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秦之纵横天下 > 第112章 小政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争过后,留下的是一片残迹。

杨毅登上十里坡,眺望着五十里战线。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以及满地将士的尸身。

活着的将士有的高举武器欢呼,有的则抱着一起痛哭,这一幕幕无不让人落泪!

“哈哈哈……。”

黄磊哥几个,快步的登上十里坡,人还没到笑声已经传来。

“兄弟……哈哈……。”

杨毅见到哥几个,微微一笑:“见过几位兄长。”

黄磊咧嘴一笑:“哈哈,兄弟真是好手段,一举击溃陈平三十万大军。此战过后,兄弟之名,必威震天下啊!”

“就是就是,陈平一败,我们再无劲敌。秦州全境指日可待,兄弟也可裂土称王了!”

“哈哈哈,这个提议好!”

哥几个兴奋不已!

他们去年还在为吃饭发愁,如今个个披甲为将,能不高兴吗?

杨毅虽然高兴,但也很忧虑,虽然目前看上去成就不错。可大唐依旧强大,想要推翻大唐,这条路依然艰辛。

“兄弟不高兴吗?”

杨毅摇了摇头,看向远方战场:“非也!只是感慨一将功成万骨枯。看到这么多弟兄为我而死,我心中悲痛万分。”

“兄弟无需难过,这是不能避免的事。”

“嗯。”

随着各路捷报频传,秦州尘埃落定!

杨毅让将士们将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妥善安葬,又让人将牺牲人员入册,好后续发放抚恤!

虽然牺牲了,但也不能寒了牺牲将士们的心。

处理好战后事宜,就是稳住局势!

首要处理的人就是梁靖和这七万秦州卫,梁靖是秦州的地头蛇,在秦州有着一定根基。

杀肯定是不行,毕竟梁靖是投诚的。不杀,就必须将梁靖的势力,进行分解。

杨毅给了梁靖一个虚职留任秦州,将其氏族中的其余官吏,全部分派到各县,担任虚职。

这样一来,就可以瓦解掉梁氏一族,在秦州城中的势力。

虽然梁靖有些不满,但他也不敢有意见,毕竟现在小命能保住就不错了。

梁靖出理了,接下来就是这七万秦州卫。这些将士都是土生土长的秦州子弟,而且都吃军粮,就地解散肯定不行,可留着他们也是隐患。

杨毅还是采取分解的办法,将这七万秦州卫,抽调分配到三个集团中,各团各营中。原先将领,也全部进行对调,让他们不能直接领导先前的士兵。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隐患,又增强了兵力。

不只这些降兵是问题,自家的军队也是问题。也需妥善安排,不然容易闹出事来!

要知道,现在秦州有军接近五十万了!五十万人挤在一起,而且各自为营,很容易出事的。

先前有三集团军,后有上水义军和秦川义军。其中义军没有编制,属于散军,归刘勋和王文举统一指挥。

这次义军在决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义军伤亡也是巨大的。

必须要做到论功行赏,才能让义军将士信服,心甘情愿的替杨毅卖命。

首要就是要正式收编,为此杨毅特意建立两个独立军团,名为尖刀独立团和钢铁独立团。其意也是表彰,两路义军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尖刀般的战斗力。

当然,更重要的是让这两路义军,不再拥有地名的意识,只能以杨毅新政权意识。

不然,他们都以秦川和上水两路军自诩,早晚会出现问题。

这两个独立军团的团长,就由刘勋和王文举担任。余下各级将领任命,按照战功由兵马司任命,不再由团长直接任命。

不但如此,所有军团将领任命,也不再由各军团长直接任命了!统一由兵马司这个机构任命,这样就可以将权力集中到中央。

处理好各军团内部事宜,眼下就是如何妥善处置这些军团的人命了!

唐军虽退,但不得不防。入秦有三个关口,北边关口在上水的望城。

望城通往西关三州,杨毅也是从望城进入秦地。为了防止大唐,从西关三州派兵入秦,必须在望城建立防务。

首选之人就是王文举,此人善于守城,而且他不是上水人,可以免掉诸多麻烦。

杨毅当下让王文举率领他的钢铁独立团,前往上水望城驻防。

其次就是秦州的武关,武关通宣州。而且是最容易进入秦地的关口,此地防务至关重要。

这么重要的关口,当然得让最信任的人把守。杨毅最信任的人就是黄磊,所以这个关隘,就交给黄磊的右集团军防守。

张猛作为中央集团军,自然调回秦州府驻防,以方便随时调用。

为了加强中央政权护卫,杨毅特意建立一支亲卫团来拱卫秦州城以及自身安全。

他让韩龙担任这支亲卫军统领,相当于大唐禁军的统领。

剩下的一路隐患,就是安南的张军。此人,在杨毅与陈平决战时,一直在攻取泰安。

随着陈平惨败,泰安府也随之崩盘,张军趁机占据泰安府全境。

虽说都是义军,但也不能不防张军。这一路,就让许元茂的左集团军防范。

至于刘勋的尖刀团,则留在秦州外围驻军,随时听候调遣。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秦州防务,已经做到了固若金汤了。

接下来就是经济民生问题,这是大问题。自从举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

这八个月来,秦州各府百姓,遭受着战乱带来的创伤,必须尽快安抚。

除秦岭外,其余三府都还没实行新政。尤其是这三府各县的官员,不是跑的跑,就是被义军斩杀。

导致到现在,多个县还处于无主状态。为此,杨毅在秦州组建内阁,六部,方便于处理各府县事宜。

内阁首席大臣就由谭文龙担任,而且还将吏部和户部一同交给谭文龙兼职。

这个两个部门,主管各府县官员提拔,以及整个政权的财政问题,所以至关重要。

刑部则交给谭政负责,父子二人,一跃成了堂部官员了!

杨毅又将印象好的安兴县令张元,调到内阁担任大臣,让其兼职礼部和工部事宜,协助谭文龙干好民生之事。

兵部则让二哥刘力担任,他主要负责各府县的治安和防务。

为了补缺官员,杨毅又让谭文龙和张元,在各府县举行一场科举,考试内容以民生为题,用来提拔官员,补缺各县空缺。

在杨毅的不断完善下,秦州虽小,却已经做到五脏俱全,已经形成一个独立完善的小朝廷了!

正是因为这样,文武官员都得到了封赐,大家都凝聚一心,为了这个小政权卖力。