是三国,又是两晋,又是南北朝的,光看这朝代名他已经能想象到这个时期是什么样的了。

东汉末年。

正斗得你死我活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则一脸郁闷。

他们辛辛苦苦笼络人才、占领根据地,花了这么多精力。结果最后让别人捡了便宜,想想就无法高兴。

胡老师:“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政权被动摇了根基,腐朽的统治阶级无力平叛,于是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

西汉。

刘彻本来已经做好了表情管理,想着再怎么样也要维持好一个皇帝的威严,情绪不能崩了。

于是他从大汉灭亡的愤懑中调整好情绪,想看看在这节课还能不能听到更多关于大汉灭亡的细节。

听到东汉末年的朝廷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刘彻差点破功,他在心里怒骂:这什么后代,脑子被门夹了吗?

这句脏话是他从后世的学生口中学到的,他觉得新鲜,于是记下来了。

他想,被朝廷这样一搞,各州郡的掌权者不得拥兵自重啊?你还能控制得住吗?难怪最后被推翻了,这种用屁股做出来的决策,不亡你亡谁?

推恩令真的是白搞了!!!

不仅刘彻,刘恒、刘启、刘秀等人也是一脸叹息,摇了摇头: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啊!

东汉。

被曹操控制着,已经被架空权力的刘协像是感受到了刘氏祖先的怨念,他打了个冷战。

他想,祖宗们肯定在骂他了。

可是他也无可奈何啊!他又能怎么样呢?

下令让各州自行募兵守备的也不是他,不能把这怪罪在他身上吧?

说实话,他刚登上皇位的时候还想好好干呢。可是前有董卓,后有曹操,哪一个都不是他可以搞定的人物,他心里也苦啊!

他已经把能试过的办法都试了。

不是他大不敬,只是他认为,即使强如太祖、武帝、文帝、光武帝等先祖来到他这个位置,也不一定能轻松破解目前的局势。

刘协叹了一口气:哎!历史的洪流挡不住的。

他还是珍惜时间,好好享受目前还能作为名义上的皇帝可以享受的权力吧。

胡老师:“汉灵帝去世后,汉少帝即位......”

这里胡老师简要描述了汉少帝怎么被换成汉献帝,大将军何进如何同意袁绍的意见,让董卓进京,逼迫何太后铲除宦官势力。

宦官又是如何先下手为强,把何进的脑袋砍下来的。之后董卓又是如何坐收渔翁之利,在外戚何家和宦官同归于尽的情形下,掌控朝廷政权的。

胡老师:“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之后他倒行逆施,引发了各诸侯的不满,于是这些诸侯组成了讨伐董卓的联盟。不过联盟军的关系不够牢靠,最后失败了。”

“从此之后,东汉拉开了诸侯混战的序幕。东汉朝廷名存实亡,后来董卓被吕布和王允合谋杀死......最后曹操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掌握政权。”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定国号魏,自此东汉灭亡。随后已经成熟的刘备、孙权政权也相继称帝,分别建立了蜀、吴政权,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

这段涉及到的人物有点多,而且情节跌宕起伏,听得之前朝代的人一愣一愣的。

春秋时期。

齐桓公看到董卓、曹操挟持皇帝的做法,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诡异的感觉:这些小子学的不会是我吧?

可是他并没有像他们对待天子那样这么狠啊,起码自己还给周天子留足了面子的。这真是,齐桓公都不知道该不该说这些后人简直是超越他了。

一代霸主突然不知道要怎么评价这种行为了。

西汉。

刘邦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短短的时间里面,发生的事情可真是太精彩了,怪不得后世要拍《三国演义》这样的电视剧。

这还没到三国争霸的时候就这么激烈了,后面的剧情应该会更精彩吧?

他连酒都不喝了,盯着胡老师,眼神催促:你倒是赶紧讲啊。

刘邦的大臣们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样子,一时无语,在心里吐槽:陛下,虽然隔了老远,但是怎么也是你的子孙后代,你对于自己的朝代被别人灭了是一点都不着急啊!

刘邦还真是不怎么着急,都已经成史实了,他着急也没有用了不是吗?

其它朝代在看热闹。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当事人们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何进听到自己是怎么被宦官和妹妹联合弄死的,虽然知道自家妹子的本意可能不是这样的,但是他还是被冲击到了。

年轻的袁绍没想到,董卓进京后会加速朝廷的覆灭,他有点无话可说,感觉自己刚提出的这个主意好像确实有点馊了。

宦官张让等人:完了,这下大将军肯定更不会放过他们了,他们得想其它办法了,太后这条路估计是行不通了。

何太后:。。。。。。她也没想到事情的走向会是这个样子啊!她怕外戚势力壮大,到时候肯定会影响到政权,这种情况在大汉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她只是想巩固他们母子的地位罢了。

谁能想到那些宦官直接把兄长弄死了,他们母子俩的地位也没保住,最后居然就这样死在了董卓老贼的手上。

还在并州做刺史的丁原有点懵,他看着和自己很亲近的吕布,心里震惊:你怎么成董卓的义子了,我不是刚任命你为部曲司马吗?你小子背叛我了?

他要好好想想怎么处置吕布了,这小子看来是留不得了。但是他武力值高,有点打不过怎么办?

还在丁原麾下的吕布:。。。。。。我后期干了这么多事?现在要怎么办?要不赶紧跑?

另一个时空,董卓听到吕布和外人联合,快要气死了:“逆子,我对你不好吗?什么金银财宝、美人骏马都能想到你,你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的?”

此时还没联合王允的吕布是有点懵的:“义父,我不是,我没有,您要相信我啊!我对您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刺杀您呢?这一定是敌人的奸计,就想着把我从您手边支开对您下手,而且历史上写的不一定是真的。”

不过你说你对我好是认真的吗,某些地方好是不错的,但你是不是经常辱骂我?难道你以为我真的不会怨恨你吗?要说你自己的问题也很大。

不过后面这些话吕布没有说出来。

已经成功把董卓剪除时期的王允一脸自得,他也没想到吕布这么好收买,随便劝一下就答应和他合作了。

要说还是吕布和董贼之间嫌隙本来就大,不然计划还不一定能如此顺利实施呢?

还是丞相的曹操心里有点惊讶,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直接让皇帝退位了,这操作他是有点没有预料到的,感觉还不是时候呢。

只是为什么是子桓做的这件事?还真别说,这小子挺有魄力的,没让为父失望。

不过他想澄清一点,他这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他可没有挟天子,你们别乱说好不好?这两者的概念差别还是挺大的。

已经当上皇帝的曹丕想对自家父亲说:父亲,您在九泉之下就放心吧,我知道您想做这件事很久了。您看,我帮您实现目标了,还把您追封为武皇帝,相信您应该会喜欢的。

胡老师:“虽然已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三国之中,魏国实力比较强大。”

东汉末年。

曹操一脸满意,觉得这还用说吗?毕竟他的起底可是有正统皇帝做支撑的,让他没想到的是刘备这个人。

他有点郁闷,看到刘备的时候确实觉得此人不凡,还找机会试探过他。

结果这人可真会演戏,把他也骗过去了。曹操想:你怎么不去后世当演员呢?

目前身边人才不多的刘备忧心忡忡,曹操的实力和地盘不知道比他大多少,他完全没有胜算,要想兴复汉室真的太难了。

哎!刘备觉得自己真是愧对先祖。

不过即使知道自己最后没有成功,他也还是想要努力一下,结束这种战乱。

黎民百姓生活实在太苦了,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后世的历史发展了,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呢?

刘备开始思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