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化学课后是团体活动。

这门课是班主任宋老师负责的,说是一门课,其实主要是给学生放松或者扩展其它知识点的,具体看班主任或者学校安排。

这个星期学校没有安排活动,本来宋老师想接着给学生讲语文的。

她来到教室后看着大家有点萎靡的样子,今天天气确实有点热,估计讲课效果不太好,于是宋老师临时更换决定,准备活跃一下班级氛围。

宋老师:“同学们,这是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了,我们来搞个小活动,来玩飞花令吧,看看大家的诗词积累情况怎么样。”

听到“飞花令”三个字,各朝代的文人雅士们来兴趣了。

唐朝。

刚刚和孟浩然谈天论地的李白睁开了微醺的双眼,眼里都是光。

他哈哈笑了两声:“襄阳兄,后世的人要行酒令了,这几天我一直没看到后世的酒长什么样,也没见这些学子喝过,以为他们都不喜欢饮酒呢,原来是要在特殊宴席上才饮酒啊!”

李白想,我一定要看看后世的酒,不过只能看不能尝,还是挺可惜的。

不得不说他白期待了。

孟浩然也来了兴致,想看看后世的飞花令和他们这个时期比起来有何不同。

北宋。

苏轼本来也挺兴奋的,可是想到之前看到的现代诗,突然想到:飞花令里不会出现那种类型的诗吧。要说也不是不行,就是感觉加进去会很奇怪。

虽然有点纠结,但是苏轼更多的是期待,这几天天天都是后世的科技、发明什么的,就算有活动也和他们时期的关系不大,现在终于看到一个自己熟悉的活动,苏轼还是挺开心的。

本来大家以为后世的飞花令和他们的应该差不多,可是看完宋老师的安排,他们觉得有点陌生,但是也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宋老师是按照分组对抗的方式进行的,她把全班按照座位分成了四个小组,按照小组轮流背诗词,直到某个小组背不出来为止,坚持到最后的小组获胜。

小组内只要想到合适诗词的人都可以站起来,不愿站起来可以把想到的诗词提供给愿意起来发言的同学。

几分钟时间就安排好了,飞花令正式开始。

唐朝。

一直到活动开始,李白都没见到自己期待已久的现代美酒,他有点失望,倚回舟上。

端起之前的白玉小酒壶,李白感叹了一声:“看来后世的人不准这些学子饮酒啊!人生在世,没有美酒岂不白来世上一遭,真是可惜,可惜!”

第一个令字是“月”,宋老师要求行令的时候需要把作者也一起说出来。

第一组同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出来,裴姝心里直呼可惜,提到月,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句,可惜已经被人说了,不过没事,她很快就想到了第二句。

北宋。

苏轼有点惊讶,没想到第一句出来的会是他的词,不过也不奇怪,前几天才刚讲完他这首词。

想到之前宋老师逐字逐句的分析他的词,他到现在还印象深刻呢。

第二组同学:“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句一出来,有人哎呀了一声,看来想到的诗词又被别人先说了。

裴姝他们组是班长潘慕琳站起来说的,她正好是语文科代表,完全难不倒她:“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朝。

正对人生无常表示无可奈何的张若虚一愣,没想到自己的诗就这样出现在了后世,让他觉得十分奇妙。

在盛产名人的大唐,自己可以说是籍籍无名,他估计自己的诗应该也是一样的待遇,没想到竟然流传下去了?

最近张若虚有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看到自己的诗被后人记住,他竟然冒出了一点欣慰,感觉还是有点有价值的。

听到这句诗,观看直播的很多人一愣:这首诗叫什么名字?怎么好像没听说过啊?

明朝。

胡应麟也是一愣,张若虚这首诗确实很少被人关注,之前他收录唐诗,在寥寥的资料中才发现了这首诗。

《春江花月夜》明明写得流畅婉转,算是精品了,没想到之前的朝代却很少提及这首诗,好像不值一提一样,就像作者本人一样,资料也是少得很。

现在看到后世传颂,胡应麟还是感到很欣慰的。

第四组同学:“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朝。

李白的诗再一次被提到,最高兴的不是本人,是杜甫。

听到自己偶像的诗被提到,杜甫脸上露出欣喜神色,觉得果然不愧是太白兄,诗的流传度真是广,就四个人站起来,两次都是太白兄的。

替太白兄开心。

第一组同学:“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第二组:“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三组:“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第四组:“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飞花令进行得很快,被提到的诗、词人自然是高兴的,这些学生能快速地把诗背出来,说明学生看得多或者诗词被放在了课本上作为教学内容,这真的是流传千古了。

还没被提到的诗人、词人则暗自期待:能提到我的一首也好啊,都是李白、杜甫、王维这些人的,我们知道他们有名,可是我们也不至于一首都没传到后世吧?

他们的怨气溢出了屏幕,觉得后世的人太偏心了。

本来在认真想诗词的裴姝突然打了一个寒颤,瞄了一眼直播屏,看到有人在抱怨,她当作没看见,继续参与飞花令。

这她可决定不了,我们学什么都是教材编写人员定的,你们和我说也没用啊!

同学们的速度很快,一组接一组的人紧跟前面人的步伐,很快就接上了。因为带“月”的诗词太多了,第一局用了将近10分钟才结束。

第一局获胜的是裴姝他们组,毕竟有一个班长兼语文科代表在。

宋老师是有点惊喜的,好几个同学的诗词积累量还是挺大的,小学、初中,甚至高中还没学的都提到了。

下面的令字依次是鸟、桃花、杨柳、相思,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开始的时候各朝代的诗、词人觉得还挺好的,中途有人觉得奇怪,学生怎么都是背诗,不试着自己作一首吗?

想了半天,突然想到现代诗,他们沉默了,那还是背诗好一点吧,不过后世的飞花令真是简单,不像他们那么丰富。

最后下来,裴姝他们组总共赢了两局,其它组各赢一局,他们获胜。

上完这堂课,早期还没有出现这么丰富的诗词的朝代突然有点羡慕了,唐朝以前被提及的人物和诗词非常少。想到精神文明建设,他们打算也要努把力,让他们时期的作品也要传到后世。

欢快的氛围中,下午的课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